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出處】唐·李商隱《落花》。
【意思翻譯】落花雖早已萎地,客在時卻絲毫不覺; 待到樓空人散四下靜寂之時,不免一絲孤獨惆悵之情涌上心頭,詩人這 才注意到滿園已撒滿斑斕繽紛的落花,生發出相憐的情思。此聯詩寫落 花和寫人兼勝,讀罷十分耐人尋味。
【全詩】
《落花》
.[唐].李商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全詩鑒賞】
這是一首詠落花的詩,作于會昌六年 (846) 閑居永樂期間,這時詩人已因娶李黨的王茂元之女而受到牛黨的冷落。詩人對落花的深深惋惜也附著了對自我身世的嘆息。
首聯寫住在高樓的客人竟然離去,小園里雜花亂飛,落英繽紛。客去用一 “竟”字,說明客之離去對詩人的震撼,這也許正是詩人纏綿悲苦、傷春至深的起因。一說二句倒裝,花落才客去。
頷聯寫 “花亂飛” 的具體情狀。凋零的花瓣飄飄灑灑,漫天飛舞,迷離的花影與曲折的園中小道連為一體,悠悠蕩蕩,直到送走夕陽的余輝。這是一幅如詩如畫、如訴如泣的暮春圖,惟美而傷感。
見花飄零,已肝腸寸斷,不忍心將地上的花瓣掃去; 望眼欲穿盼春暫留,春仍然要歸去。頸聯寫詩人對花落春去的萬般不舍,詩中用了一些非常極端的詞語——“腸斷”“眼穿”表示詩人的癡迷和期待,但春“仍欲歸”,終是無奈。
“花因春盡而落,我心亦因花落而盡,那得不淚下沾衣”(喻守真語)。花心似我心,尾聯詩人將花謝春盡與個人的人生感慨連為一體,發出悲苦而失望的唏噓。
本詩情景交融,凄迷惆悵,哀婉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