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經驗:雜談讀書與小升初
流火七月,又是一個酷熱的暑假。
我是粵東山區長大的,記得小時讀書的時候,一到放暑假,母親就高興,因為她的孩子們又可以當她的勞力使喚了。暑假是很多農作物播種時期,于是在母親的帶領下,頂著炎炎烈日,我們勞作在田間地頭,可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好不容易一個暑假過去了,本來皮膚白皙的我,曬成了十足的一個黑球。在醫院工作的父親見了很是心疼,他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們:如果你們不想以后像母親那樣,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那就要努力學習,爭取考出去!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父親的話是多么強有力地鞭策著我!我拼了命的讀書,連在地里勞作的時候還不忘記默記英語單詞。終于,不負父親的期望考了出去,如愿以償地擠進了小時候無限向往的大都市。
我們那個年代,讀書,仿佛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我有多么羨慕城里的孩子,覺得他們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不用像鄉下人那樣為了脫離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而寒窗苦讀。若干年過去了,我從一個農村妞變為已為人母的都市女性。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孩子的教育問題漸漸擺上了日程。每年中高考,小升初,媒體資訊里對考試,對成績的關注,讓我明白,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讀好書都是必須的!城市里日益龐大的人口和日益嚴峻的就業問題,都讓人感到空前的壓力。從我的年代到女兒的年代,從考出去到考到好學校,絲毫沒有改變人們對讀好書的渴望。讀書,似乎又成為唯一出路。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認為成績好,上個好學校,他以后的人生就一定會成功和幸福。盡管如此,家長們還是樂此不疲的追求好分數,好學校。觀念存在的根深蒂固,有它一定的社會原因,在一考定終身大環境下,想改變這個局面,我想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我,似乎也延續著父親的當年的觀念,不斷地提醒女兒要好好讀書。
我自己是從死讀書模式走過來的,練就了一口啞巴英語,乃至無法勝任女兒的小學英語老師交給家長的聽寫這一偉大任務。還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結果是大大缺乏與人交流溝通,缺乏組織、參與各種活動的能力!所以,我總結出對讀書的心得體會,那就是好讀書,讀書好,但絕不能死讀書。為了不步我的后塵,讓女兒的人生少走彎路,對女兒的培養,我就是按這個理念一步步走到2024年的小升初。
在這個小升初里,我們是幸運的,女兒拿到了廣州外國語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這是她夢寐以求的學校,早在2011年的學校開放日,女兒參觀了那么多名校,她就看中了這所遠在南沙的外語特色學校,還在校園里留影,并自信滿滿地說道:明年九月份我就是這里的一員啦。我順勢鼓勵她,要為實現目標而努力。目標的設定,對孩子很重要,這將成為他今后學習的動力。女兒學前班的時候我就已經給她在少年宮報了彩虹英語班,一直堅持到五年級,學完少兒劍橋三級課程并獲得了三級證書,所以,女兒對英語的興趣特別濃厚,有了興趣,學習便變成了快樂的事情。每天早上,復讀機就是她的鬧鐘,然后,一邊吃早餐一邊聽英語,這一習慣幾乎伴隨了女兒小學的六年時間。當提及長大后的理想時,女兒總會說我要當翻譯家,而最近一段時間她卻又在夢想著當裝飾設計師或者心理學家。不管孩子的想法怎么動搖,只要她心中充滿夢想,就是好事,作為家長,要鼓勵她并且在大方向引導她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曾經聽說過有些孩子在學校成績很好但在小升初考試里失手的情況,雖然女兒的學習成績在學校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但為了謹慎起見,六年級期間我還是為女兒報了卓越的精英班培訓了一年。每個周末都是由我踩著自行車載她去上課的,這聽起來好像有點苦,但我們的感覺快樂的。每次放學的時候,我都會帶上女兒喜歡吃的一些食物,玉米棒、蛋撻、小餅干等等,女兒一邊吃東西一邊興致勃勃地跟我說起課堂上的趣事和她的收獲。碰上寒冷的天氣,我讓女兒戴上帽子和手襪,女兒把腦袋靠在我的背上,摟著我的腰,在冷風中,我告訴女兒,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付出多一點,收獲就會多一點,優秀只屬于肯付出肯努力的人。女兒的成長路上,能夠這樣陪伴她一程,我感到很溫暖和幸福。而女兒也是非常爭氣的,在卓越的入學測試、期中、期末測試都拿了校區第一,而且學得還比較輕松。不管在考前模擬測試的家長會上還是在廣聯禮堂的高分揭秘會上,女兒都是表現得落落大方,淡定從容,面帶微笑,無需稿子照本宣科就可侃侃而談。望著臺上的女兒,我無比喜悅,比拿到廣州外國語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還高興,因為我心里明白,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兒好讀書,讀好書,但絕不讀死書,在其他方面的素養,一定不能輸于分數!
