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谷雨節氣的風俗范文(精選三篇)
傳統谷雨節氣的風俗有哪些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民間有很多跟谷雨有關的習俗,“走谷雨”:古時有“走谷雨”的風俗,谷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谷雨節氣的風俗,供大家參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谷雨節氣的風俗范文(精選三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傳統谷雨節氣的風俗
谷雨,顧名思義,播谷降雨是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每年4月19日~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谷雨時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讀 谷雨時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這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谷類作物的生長發育關系很大.雨水適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但雨水過量或嚴重干旱,則往往造成危害,影響后期產量.谷雨在黃河中下游,不僅指明了它的農業意義,也說明了“春雨貴如油”.
中國古代將谷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嗚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于桑.”是說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后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篇二】傳統谷雨節氣的風俗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斗指辰;太陽黃經為30°;于每年公歷4月19日-21日交節。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正所謂“春雨貴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谷雨與雨水、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
【篇三】傳統谷雨節氣的風俗
一、禁蝎咒符
舊時,山西臨汾一帶谷雨日畫張天師符貼在門上,名曰“禁蝎”。畫面中央雄雞銜蟲,爪下還有一只大蝎子。畫上印有咒符,雄雞治蝎的說法早在民間流傳。
二、禁殺五毒
谷雨節流行禁殺五毒的習俗。谷雨以后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谷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
三、漁家祭海
對于漁家而言,谷雨節流行祭海習俗。谷雨時節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
四、谷雨摘茶
南方谷雨有摘茶習俗,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這天不管是什么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
五、食香椿
北方谷雨食香椿習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
六、祭倉頡
人們把祭祀倉頡的日子定為下谷雨的那天,也就是現在的谷雨節。每年谷雨節,倉頡廟都要舉行傳統廟會,成千上萬的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此地,舉行隆重熱烈的迎倉圣進廟和盛大莊嚴的祭奠儀式,緬懷和祭祀文字始祖倉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