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公車未了緣-非常故事
(一)
那年秋天,他在一家箱包公司做設計師,工作非常辛苦,差不多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然后乘坐5路公交車回家。超負荷運轉,使他漸漸失去了設計的靈感,看得出,老板對他的合理要求開始怠慢,言語間也流露出不滿。那些日子,生活,昨天和今天沒什么不同;情感,也是荒漠一片,不起一點兒波瀾。
一切的改變,只因為那個陌生女孩的出現。那個晚上很平常,甚至沒有星星和月亮。
乘坐在5路車上,他沒有如往常一樣閉目養神,也不是漫無目的地掃視夜色中的街景。離他不遠處,一個女孩肩上背的包,吸引了他的全部視線。那個包不算大也不算小,上寬下窄的梯形,兩條扭編的肩帶。包面上似乎刺繡著什么圖案。說起來包的整體形狀很普通,也很常見。無論是業界名家設計的經典作品,還是地攤的仿制品,都有其似曾相識的印象。所以,他不明白這個包,怎么還會使他如此專注地去琢磨。
5路車在深夜空曠的街道上開得飛快,女孩的長發隨風翻飛,翩翩舞蹈的,還有米色長風衣的衣角,和一條雜糅米灰和杏紅色的透明長絲巾。那個橘色包,畫龍點睛地隨意掛在右肩。他忽地明白了,其實不完全是這個包使他職業性的關注,著實是這個女孩完美的搭配吸引著他,他是設計師,當然有不俗的審美品位。
車廂里忽明忽暗,女孩時而隱于幽暗里,時而凸現于一瀉而進的光暈中,如畫靜美渺遠。他不動聲色地欣賞著,失掉很久的好心情似蟄伏的蝴蝶破繭而出。然而,他坐的位置僅僅能夠欣賞到女孩美妙的側影,她的臉始終看不清楚,可他百分百相信,一定很美。
常有人問,喜歡什么樣的女孩,他總是未置可否,不是自己不知道,而是訥言的他無法描述。這一刻,頓時明了,眼前這個女孩子的樣子,他喜歡。他是相信一見鐘情的人,他始終相信,茫茫人海中總有一些人注定能夠相遇,有些微妙的眼神瞬間交匯、彼此讀懂。可是,生活總是這樣,忙忙碌碌,疲于奔波,沒有為誰停留過,也沒有人值得停留。他再次凝望著車廂里的女孩……遇到,卻沒有結識的機緣。這空蕩的車廂,深夜,即使借口上前詢問關于背包的話題,也未免太過唐突,不會被信任。
他甚至幻想此時會出現一幕戲劇性的場面,比如突然出現一個自己的朋友,卻也同時熟識她;有小偷偷她東西;甚至遇到突發的、小小的、構不成傷害的意外……然而,什么都沒來得及發生,他就到站了。
下車之前,經過女孩身邊到達車門,他不由自主地嘆了口氣,令他吃驚的是,幾乎同時,那女孩也在輕輕嘆息。他多么希望她這聲嘆息是為了自己。
車子載著她,轉瞬沒了蹤影。夜涼如水,午夜的街頭冷清無比,他慢慢往家走,若有所失。
(二)
后來,他在目及之處幾度搜尋那絕美的身影,心里知道只是一種無望的期盼,因為,那天都沒有看清楚女孩子的臉。但他相信,假如有機會面對面,一定會有特別的感覺。可是,那女孩再沒有出現,直到他不得不確認,那夜的悸動,僅僅是人生難忘的一瞬間。
但是,或許是職業的敏感,那個陌生女孩所背的包,被深深地刻在腦海里。他做了小小的改動,設計了幾個相似的款式,只是材質不同。皮質的背包兩側有幾縷風情的流蘇,帆布的包面上卻有幾只翩飛的蝴蝶。這一系列的包推向市場后,受到不同年齡段女人們的喜愛。在他的辦公室和家中的房間里,也多了這兩件出色的樣品。偶爾,他會看著它們發愣。
靈感的重歸,使他的事業出現了很大的起色。他在公司的地位不可與之前同日而語。
過了差不多兩年,他不再給別人打工,有了自己的箱包作坊,并在最熱鬧的商業區,開了一個門頭設計和店內裝飾風格非常獨特的店面,專賣款式新穎,做工精致的各類女包。后來竟慢慢在其他城市也有了連鎖店,小作坊擴大成了廠房。他一直以為這些運氣是一個陌生的女孩帶來的,因此,早些年設計的那幾個樣包,一直放在他的樣品間,不曾收藏起來或束之高閣。
(三)
通過相親,他認識了一個女孩。其實一直以來他不喜歡甚至反感相親這種方式,認為是一種人為的緣分,沒有意外的開端而直指結婚的目的。然而,只能說,他因忙碌因內向而社交圈子狹窄,最終不得不在相識的方式上屈服。應該說,女孩各方面都不錯,是一所舞蹈學校的教師,人長得漂亮性格也好,待他也溫柔,相處不到一年,兩個人就結了婚。日子過得平靜溫馨。還算不錯的日子過了大半年,兩個人卻為了一些小事漸漸有了爭吵,種種誤解沒有得到很好的梳理,彼此的怨言越來越多,累積了大大小小的不愉快后,兩個人分居了。
他依舊忙碌,經過幾年的打拼,生意越做越大,已經開始能夠接國外的訂單了,有時獨處時想想,自己都感覺不可思議,居然會成就這樣的一番事業。