而好讀書方面,女兒表現得很好。這得益于她小時候我對她在閱讀方面的興趣培養,因此女兒非常喜歡閱讀,什么書籍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當有些家長為孩子不愛看書而頭疼的時候,我就慶幸自己此前的付出。孩子好讀書,對書有了興趣,那么讀書好就是必然的事。
好讀書之余,我經常鼓勵女兒要毫不吝嗇地為班集體貢獻力量,幫助同學,積極競選班干部,參加班級里的各種活動,從而提高素養,鍛煉能力。班主任告訴我,女兒跟班里的任何人都相處得很好,這是令我感到特別欣慰的地方。
一、女兒這次能成功考上廣外,離不開她平時的堅持不懈的努力,首先學好課內知識,這是基礎,有扎實的基本功才能面對更高難度的挑戰。
二、對爭議比較大的奧數,我認為,奧數可提高小升初成績,但并非一定要學它才能贏在小升初,對一些興趣比較大,能在這方面鉆研的孩子,可以鍛煉其解題思維能力,適當給他學奧數未嘗不可。因人而異。
三、學習動力,來自孩子的目標。小升初擇校考,是孩子第一次參與人生的重大選擇,以此為契機,與孩子積極溝通并進行有益教育,讓孩子早立志,化被動為主動。
四、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女兒在學習過程中,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個需要孩子自己琢磨。如果不善于總結的孩子,那就需要家長耐心陪伴,教會他總結的方法。
五、天賦固然重要,但勤能補拙,笨鳥先飛的故事并不是不存在的。
六、是否參加培訓機構,我認為見仁見智。對于沖刺階段,培訓機構還是有一定的能力幫孩子提高分數,因為擇校考,是屬于選拔性考試,拓展知識是學校里比較欠缺的。
七、精確定位報考學校。充分了解自己的實力范圍,報考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學校。
任何時候,過程都重于結果。從素質教育入手,樹立目標,培養習慣,掌握方法,鍛煉意志,為目標而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作為家長,學會從小升初的擇校考里幫助自己的孩子獲取正面能量,這才是最重要的。
流火七月,又是一個酷熱的暑假。
我是粵東山區長大的,記得小時讀書的時候,一到放暑假,母親就高興,因為她的孩子們又可以當她的勞力使喚了。暑假是很多農作物播種時期,于是在母親的帶領下,頂著炎炎烈日,我們勞作在田間地頭,可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好不容易一個暑假過去了,本來皮膚白皙的我,曬成了十足的一個黑球。在醫院工作的父親見了很是心疼,他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們:如果你們不想以后像母親那樣,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那就要努力學習,爭取考出去!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父親的話是多么強有力地鞭策著我!我拼了命的讀書,連在地里勞作的時候還不忘記默記英語單詞。終于,不負父親的期望考了出去,如愿以償地擠進了小時候無限向往的大都市。
我們那個年代,讀書,仿佛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我有多么羨慕城里的孩子,覺得他們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不用像鄉下人那樣為了脫離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而寒窗苦讀。若干年過去了,我從一個農村妞變為已為人母的都市女性。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孩子的教育問題漸漸擺上了日程。每年中高考,小升初,媒體資訊里對考試,對成績的關注,讓我明白,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讀好書都是必須的!城市里日益龐大的人口和日益嚴峻的就業問題,都讓人感到空前的壓力。從我的年代到女兒的年代,從考出去到考到好學校,絲毫沒有改變人們對讀好書的渴望。讀書,似乎又成為唯一出路。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認為成績好,上個好學校,他以后的人生就一定會成功和幸福。盡管如此,家長們還是樂此不疲的追求好分數,好學校。觀念存在的根深蒂固,有它一定的社會原因,在一考定終身大環境下,想改變這個局面,我想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我,似乎也延續著父親的當年的觀念,不斷地提醒女兒要好好讀書。
我自己是從死讀書模式走過來的,練就了一口啞巴英語,乃至無法勝任女兒的小學英語老師交給家長的聽寫這一偉大任務。還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結果是大大缺乏與人交流溝通,缺乏組織、參與各種活動的能力!所以,我總結出對讀書的心得體會,那就是好讀書,讀書好,但絕不能死讀書。為了不步我的后塵,讓女兒的人生少走彎路,對女兒的培養,我就是按這個理念一步步走到2024年的小升初。
