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翻譯
在舉世矚目的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Barack Obama開創了美國歷史記錄,成為第一位非洲裔美國總統。2009年1月20日,他躊躇滿志地從布什手中接管了白宮乃至整個美國政府。
頗有意思的是,在我國媒體報道中,讀者不難發現,Barack Obama的名字出現了至少兩個譯名,分別為“巴拉克”和“貝拉克”,而且皆來自權威媒體,網絡搜索就能找到大量例證。更為有趣的是,我國圖書市場上已出現了多本關于Barack Obama的圖書,相關書名也是兩個譯名都有。好端端的一個美國總統,到了中國卻生生被人弄出了兩個名字,不了解情況的人多半會問,難道他們是弟兄倆不成?雖然說關心天下大事者已經無人不知,“巴拉克·奧巴馬”和“貝拉克·奧巴馬”其實就是同一個人,但是,其在中文中的名字不同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在講究“行不改名坐不更姓”和“名不正言不順”的中國文化中,名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現實生活中,同一個人的名字用了同音不同形的另外一種寫法而遭遇麻煩的事例不在少數。就
那么,“巴拉克·奧巴馬”和“貝拉克·奧巴馬”,究竟孰是孰非?目前我國官方采用的譯名已從奧巴馬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登臺亮相初期時的“巴拉克”改為“貝拉克”,可是,“巴拉克”是一個讓中國人更加熟悉的外國人名,以中東和東北非的阿拉伯人居多,如以色列前總理、現任工黨主席、以色列國防部長埃胡德·巴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