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安的世界里,不慌不忙地堅強-成長
前幾天,在MSN上遇到以前一起在澳門學習的法國女孩,她說她現在在北京一家中法合資公司做實習生,依然沒畢業。
我唏噓不已,卻掩飾不了內心隱隱的羨慕。在她依然享受生命的無限可能時,我已經畢業開始工作,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看得到未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意外。而這也是大多數同齡人的生活吧,走在無數前人走過的路上,走在無數人正在走的路上。哪怕路上早已擁擠不堪,卻還是沒有勇氣拐入小徑。
我認識她的時候,她已經25歲了。記得她說自己去過很多國家,每次都待上一段時間,學習當地的語言和文化。她經常說的一句話是:“let’sgo!”
整個人鮮活而充滿生命力,從沒有因為這么大歲數依然混跡學校而感到難堪,更沒有因為事業無成而產生自卑。她說,在生活上打上自己的印記,這已足夠。她孤身一人游學,去人跡罕至的地方,見與世隔絕的人,體會匪夷所思的風俗,遭遇過欺騙,遇到過危險,可是也看到過獨一無二的風景。她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快樂,充滿了樂趣和希望。
我們都喜歡選擇人多的那條路,因為那里已經有路,看起來安全又容易,只是有路的地方,是留不下我們的足跡的。只有還沒有路的地方,才能告訴世界我來過,因為這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不會被淹沒,也不會被覆滅。
生活也一樣,有所成就的一個捷徑就是選擇前人沒有走過的軌跡。一生,實現一個夢想就足夠了。而在已有的路上,一個人必須比前面成千上萬的人更加優秀才能被看到;但在全新的路上,他唯一需要超越的只是他自己。這也是為什么,創新者比模仿者更受追捧,創造比重復更激動人心。
博物學家約翰·詹姆斯·奧杜邦曾研究過北美的飛鳥世界,關于他的報道中有這樣一段描述:“為了研究夜鷹的生活習性,他連續數周每天半夜起來進入沼澤地,一動不動地蜷縮在潮濕黑暗的角落里。”“整個夏天,他天天進入新奧爾良的沼澤地。為了觀察一只怕生的水鳥,他屏住呼吸,長時間地泡在幾乎淹到脖子的水中,任憑短吻鱷在他面前游來游去,也不在意有毒的鹿皮蛇從他臉旁滑過。”“那絕對不是舒服的事。”奧杜邦的臉因激動而放光,“但是這又算得了什么?我能拍到鳥兒!”他為這些鳥兒的照片愿意付出一切。
為了那條新的路,困難算得了什么?
你要相信,如果你走的路不同,你看到的風景也是不同的。這個過程當然不容易,因為它可能荊棘滿地,可能布滿陷阱,可能遭眾人阻撓,但所有收獲都是有代價的,不是嗎?如果我們足夠熱愛、足夠堅定,就沒有什么能阻擋我們的腳步。
后來那個法國女孩告訴我,她雖然沒有畢業,但是她的經歷已經使她在自己的領域里小有名氣,她做著多份兼職工作,或許以后做個自由職業者也不錯;她雖然沒有結婚,但是她有一個深愛她的優質男友,覺得這樣的她優秀又迷人。對她來說,婚姻只是一紙形式。看起來特立獨行的選擇并沒有讓她失去什么,反而帶給她更多。
新的路,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它的構建,可以把那條擠滿了人的路上的不可缺少的東西移植過來,比如愛,比如生存,也可以創造出獨屬于自己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