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猛于虎-視野
古代“謠言”“輕則可以制造千古奇冤,重則可制造一個國家的不幸。
李自成錯殺李巖,就是因為他相信“謠言”所致。李巖是李自成起義軍迅速壯大的頭號功臣,第一次李巖親自編造并傳播歌謠“迎闖王、不納糧”,使得農民軍迅速壯大;第二次是建議李自成“少殺人”,結果“屠戮為減”,人心歸附;第三次是建議李自成賑濟饑民,結果“民受餉者,不辨巖、自成也,雜呼曰:‘李公子活我。’”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
可就在此時,軍中瘋傳一則“李巖要當皇帝”的謠言。原來,李自成手下謀臣宋獻策曾向李自成獻上讖語“十八子,主神器”(也就是說老天將安排姓李的人做皇帝),李自成聽了非常高興。接下來,大將牛金星為了搞垮得寵的李巖,向李自成進讒言:“你要小心李巖,說不定‘十八子,主神器’指的是他李巖呢!”與此同時,牛金星還在軍中四處散播,無數將士竟然十分相信這則謠言。于是,疑心很重的李自成生怕李巖將來當皇帝,在召開軍事會議時,指令埋伏帳外的刀斧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李巖殺害。
無獨有偶,“陳橋兵變”前,趙匡胤部下在京城散布的一則“點檢作天子”的流言,居然為推翻后周政權建立了不朽功勛;元末韓山童等人制造的“奠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謠言,其爆發的能量無異于給元朝政權扔下一顆原子彈。
我國古代為什么“謠言猛于虎”?西方人給謠言總結了一個公式:“謠言的傳播速度和人們思想認識水平成反比。”古代百姓缺乏科學知識,認識事物水平低下,于是,謠言總是輕而易舉俘虜那些愚昧無知者,并使之成為它的義務宣傳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