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理論讓你提高英語四級聽力
.h1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40%; MARGIN: 17pt 0cm 16.5pt; FONT-SIZE: 22pt; FONT-WEIGHT: bold}.h2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h3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h1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40%; MARGIN: 17pt 0cm 16.5pt; FONT-SIZE: 22pt; FONT-WEIGHT: bold}.h2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h3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
考試中的聽力理解部分歷來是中國學生的薄弱環節。自英語四級六級改革后,聽力部分所占比例由原來的20%升至35%,同時,最近又多所高校以機考形式試點,意味著聽力能力的培養愈加重要起來。可以說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四級六級考試成績。因此,本文就5W溝通基本原理在四級、六級考試中的應用進行講解分析,希望能夠對考生英語聽力測試成績的提高有所幫助。
在講解四級、六級聽力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真正在做聽力題的時候,需要的英語知識只是一層外衣,有時內在邏輯能力更加重要。這一點和國外考試中的SAT和 GRE中的句子填空題有點像,不同是,SAT和GRE的單詞,不會就是不會,了解了邏輯單詞全不會也沒用。然而,四級六級聽力中的單詞對于學生來說相對簡單,真正的難詞比例非常小,故而,其實邏輯和思維能力更加重要。
四級六級聽力考試時,很多人沒有辦法聽懂或聽到所謂的關鍵詞,或者無法把聽到的內容連接成句子,怎么辦?實際上,關鍵點在于,太過于關注聽而忽略了聽力考試的思維和傳播本質。
聽力作為一種能力講,本身是一個傳播的過程,信息的接收是一個重要的過程。遠在1948年,拉斯維爾于題為《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構成傳播過程的五種基本要素,即著名的5W理論。這五個W分別是英語中五個疑問代詞的第一個字母,即: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聽力的過程也是傳播的過程,這就意味著,在聽的過程,我們也需要這樣的思維經歷。實際上,在聽的過程完全可以遵循這個脈絡,從who入手,說話人中,重要的說話信息一般在第二說話人中,他說了什么,是我們做題的重點,即所謂的關鍵詞。通過的途徑一般有兩種,conversation與 paragraph,to whom 就是我們自己,而效果的考核就是我們題目。分析至此,可以發現,即使我們空缺中間say what 的過程,也可以得到至少四個過程,而最后一個過程效果分析,是可以通過四、六級考題出現的。所以,我們的聽力考試實際上是逆向思維的過程,即了解了效果, 通過效果推測原文,再將say what 過程補充出來。
.h1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40%; MARGIN: 17pt 0cm 16.5pt; FONT-SIZE: 22pt; FONT-WEIGHT: bold}.h2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h3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h1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40%; MARGIN: 17pt 0cm 16.5pt; FONT-SIZE: 22pt; FONT-WEIGHT: bold}.h2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h3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
考試中的聽力理解部分歷來是中國學生的薄弱環節。自英語四級六級改革后,聽力部分所占比例由原來的20%升至35%,同時,最近又多所高校以機考形式試點,意味著聽力能力的培養愈加重要起來。可以說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四級六級考試成績。因此,本文就5W溝通基本原理在四級、六級考試中的應用進行講解分析,希望能夠對考生英語聽力測試成績的提高有所幫助。
在講解四級、六級聽力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真正在做聽力題的時候,需要的英語知識只是一層外衣,有時內在邏輯能力更加重要。這一點和國外考試中的SAT和 GRE中的句子填空題有點像,不同是,SAT和GRE的單詞,不會就是不會,了解了邏輯單詞全不會也沒用。然而,四級六級聽力中的單詞對于學生來說相對簡單,真正的難詞比例非常小,故而,其實邏輯和思維能力更加重要。
四級六級聽力考試時,很多人沒有辦法聽懂或聽到所謂的關鍵詞,或者無法把聽到的內容連接成句子,怎么辦?實際上,關鍵點在于,太過于關注聽而忽略了聽力考試的思維和傳播本質。
聽力作為一種能力講,本身是一個傳播的過程,信息的接收是一個重要的過程。遠在1948年,拉斯維爾于題為《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構成傳播過程的五種基本要素,即著名的5W理論。這五個W分別是英語中五個疑問代詞的第一個字母,即: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聽力的過程也是傳播的過程,這就意味著,在聽的過程,我們也需要這樣的思維經歷。實際上,在聽的過程完全可以遵循這個脈絡,從who入手,說話人中,重要的說話信息一般在第二說話人中,他說了什么,是我們做題的重點,即所謂的關鍵詞。通過的途徑一般有兩種,conversation與 paragraph,to whom 就是我們自己,而效果的考核就是我們題目。分析至此,可以發現,即使我們空缺中間say what 的過程,也可以得到至少四個過程,而最后一個過程效果分析,是可以通過四、六級考題出現的。所以,我們的聽力考試實際上是逆向思維的過程,即了解了效果, 通過效果推測原文,再將say what 過程補充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