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邊常備這些魚藥,為你的愛魚保駕護航
現在家中養一缸觀賞魚已經日漸普及,卻因為對治療魚病缺乏常識,很多人的一缸魚養不太久。正常情況下,致病細菌和寄生蟲一直存在,水質指標的波動很容易讓魚兒染病。
所以我們必須掌握一些魚病常識,常備一些魚藥,為你的愛魚保駕護航。
在治療觀賞魚魚病過程中,我們要遵守以下幾條原則:對癥下藥,不隨意合用藥物、不長期使用一種藥物,無病盡量不用藥。
下面介紹幾種常備魚藥,供魚友們參考。
1、專用鹽。
不要小瞧普通的鹽粒,它是目前療效最廣泛的魚藥,除了少量無鱗魚外,幾乎所有的魚病都有療效。
老三樣(升溫、加鹽、換水)是治療魚病最常見的辦法,對魚只體表寄生蟲、水霉菌、爛鰓、爛鰭、爛尾等癥狀都有效果。還可以緩解因魚只密度大引起的緊迫癥,能一定程度解除氨氮及亞硝酸的中毒癥。
用鹽量:一般用量在0.5%,視魚病的具體情況可以適當增減,最好分缸鹽浴,主缸里沒事別加鹽。
2、呋喃劑。
呋喃劑一般包括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呋喃那斯,常用的是呋喃那斯,即黃粉。是一種治療范圍廣,副作用小的常用魚藥。
主要針對體表外傷、爛鰓、爛鰭、爛尾等細菌性感染,一般將它溶于水,用來對魚只藥浴,用量按說明書介紹,治療時間最長一周。
它需要避光保存,使用時最好也要關閉燈光,不能與含碘、銅等藥劑合用,無鱗魚最好不用。
3、三氯松。
俗稱敵百蟲,對魚只內外寄都有效,對吸蟲、線蟲、棘頭蟲及危害魚苗、魚卵的枝角類、橈角類、蚌鉤介幼蟲和水蜈蚣等均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外寄引起的魚病一般在魚只體表有表現,會引發魚只蹭缸,急速游動等異常表現。
使用敵百蟲可按說明直接投入飼水中,注意飼水的酸堿度很重要,敵百蟲遇到堿性水質會毒性增大,應適當減少用藥量。敵百蟲在堿性過大的飼水中會變成一味毒藥——敵敵畏,所以使用時絕對不能跟堿性藥物合用。
4、甲硝唑。
俗稱滅滴靈,據說大白片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硝唑,因為專門針對厭氧菌,是滅殺觀賞魚內寄的常用藥,對觀賞魚的頭洞病有特效。
觀賞魚內寄易引發魚只不規則游動,趴缸,食欲下降,體色暗淡,魚便不正常。治療辦法簡單,直接用飼水融化,幾乎沒有副作用。
如果沒有大白片,我們人吃的甲硝唑片也可以代替,效果是一樣的,具體按觀賞魚的體重決定使用量。
5、其它藥物。
治療魚病不能經常使用一種藥物,適當更換會避免造成觀賞魚的抗藥性,再介紹幾種常備藥物,可以在治療時交替使用,但不要合并使用。
福爾馬林。甲醛的水溶液,有刺鼻氣味,療效廣泛,對觀賞魚的外寄、真菌、霉菌引起的病變都有效果。根據觀賞魚的種類和大小適當配置藥液,小型魚一般在30—50毫升/升,中大型魚可增加到100毫升以上,藥浴時間不能太長,一小時左右即可,根據治療情況可反復浸泡。
土霉素。主要治療觀賞魚的腸道疾病,以及爛尾、爛鰭等細菌性魚病。一般用量為每百升水一克。
青霉素。消炎殺菌常用藥,對觀賞魚的各種細菌性感染都有效果,特別是對爛鰓和立鱗效果更好。因其在水中易失去藥效,一般采用肌注方式,因有操作難度,也可直接涂抹觀賞魚鰓部和體表。
氯霉素。對觀賞魚的爛鰓、爛鰭、爛尾、腸炎、潰瘍等細菌性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一般將藥物摻入自制魚食中,按魚只體重50毫克/公斤的標準配制即可。
常備這些藥物,是為了有魚病時要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最好。當然,最好還是魚兒不生病,平時維持好水質,保證魚兒全面營養,所有的魚藥都變成過期藥品,那才是對魚負責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