在這個小升初里,我們是幸運的,女兒拿到了廣州外國語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這是她夢寐以求的學校,早在2011年的學校開放日,女兒參觀了那么多名校,她就看中了這所遠在南沙的外語特色學校,還在校園里留影,并自信滿滿地說道:明年九月份我就是這里的一員啦。我順勢鼓勵她,要為實現目標而努力。目標的設定,對孩子很重要,這將成為他今后學習的動力。女兒學前班的時候我就已經給她在少年宮報了彩虹英語班,一直堅持到五年級,學完少兒劍橋三級課程并獲得了三級證書,所以,女兒對英語的興趣特別濃厚,有了興趣,學習便變成了快樂的事情。每天早上,復讀機就是她的鬧鐘,然后,一邊吃早餐一邊聽英語,這一習慣幾乎伴隨了女兒小學的六年時間。當提及長大后的理想時,女兒總會說我要當翻譯家,而最近一段時間她卻又在夢想著當裝飾設計師或者心理學家。不管孩子的想法怎么動搖,只要她心中充滿夢想,就是好事,作為家長,要鼓勵她并且在大方向引導她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曾經聽說過有些孩子在學校成績很好但在小升初考試里失手的情況,雖然女兒的學習成績在學校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但為了謹慎起見,六年級期間我還是為女兒報了卓越的精英班培訓了一年。每個周末都是由我踩著自行車載她去上課的,這聽起來好像有點苦,但我們的感覺快樂的。每次放學的時候,我都會帶上女兒喜歡吃的一些食物,玉米棒、蛋撻、小餅干等等,女兒一邊吃東西一邊興致勃勃地跟我說起課堂上的趣事和她的收獲。碰上寒冷的天氣,我讓女兒戴上帽子和手襪,女兒把腦袋靠在我的背上,摟著我的腰,在冷風中,我告訴女兒,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付出多一點,收獲就會多一點,優秀只屬于肯付出肯努力的人。女兒的成長路上,能夠這樣陪伴她一程,我感到很溫暖和幸福。而女兒也是非常爭氣的,在卓越的入學測試、期中、期末測試都拿了校區第一,而且學得還比較輕松。不管在考前模擬測試的家長會上還是在廣聯禮堂的高分揭秘會上,女兒都是表現得落落大方,淡定從容,面帶微笑,無需稿子照本宣科就可侃侃而談。望著臺上的女兒,我無比喜悅,比拿到廣州外國語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還高興,因為我心里明白,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兒好讀書,讀好書,但絕不讀死書,在其他方面的素養,一定不能輸于分數!
而好讀書方面,女兒表現得很好。這得益于她小時候我對她在閱讀方面的興趣培養,因此女兒非常喜歡閱讀,什么書籍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當有些家長為孩子不愛看書而頭疼的時候,我就慶幸自己此前的付出。孩子好讀書,對書有了興趣,那么讀書好就是必然的事。
好讀書之余,我經常鼓勵女兒要毫不吝嗇地為班集體貢獻力量,幫助同學,積極競選班干部,參加班級里的各種活動,從而提高素養,鍛煉能力。班主任告訴我,女兒跟班里的任何人都相處得很好,這是令我感到特別欣慰的地方。
一、女兒這次能成功考上廣外,離不開她平時的堅持不懈的努力,首先學好課內知識,這是基礎,有扎實的基本功才能面對更高難度的挑戰。
二、對爭議比較大的奧數,我認為,奧數可提高小升初成績,但并非一定要學它才能贏在小升初,對一些興趣比較大,能在這方面鉆研的孩子,可以鍛煉其解題思維能力,適當給他學奧數未嘗不可。因人而異。
三、學習動力,來自孩子的目標。小升初擇校考,是孩子第一次參與人生的重大選擇,以此為契機,與孩子積極溝通并進行有益教育,讓孩子早立志,化被動為主動。
四、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女兒在學習過程中,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個需要孩子自己琢磨。如果不善于總結的孩子,那就需要家長耐心陪伴,教會他總結的方法。
五、天賦固然重要,但勤能補拙,笨鳥先飛的故事并不是不存在的。
六、是否參加培訓機構,我認為見仁見智。對于沖刺階段,培訓機構還是有一定的能力幫孩子提高分數,因為擇校考,是屬于選拔性考試,拓展知識是學校里比較欠缺的。
七、精確定位報考學校。充分了解自己的實力范圍,報考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學校。
任何時候,過程都重于結果。從素質教育入手,樹立目標,培養習慣,掌握方法,鍛煉意志,為目標而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作為家長,學會從小升初的擇校考里幫助自己的孩子獲取正面能量,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