作為小學生應該如何愛國范文(精選四篇)
熱愛祖國,我們跟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誓言,熱愛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遵紀守法,勤奮好學,做無產階級事業的接班人。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小學生愛國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作為小學生應該如何愛國范文(精選四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為小學生應該如何愛國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站在這里,我首先想請問你們一個問題:在你們心中,什么最偉大?我想,答案一定是兩個字——祖國。
我們在圓明園里認識了祖國的屈辱和悲憤;在長城嶺上,認識了祖國的雄偉和磅礴;在大漠荒原,認識了祖國的廣大和遼闊;在絲綢大道上,認識了祖國的悠久和淵博。
當看到書本里祖國的那段被列強侵略的苦難時,我們義憤填膺,因為祖國在我們心中;當神舟六號遨游太空,我們歡呼,我們雀躍,因為祖國在我們心中;當香港回歸祖國時,我們激動,我們流淚,因為祖國在我們心中;當舉國上下迎接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我們燃燒,我們沸騰,這也是因為祖國在我們心中!
祖國,她是我們共同的母親,是無法割舍的靈魂之根,是我們身心棲居的家園。近百年來,那許許多多的中華兒女,為了讓這個家園繁榮富強,為了能讓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哪一個不是用“祖國在我心中”來鞭策自己繼續努力奮斗。周恩來之所以能成為中國人民敬仰的一代偉人,不就因為他從小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來鞭策自己;現代科學家童第周從一個后進生變成了轟動西方科學界的中國留學生,這股動力不就來自他的堅定信念——“外國人能辦到的,中國人也能辦到”;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不畏艱辛遠涉重洋回到祖國,為祖國奉獻了一生,因為他一直以來不變的崇高信仰是他歸國時感人肺腑的“祖國啊,我回來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穿越祖國歷史的長河,在這段悠長的記憶里,也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少年英雄。王二小、劉胡蘭、董存瑞……他們為了中華民族的興旺和強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奮斗與拚搏,直至獻出自己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他們的事跡,令人肅然起敬;他們的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們奮發向上。
粱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則國屹立于世界!”我們是祖國的驕子,是新時代的寵兒。風華正茂的一代啊,怎樣用鋼筋鐵骨支撐起共和國的大廈,怎樣邁開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學們,祖國在我們心中,和諧家園在我們心中,我們就應該為之而付諸努力。努力學習吧,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讓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中國,在二十一世紀這個嶄新的年代里屹立于世界之林!
作為小學生應該如何愛國2
1.作為小學生,愛國就應該天天佩戴紅領巾,嚴肅參加升降旗儀式,高唱國歌,眼睛望著國旗,在心中默默地感激那些為今天幸福生活而獻出生命的英雄們!
2.作為小學生,愛國就應該天天佩戴紅領巾,嚴肅參加升降旗儀式,高唱國歌,眼睛望著國旗,在心中默默地感激那些為今天幸福生活而獻出生命的英雄們!
3.愛護公共電話亭,注意關燈,節約每一度電,擰緊水龍頭,不浪費一滴水,吃完盤中餐,愛惜糧食,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
作為小學生應該如何愛國3
愛國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同學、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只有付出、傳遞“小愛”才能匯聚成榮耀祖國的“大愛”。 榮耀來自于強大的祖國,榮耀的背后是付出與奉獻,還有毅力與堅持。少年強則國強,小學生應將對祖國的愛轉換為腳踏實地的行動,做一名自尊自強自信的中國人,用愛榮耀中國。學生對國旗、的崇敬之情,會唱國歌。懂得尊敬國旗、會唱國歌也是愛國的表現。
21世紀的中國已經走上了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一個繁榮、富強、文明的中國正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少年強則國強,從現在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小學生重任在肩,刻苦學習,助人為樂,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誠實守信,艱苦奮斗,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爭做具有高尚情操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新一代小學生。現在努力用功讀書,充實自己,以后為國盡力。其次是遵守校規,不做對國家有害的事情,以后到了社會,也將是一個守法的好國民。
愛國的形式有一萬種,可本質只有一個 理性地表達愛國熱情要有自強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沒有強大的國力,國家平等和尊嚴無從談起。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好,是愛國熱情的最好表達方式。歌德說:“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采用同一種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自己的稟資,各盡所能。”中華民族崛起是每個炎黃子孫的共同心愿。要讓祖國變得更強大,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需要我們從做好自己的事情開始!
作為小學生應該如何愛國4
談到“愛國”,也許有人認為只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才是愛國;也有人認為只有“摘取諾貝爾獎的皇冠”才是愛國。是否只有做出這些轟轟烈烈的事跡才是愛國呢?很明顯不是。那作為一名小學生,怎樣才能做到愛國呢?“樹無根不長,人無志不立”這句話告訴我們:樹木失去根基就不會再生長,人沒有志向是不會有大的作為。作為小學生,首先要立志,少年時代的周恩來就樹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當前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因此小學生談愛國,就應該從努力學習、有效學習做起。做好每一次課前準備,上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節操,唱好每一首歌,畫好每一幅畫,完成好每一次作業,積極參加每一項活動。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言:“今天多做一分學問,多養一分元氣,將來就能為國家多做一分事業,多盡一分責任”。
除了學習,我們小學生還要熱愛讀書。英國人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志向或興趣選擇書籍,逐漸養成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從而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此外,小學生也要多參加體育鍛煉。
作為小學生,我們是否就應該埋頭在教室里“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呢?我們還要抬起頭來,積極關心國家大事、社會新聞,“家事國事天下,事事關心”。如此,我們小學生既有遠大的志向做指引,又有腳踏實地的行動作支撐,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