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被干擾,你會忘記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人生
每天都能收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
“我們剛畢業一定會走彎路,你工作了也會走彎路,能不能分享一個你最近重新感悟到的原則——大概就是‘原來真的是這么回事’那種?”
這個問題很有趣,讓我想了許久。確實這些年我常常會迸發出一種念頭:“這個道理我早就明白了,以前也堅持過,為什么現在又忽略了呢?”曾因為堅持某個原則而做出了一些成績,但因為亂花漸欲迷人眼而浪費了時間喪失了專注,把自己折騰夠嗆之后才醒悟過來。
比如“做你真正感興趣的,而不是為了搶機會”。
就拿公眾號來說。一夜之間,周圍的公司、朋友紛紛開始建起自己的公眾號,一到公眾號閱讀高峰期,朋友圈就甩出各種文章斗法。我的公眾號就在這樣的壓迫之中建立了——周圍的人對我說:你應該開一個公眾號,現在正是好時機,寫寫你想寫的,肯定效果不錯。
我開了,效果確實也不錯。很多文章發出去,24小時內就能破10萬+……但是,我真的很熱愛每天推送內容這件事情嗎?
因為這個公眾號,我每天被困擾的時間無緣無故地多了好幾個小時。比如文章寫得不錯,但是閱讀量很低,我覺得一定是標題起得不好;如果標題起得也不錯,但是閱讀量還是很低,我覺得一定是版式讓人沒有轉發朋友圈的欲望;如果效果依然不好,我就會覺得一定是內容出了問題,是不是應該增加一些不一樣的版塊與內容……
因為從一開始建立公眾號就是想要“證明自己”,而不是“隨心所欲”,公眾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成了一個巨大的負擔。
有時候寫文章只要一個小時,但是想標題要兩個小時。反問的,疑問的,排比的,聳人聽聞的,挑戰底線的,標題與內容完全無關的……朋友給我發了很多“公眾號如何起標題”的攻略,那真是一門學問,我覺得自己必須花全部時間才能摸出一點門道吧。更何況,我媽常給我分享一些公眾號的內容,那些標題真是讓我自慚形穢。
看我如此焦慮,好朋友問:你真的很想做公眾號嗎?
我說:不。只是覺得不做,好像就要被淘汰了。
她問:你有你正經的工作,你有你熱愛的寫作,你有微博,即使你被公眾號淘汰又能怎樣呢?
我和她的對話實在是太幼稚了,因為這個道理我大學就明白了,只是不知道為何,過了許多年后居然把它給忘記了——對,即使我被公眾號淘汰又怎樣呢?我不用再花時間想標題,不用為了寫文章而挑戰自己尚未想清楚的主題,不必逼自己對熱門事件發表觀點……于是我在公眾號推送了一段文字,大致的意思就是“公眾號我開始寫流水賬日記了,像當年的博客那樣,沒有好標題,沒有好格式,不工整,也沒啥價值觀……”,發出去之后一個小時,200多位網友取消了關注。
我反而輕松了。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最好放在你擅長且感興趣的事情上。
聽說我決定不再刻意去經營公眾號,有人覺得很遺憾,給我建議說“我們可以合作啊,我們派人來幫你吧”,我拒絕了。
不是所有表面上看起來不錯的事情都是好的,不是所有看起來有成效的事情都是適合你的。有些事情雖然有結果,但是讓你不舒服,那不如把精力調整到別的事情上。
多做一些你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吧,少做一些為了搶機會去做的事情。老被干擾,你會忘了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