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一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初一上冊數學第一節教案實用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一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初一上冊數學第一節教案篇一
初一歷史上冊教案
推薦度: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
推薦度:
語文上冊教案
推薦度:
初一上冊朝花夕拾讀書筆記
推薦度:
初一信息技術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1.使學生理解正數與負數的概念,并會判斷一個給定的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2. 會初步應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使學生初步了解有理數的意義,并能將給出的有理數進行分類;
4.培養學生逐步樹立分類討論的思想;
5.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滲透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
本課的重點是了解正數與負數是由實際需要產生的以及有理數包括哪些數。難點是學習負數的必要性及有理數的分類。關鍵是要能準確地舉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確有理數分類的標準。
正、負數的引入,有各種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學生熟知的兩個實例:溫度與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攝氏度記作5℃,比0 ℃低5攝氏度,記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記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記作-155米。由這兩個實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數叫做正數,把加-號的.數叫做負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一個中性數,表示度量的基準。這樣引入正、負數,不僅有利于學生正確使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且還將幫助學生理解有理數的大小性質。把負數理解為小于0的數。教材中,沒有出現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概念。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這個概念。目的是,從正、負數引入一開始就能較深刻的揭示正、負數和零的性質,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正、負數的概念。
關于有理數的分類要明確的是: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分類結果應是不重不漏,即每一個數必須屬于某一類,又不能同時屬于不同的兩類。
這節課是在小學里學過的數的基礎上,從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引進負數的.從內容上講,負數比非負數要抽象、難理解.因此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的選擇上,盡可能注意中小學的銜接,既不違反科學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則。例如,在講解有理數的概念時,讓學生清楚地認識有理數與算術數的根本區別,有理數是由兩部分組成:符號部分和數字部分(即算術數).這樣,在理解算術數和負數的基礎上,對有理數的概念的理解就簡便多了.
為了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明確有理數的分類時,可以有意識地滲透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理解分類的標準、分類的結果,以及它們的相互聯系。通過正數、負數都統一于有理數,可以將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的逐步樹立滲透到日常教學中。
1﹒對于正數和負數的概念,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帶+號的數是正數,帶-號的數是負數。
2﹒引入負數后,數的范圍擴大為有理數,奇數和偶數的外延也由自然數擴大為整數,整數也可以分為奇數和偶數兩類,能被2整除的數是偶數,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數是奇數,如-5,-4,-2,1,3,5
3﹒到現在為止,我們學過的數細分有五類:正整數、正分數、0、負整數、負分數,但研究問題時,通常把有理數分為三類:正數、0、負數,進行討論。
4﹒通常把正數和0統稱為非負數,負數和0統稱為非正數,正整數和0稱為非負整數;負整數和0統稱為非正整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1)正整數、零、負整數統稱為整數;正分數、負分數統稱為分數。
2)整數也可以看作分母為1的分數,但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數是指不包括整數的分數。
3)注意概念中所用統稱二字,它與說整數和分數是有理數的意思不大一樣。前者回避了分數是否包括整數的問題,即使把整數包括在分數范圍內,說統稱還是不錯,而用后一種說法就欠妥了。
4)分數和小數的區別:
分數(既約分數)都可表示成小數,但不是所有的小數都能表示成分數的。
5)到目前為止,所學過的數(除外)都是有理數。
s("content_relate");【初一上冊數學一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初一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試題
01-25
最新初一上冊unit 2 單元檢測題帶答案
08-19
七年級上冊英語第一單元教案
04-25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試題
08-23
初一上冊語文試題
09-28
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案15篇
02-22
數學一年級上冊次月考試題
08-08
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04-18
小學一年級數學一、二單元的試題
08-05
寧波初一上冊語文試題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