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布格拉不說話》,這構思,真是百里挑一
以“智慧”為話題作文,只給十分鐘,你會怎么構思、立意?
是打算寫身邊的小人物小美好,比如寫父親通過教孩子下棋然后講了“知進退”的人生道理?
還是寫一類人或者動植物的生存智慧,比如寫農民一年四季按照時節有條不紊地耕耘、播種和收獲?
還是寫議論文,詮釋什么是真正的聰明,歸納如何做一個有智慧的人?
大家發現沒有,要寫一個清晰而有深意的故事并不容易,要發表與眾不同的觀點也有點難,可能想著想著就會落入俗套或者構思不下去了。
看過這樣幾篇滿分記敘文:
一篇是《王大爺的早餐店》,思路如下:王大爺待人熱情,店里的早餐好吃還不貴,物價漲了,他也不漲價,很多人都愛來這里吃,店里氣氛融洽,充滿了歡聲笑語。文章主要表現了人物的豁達、知足,全文很有生活氣息。
一篇是《左手糞叉,右手筆桿》,是這樣寫的:爺爺是一個農民,很懂田間之事,且勤勤懇懇,他在農忙之余會拿著一把叉子、背著一個竹簍在村里撿拾雞鴨之糞;他還是個文化人,他退休后就回到了老家做起了農民,常幫人寫字,和村里人談天說地,把個日子過得悠然自得。文章主要表現了爺爺甘于平淡、知足常樂的精神風貌。
以上兩篇寫凡人小事的文章得到了閱卷專家的高度評價,可是這樣的文章并不多,整天埋頭學習的高中生很難迅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好的素材,缺乏對人情事理精準分析的能力。
所以就有相當多的學生寫議論文,而議論文很容易千篇一律。于是,當下面這篇《布格拉不說話》出現的時候,老師們被驚艷到了,便給了滿分。
文章構思新穎,立意深刻。
全文從建筑寫起,說明“建設城市需要特立獨行的智慧”,落腳點不止建筑。開篇就寫很多地方建造風格雷同,角度清奇,落筆生輝,接下來揭露了一些跟風現象,使文章有了深度和廣度。
有人說文中對布拉格交代不夠,正面論據也基本都是外國的,作者對有些事情理解也不夠全面,有點無病呻吟或者“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感覺,就算如此,本文作為一篇應試作文,依然會讓人眼前一亮,文章的觀點也是很有“個性”的。我們的教育能培養出這么有“個性”的學生,這本身就值得點贊,這篇作文也值得高分。
語言也是一大亮點。
語言簡潔,比如結尾一句“而布拉格不說話”就包含了很多內容,經過前文的闡述,作者明白這里已無需贅言,七個字足矣;很難得的是,語言有一種韻律美,如古詞一樣,平平仄仄的,很有節奏感,像“有山便是山城,有水便是水鄉”“上海弄堂,北京小巷”等句子很耐讀。
人有獨到的見解很難得,文章有新意很不易,這就是本文獲得老師肯定的主要原因吧。
得分再高的考場作文,一般都有不少瑕疵,但它至少有被修改的價值。大家覺得本文需要怎么修改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