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別說話-成長
你是否有過這樣一種體驗:當你和某個人或某群人熱火朝天地說了一通話,有那么一瞬間,你竟突然很后悔。后悔說那些無聊、應景、恭維、是非甚至昧著良心的話,更后悔花這么長時間扯淡。
如今周厲王時那種“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社會壓抑早已成為歷史的塵埃,也沒有“閑談誤國”的指責,但靜下來一想,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到處蛙聲一片,聒噪至極!而閑扯絕對傷身、費心。當我們熱衷于那些熱門話題時,身上已有的不好的習性就會如泉眼涌流,或飛短流長,或狂妄,或粗暴,或偏執,或因而嘴上快意恩仇,心自然就會散亂,往往在逞一時口舌之快時,傷害了別人,助長了自己愚癡無明的丑陋習氣。
試一下,如果不妄言、不誑語、不兩舌、不是非、實實在在、本本分分地說話,你就會發現,我們竟然無話可說!雖然我們人人都知禍從口出,但從來都是一笑而過。
聽過一則故事:一位老和尚收徒必須通過“禁口”的考驗,即從山洞的入口走到出口,如果一個字都沒說,就算通過。于是有四個人手持蠟燭從山洞入口開始走,就當他們快到出口的時候,吹來了一陣風,把走在第一位的燭火吹熄了。
“??!熄了。”第一位嘆道。
“師父不是叫我們不能說話嗎?”第二位連忙提醒他。
“叫你別說你又說!”第三位趕緊糾正。
“還好!我沒說。”第四位松口氣說。
可見,不說話,不說無意義的話有多難!近年來,臺灣的佛光山舉辦了若干次“禁語禪”的禪修活動,此項活動嚴禁在三日或者七日內說話,意在澄清心靈,發現自己。換作自己試一下,怎一個“憋”字了得!但轉念一想,如果一周、一月或者一年之內,有那么幾天不說、不看、不聽世間的是是非非,是多么令人向往的體驗啊。因為我們太投入生活了,就失去了俯視的能力,只能活得筋疲力盡。
在《先知》里,紀伯倫說:“當你不能再隱逸在你心的孤寂中,你就生活在你的唇間,聲音是一種消遣和娛樂。在你無數的談吐中,思想半受摧殘。”但“也有人心藏真諦,卻不用語言披露。在這些人的胸懷中,靈魂隱居在和諧的寂靜里”。
終于了解,大智若愚是多么稀缺的品格,覺知而不妄語更如錦衣夜行,能做到的畢竟太少,但正因為太少,才彌足珍貴!
?。ú鍒D:鐘坤林)你是否有過這樣一種體驗:當你和某個人或某群人熱火朝天地說了一通話,有那么一瞬間,你竟突然很后悔。后悔說那些無聊、應景、恭維、是非甚至昧著良心的話,更后悔花這么長時間扯淡。
如今周厲王時那種“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社會壓抑早已成為歷史的塵埃,也沒有“閑談誤國”的指責,但靜下來一想,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到處蛙聲一片,聒噪至極!而閑扯絕對傷身、費心。當我們熱衷于那些熱門話題時,身上已有的不好的習性就會如泉眼涌流,或飛短流長,或狂妄,或粗暴,或偏執,或因而嘴上快意恩仇,心自然就會散亂,往往在逞一時口舌之快時,傷害了別人,助長了自己愚癡無明的丑陋習氣。
試一下,如果不妄言、不誑語、不兩舌、不是非、實實在在、本本分分地說話,你就會發現,我們竟然無話可說!雖然我們人人都知禍從口出,但從來都是一笑而過。
聽過一則故事:一位老和尚收徒必須通過“禁口”的考驗,即從山洞的入口走到出口,如果一個字都沒說,就算通過。于是有四個人手持蠟燭從山洞入口開始走,就當他們快到出口的時候,吹來了一陣風,把走在第一位的燭火吹熄了。
“??!熄了。”第一位嘆道。
“師父不是叫我們不能說話嗎?”第二位連忙提醒他。
“叫你別說你又說!”第三位趕緊糾正。
“還好!我沒說。”第四位松口氣說。
可見,不說話,不說無意義的話有多難!近年來,臺灣的佛光山舉辦了若干次“禁語禪”的禪修活動,此項活動嚴禁在三日或者七日內說話,意在澄清心靈,發現自己。換作自己試一下,怎一個“憋”字了得!但轉念一想,如果一周、一月或者一年之內,有那么幾天不說、不看、不聽世間的是是非非,是多么令人向往的體驗啊。因為我們太投入生活了,就失去了俯視的能力,只能活得筋疲力盡。
在《先知》里,紀伯倫說:“當你不能再隱逸在你心的孤寂中,你就生活在你的唇間,聲音是一種消遣和娛樂。在你無數的談吐中,思想半受摧殘。”但“也有人心藏真諦,卻不用語言披露。在這些人的胸懷中,靈魂隱居在和諧的寂靜里”。
終于了解,大智若愚是多么稀缺的品格,覺知而不妄語更如錦衣夜行,能做到的畢竟太少,但正因為太少,才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