經過這么多年,腦海中填滿了瑣瑣碎碎。他從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才俊漸變得成熟穩重,對人對事不再象從前那般苛刻挑剔,追求完美。只不過,偶爾空閑,會忽然記起多年前在5路車上的那個夜晚,一幕幕重現,其他的場景都模糊成碎片,只有那個女孩,她的身影,她飛揚的長發和那只難忘的橘色背包,在記憶中清晰可辨。這令自己都覺得驚奇,不可思議。
有時,遇到塞車,他會追隨街頭一閃而過的窈窕身影,猜測是不是她。或者凝望那些陌生樓宇的一個窗口。他想,可能她還在這個城市,甚至正在離他不遠處的某個地方,看電視,購物,走路……她應該早已為人妻,或為人母了,當然她絕對料不到,有個陌生的男人對她遍尋無著。
(四)
又一個秋天到來,此時他與妻子已分居3個月了,彼此沒有聯系。他想過到底問題出在哪里?實際上是沒有什么原則性的大是大非,但是在雞毛蒜皮中磨掉了復合的耐心和努力的勇氣,兩個人在沉默中等待分手的結果。
有一天,她出乎意料地打來了電話,他才知道那天是他的30歲生日。她說,生日快樂!一起慶祝吧?他答應了。同時,他也明白,兩個人此后將相背而去。不管怎么樣,誰對誰錯,都不再追究了,惟有輕嘆。
酒吧里,相對而坐。或許早已意識到的結果,使他們輕松或者試圖讓彼此感到輕松。她甚至調侃他雖是個設計師,其實生活中是個乏味的男人,最后竟逼著他講一件他自以為浪漫的事。拗不過,他給她講了多年前在5路車上的那個夜晚:她靜靜地聽,不曾插話,直到故事講完。然后,她幽幽地說,如果,那個女孩就是我,你會不會覺得天方夜譚?他怔住了,印象中她不是個喜歡開玩笑喜歡調侃的女人,何況在目前這種心境。她說,你不信嗎?說實話,我自己也不敢相信。他看著眼前這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女人,還是不能相信。的確,換作誰也不會相信會有這么巧的事情。她說,那天……你是不是從石橋站下車的?他點了點頭。從前,他家的確住在石橋路。你……穿了一件米色外套?他說,記不得那天穿什么了,不過米色外套一定有過的。她又問,你下車前是不是……嘆了一口氣?他連忙點頭,說是。戲劇性的轉折使他迷惑,詢問的目光急切地盯著眼前的還可稱作老婆的女人。
她說,記憶中有一個秋天的夜晚,在5路車上遇到過一個令人心動的男人的側影,直覺告訴自己,那個男人的目光也一直追隨著她,不經意的一瞥,也證實了這點,但昏暗的車廂中看不清他的臉,只記得他挺拔的給人安全感的身影,沉默而內斂。她看著他米色的棉質外套,不知為什么,內心斷定他們是同一類人,她相信自己的判斷。然而,上天沒有制造他們相識的機會,即使在人群中發現了彼此,唯有嘆息,眼睜睜看對方擦肩而過,依然陌路。
其實,那天深夜她坐5路車純屬偶然,是極少乘坐的路線。后來,她把這次偶遇說給最好的女友聽,稱其不可思議的怦然心動。女友說對陌生人莫名的好感誰都會有,可惜這種心動僅僅是流星雨,怎么可以認真呢?結果,這個浪漫的場面被女友稱為“5路公車未了緣”,調侃了她好多年,也就在這一次又一次的重溫中,這個短暫的時光片段中的每個細節都清晰如昨,不是沒幻想過,而是不曾相信過,會有重逢的一天,畢竟連他到底什么樣子都不清楚,僅僅是個輪廓和一些心有靈犀的感覺,以為一切,都隨那聲嘆息被折疊存放進了記憶。
那天,從酒吧出來,他沒有去停車場取私家車,而是拉了她的手,步行到海邊,去坐一次5路車。
(五)
第二天,他看到了妻子從岳母家翻檢出的一張舊照片和一個橘色的背包,假如說前一天晚上還恍然如夢,此時猜測卻被一一印證。照片上的女孩,穿著一件米白色的長風衣,長發飛揚。他第一次看到多年前那個陌生女孩的臉,卻是妻子5年前的面容。而暗地里牽掛思念了這么多年的一個人,其實和自己朝夕相處,竟不自知。當初自己堅信,假如有一天那女孩站在自己面前,一定會有特別的第六感,那么是自己不夠敏感還是被自信的敏感欺騙?總之,這些年來,從沒有把心中的陌生女孩和妻子有過一絲一毫的聯系。陌生女孩仿佛天仙,只可仰望無法觸及。妻子柔聲問,那女孩是這個樣子吧?他抬起頭,端詳著眼前自己的女人,點點頭,攬過來,女人就安靜地俯在他胸前。兩個人心中都感嘆這神奇的緣分,仿佛上天在阻攔他們的分離,于是兩個人都絕口不提那些不愉快了。
而那個給他帶來好多運氣而使他夢牽魂繞的包,居然是優質的鹿皮做的,是當年她唯一的一次帶著學生去香港演出時買回來的,經歷了歲月的收藏,依然柔軟如新。
他們和好如初,她建議他結合時尚和潮流,把當年的那個包在細節方面做了合理的改動,選用優質鹿皮制作,并點綴長長的流蘇,這一年,被稱為“波希米亞”風格的裝扮正如火如荼,這些包推向市場后很快就被搶售一空。當然,背著這種橘色背包的姑娘們并不知曉這一切,也不知道她們還會不會再發生一些同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