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去練習一場值得-人生
聽臺灣歌手陳珊妮的一次分享,她說起在大學的時候,最在乎的便是省下來錢,去買當年金馬影展的門票。
因為這份錢來之不易,“幾乎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觀看”——因為已經花了這么多錢,所以更不會辜負自己省吃儉用一場。
我想起自己大學時候,因為是個窮學生,不舍得去旅行。有一次好友提議,可以去郊外的一處山上游玩兩天,因為花費并不多。我也一同前去。
后來是很長時間的后悔。
我跟隨著好友的安排,坐了很久的舊大巴車,到達一個小縣城。那天下著大雨,入秋時分很冷,在路邊吃了一碗沒有牛肉的牛肉面。
一路顛簸,越往高處越是寒冷。到了山上以后,尋覓到一戶人家,收留我們過夜,80元錢一晚。
我是一個極其怕冷的南方人,我試著忍著不去洗臉洗澡,并且安撫自己:很快就可以離開這里了。
那是我人生意義中的第一次旅行,跟小時候有老師陪伴的春游活動不一樣,跟大學里班集體組織的郊游也不同——那是第一次以自己的個體身份,去探尋一處所謂的遠方。
后來的日子,我只是懊惱自己,為何被動陷入這般境地?
從此以后,我每一次出行,都會做一場準備的前奏。在后來的旅行里,一遍遍地總結前一次的經驗,來完善更好的體驗。我再也沒有讓自己陷入過如那一次的凌亂中。
可是我的記憶里,即使在這么長久的時間過后,即使在我后來經歷過很多的旅行,我對于這一次的狼狽體驗,卻是清晰到每一次想起,都會感受到身體的些許戰抖。
直到很久以后,我突然腦海里蹦出一個念頭——那一次的旅行,我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體驗啊。
我清晰地記得山間的夜晚,安靜到樹林搖曳的聲音都像巨大的浪花。連續幾頓沒有油水的飯菜過后,每吞咽一口空氣,都能感覺到腸胃對于肉食的渴望糾纏。
可是因為這一場生理上的沖擊大于心理上的錯位體驗,以至于很多年之后,我在夢里都會穿越回那幾天——就如同自己去到了一個不曾存在的世外桃源,一種冥冥中被某樣東西引領過的必經之路。
后來,我盡量積累更多的旅行經費,好讓自己的出行變得舒適,以及更重要的是,可控跟有選擇??墒羌词购髞砩钤絹碓胶?,我依舊會懷念那一場糟糕的出行。
我會經常提醒自己,做一場“圈地運動”。
這個時代的信息量越多,大部分的時候,如果不是我們親自去經歷過,我們依舊無法說出做一件事是否值得。平常去嘗試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放大因為它的失敗,或者是不滿意結果所給自己帶來的愧疚。
每一個人的人生體驗都是非常具象的,每一個人的人生步伐幾乎沒有一絲重疊的部分。我總是在后來的日子里去訓練一些值得投入的事情。
說白了,那就是保證自己哭過一場之后能夠有所收獲,而不僅僅只是困了、累了、醉了。
經歷本身是無用的,讓自己有所得的,是一場思考歸納之后的值得——讓這一場“圈地”的范疇越大,你的收獲才會越發豐盛。
其實所有的值得與否,評價標準都是在你自己心里。所謂的自知理虧,自知賺到,都是一種很個人的體驗。
于是你知道,我們唯一可以擅長的部分,是在此時此刻,我所展現出來的行為,說出來的種種,是有結果可以尋覓的,是有過往可以追溯的。
只有這樣,我們才會重視起生活本身,而不是任由自己處在一種沒有時間感的狀態中。
嗯,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們都要帶著一個結果,一個想法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