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中國夢”-人生
個人的夢想,是精神的動力,是時代的底色。擁有夢想并為之不斷努力,相信雙手能改變命運,永遠都令人感佩。沒有夢想就沒有精彩的生活。夢想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
“中國夢”,是民族的強國夢,是時代的主題。這種夢想是共和國富強的希望,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力量源泉,這個夢里承載著億萬人民的幸福夢想。
云朵與云朵握手,充滿了想象的空間;樹葉與樹葉擊掌,奏響著別樣的音律。“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國家夢和個體夢想的互動交融中,東方大地升騰起令人矚目的“中國夢”。
從楊利偉飛天圓夢,到翟志剛太空邁步,再到“神舟”與“天宮”實現空間交會,載人航天實現了一次次歷史性突破和重大跨越,展示了中國人奮斗奮力自主創新,建設國家的偉大成就。“嫦娥”奔月,“蛟龍”潛海,量子通信獨辟蹊徑,超級計算機爭創第一;“小巨人”姚明,勤學苦練,成為中國體育明星,走向世界,他曾在退役發布會上感言:“感謝這個偉大進步的時代,使我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由此可見,“中國夢”是實現個人夢想的堅實底座。
人人心中都深藏著夢想,并為此打拼。曾獲英國世界建筑提名獎,亞洲建筑推動獎,中國建筑藝術獎等20多項國際國內獎項的李興剛,1987年在高考中考了全縣第一名,夢想當一名建筑家,選投天津大學建筑系,從此他“朝著夢飛翔”。2003年1月,他出任國家體育場——鳥巢的中方總設計師。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李興剛放飛了更高的夢想。
大三在校生汪松濤,一個剛入學時還不會打字,更不懂什么叫淘寶網店的“土孩子”。從打工掙學費,到月均銷售額60萬元,他只用了兩年,一個網店夢越做越大……
讀著這些成就夢想的故事,竟有些什么重新在我們的心中流轉鮮活。我們不應該像他們一樣嗎?執著地向夢想高地出發,去追尋“中國夢”。
青春不可無夢,理想何處綻放?唯有奮斗,奮斗是青春的底色,唯有踏實肯學,才能托舉青春夢想。
青少年朋友們,夢想是你們對未來的向往。它意味著無窮的可能性,意味著意外的驚喜。但實現夢想的關鍵是能否果斷采取行動。行動是你們實現夢想最強大的力量,如果你們有了夢想,就請以最飽滿的精神,最高昂的熱情,最堅韌的毅力,來推動夢想前行,讓中國夢最終成為你們的精彩舞臺。如果你們有了夢想,亦請你遵從自己的夢想,鼓足勇氣叩擊每一個通向夢想的大門,“中國夢”的那扇門會為你們打開!
追尋“中國夢”,盡頭是一片嶄新的世界;
追尋“中國夢”,終點是一個人生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