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上海這年唯一的高考滿分作文《他們》,結尾九個字,驚艷無比
原標題:上海這年唯一的高考滿分作文《他們》,結尾九個字,驚艷無比
“他們”是上海高考作文題,原題表述很簡單,讓學生把視線從“我們”身上轉向“他們”,再沒有給更多的提示。
這是到現在為止,唯一一個明確要求考生把目光聚焦在一個群體上的作文題。
這一年出了不少好作文,滿分卻只有這一篇,是的,是真真實實的70分。那時候高考滿分作文可以公開,并且閱卷組可以公開點評。
以下就是了。
前幾年,有人認為“農民工”的稱謂帶有歧視性,于是建議改為“新產業工人”。小作者也不愿意這樣稱呼他們,不愿意用一個稱謂將人區分出高低尊卑。
看到一個讀者說,前后兩次看到這篇文章的感受完全不一樣,第一次覺得文章一般,第二次被感動哭了。
先說文字吧。
娓娓道來,畫面感卻很強。仿佛在看一個電影鏡頭,作者住在城市的這一頭,周圍高樓林立,霓虹閃爍,他望向城市的那一頭,眼神遙遠;這時,畫外音響起,語氣平靜深沉,然后,聽到了麥穗拔節的聲音,聽到了孩子們歡快的笑聲,看到了路邊臨時搭建的房子,看到了他們怯怯的或者好奇的目光……
很多普通的詞句在作者筆下有了靈魂。比如,農民工這個稱呼是“冰冷的”,想叫他們“帶著泥土氣息”的乳名,他們的靈魂“在田野里抽穗拔節”,他們“觸碰”到了高樓大廈。作者用詞仿佛既謹慎又篤定。謹慎,所以精準;篤定,因為真誠。
再看選材立意。
閱卷組說文章的高明之處,就在于視角獨特,客觀描述又飽含真情實感,有想象,但格外真實。視角獨特,具有人文關懷,讓此文從幾萬篇文章中脫穎而出。
文章多描寫這群孩子們的現狀與成長,而對“體制”“城市人異樣的目光”一筆帶過,這種點到為止也是很高明的。作者表述很克制,不渲染艱辛,不炫耀文筆。
關于結尾,有兩種對立的看法。
喜歡的人,認為它驚艷無比?!八麄儯K將會成為我們”,九個字,很有深意,充滿正能量。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社會的關懷,“他們”終有一天會融入“我們”,成為“我們”?!敖K”說明有一個過程,“將”說明為時不遠。
不喜歡的人,認為結尾有些煞風景,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作為一個藝術作品來說,可能悲劇性的結尾更有震撼力,更能引發思考,像《紅與黑》《了不起的蓋茨比》等。
你喜歡這個結尾嗎?很想聽聽大家的看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