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灑舫。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座以散愁。”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長風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灑舫。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座以散愁。
【出處】唐·綦毋潛《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意思翻譯】管他連日狂風大作,掀起大浪,也阻遏不了,我們運酒的小舫。我手持酒葫蘆瓢,穩坐巴丘山,為四卒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腸!
【全詩】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唐].元結.
石魚湖,似洞庭,夏水欲滿君山春。
山為樽,水為沼,酒徒歷歷坐洲島。
長風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灑舫。
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座以散愁。
【注釋】
①公田:唐代州縣有公廨田,收獲供本雜項使用和特需用。休暇:休假。唐代官吏十天休一天。 ②引:伸長。向魚取酒:在石凹貯酒處取酒。巴丘:山名,在洞庭湖邊。君山:山名,在洞庭湖中。 ③泛泛然:漂蕩的樣子。長:放聲高歌。 ④樽:古代的盛酒器具。沼:水池。歷歷:分明可數。 ⑤廢:停止。 ⑥長瓢:添酒的長柄勺。
【賞析】
五、六兩句平寫,任長風大浪連日發作,也不能阻擋運酒的小舫,可見 這幫酒徒對酒的重視與執著,也襯托酒之美好令人欲罷不能。
前三聯的比喻與夸張盡顯作者內心豪放與醉意,尾句作者更是手持 長瓢,穩坐巴丘山,為友屬斟酒催促一同痛飲。只是若說作者此時已陶醉 山水美酒、顯露豪放之舉,那么結尾“散愁”如何理解?結合作者身世背 景,可知他時任道州刺史,正值國家多事,天下擾攘,百姓赤貧困苦,朝廷 卻橫征暴斂。作者對此雖憤恨不已,但身為官吏,又不能違命,于是只有 打算待罪免官,攜帶家小,隱居江湖,以終余年(見元結《賊退示官吏》)。
此詩中作者與友屬“載酒于湖上”和“遍飲四坐”而“時取一醉”,以 “醉”寫景寫情,有借酒消愁、發泄政治失意的苦悶之意。但縱觀全詩,平 易中有逸趣,質樸中不乏豪氣,就可知作者的舉杯“散愁”并非真意,他與 友以酒為戲,借飲取樂,仍是表達生活情趣與及時行樂的思緒,抒發淡于 仕途進取,意欲歸隱的胸懷。
此詩為古體雜言詩,句式上學習民歌形式,不拘長短,三句或兩句一 換韻,詩句樸素清新,朗朗上口,意蘊深長。寫作方式上,以樸素的筆墨, 傾訴真情實感;以白描的手法,勾勒景物。此詩不尚辭藻,不事雕琢,顯示 出元結詩真率古拙、平直切正的特色,被后人評為作者詩中清閑自然、形 象豐滿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