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我們可能的生活-視野
我們如何實現低碳的生活,我們用什么樣的科技手段,用什么樣的科技方式來既環保又不犧牲我們的生活品質,這是我們全社會要為之探討和付出的,也希望通過我們的世博會,通過“天下一家”館能夠給大家提供一種可以去選擇,我們自己愿意去適應的一種方式,以實現對我們地球的回報。
2023年的生活是什么樣?開車是否要擔心費油?問候是否通過電話?
在位于世博8號門后灘廣場5個大小不一的“雞蛋殼”內人們得到的答案是:到了家門口,不再拿鑰匙,門鎖使用的3D成像識別系統讓大門自動為你而開;基于智能電網的能源轉換鏈無處不在,啟動eCar帶你出行;幫助人們實現工作和生活平衡的遠程通訊3D無縫協作系統以及蔬菜水果可以隨手采摘,因為由營養液組成的無土栽培田就在廚房……
低碳,無疑是當今世界上最熱的詞之一,也是本屆上海世博會的一個關鍵詞。低碳生活代表著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時也是一種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如果說那冷冰冰的環保節能技術過于高深莫測,不入尋常百姓家的話,那給它下個“親情”的定義如何?當“低碳”遭遇“親情”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位于后灘廣場的“天下一家”活動作為惟一一個由上海世博局自行主辦的活動,已被列入上海世博會文化演藝活動“兩塊、六類、十八線”規劃中,隸屬于組織者組織的主題類活動——“年輕的世博”活動線中的一個項目。“天下一家”是圍繞個人與家庭低碳生活主題,融入傳統情感、環保理念和現代科技展示以及網站線上線下互動的全民參與活動。
整個活動講述了一個在2023年祖孫三代大家庭分布在上海、米蘭、北京的三個核心小家的未來城市低碳生活的故事。活動中,姜昆和奚美娟、黃奕和胡歌,大陸兩代藝人就將重組“貝先生一家”,以2023年為起點,帶領著觀眾融入未來的生活方式,感受一次科技所帶來的溫情之旅。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胡勁軍表示:“‘天下一家’活動,將從‘生活、家庭、健康和環保’四個方面入手,講述一個分居三地的祖孫三代,利用現代科技跨越時空障礙,以人性化的技術手段拉近心靈的距離,加強親情紐帶的感人故事。”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無論未來的生活的場景是何樣的,美好的生活首先來自最根本的親情、家庭和溝通,親情的紐帶結合科技與環保的意識,讓溝通更變得容易,讓融合變得更順暢。這就是通過一次被精心設計的科技、人性和情感的神奇體驗,“天下一家”所要傳遞出的核心理念。
“天下一家”項目總設計師蔣同慶表示:“展館、網站、社會活動三位一體,以展館奠立項目主體、以網絡拓張物理時空、以活動聚合當代社會共同生活價值,以明星模擬家庭為藍本,帶領觀眾融入一家人的生活方式,在網絡上與全球分享‘低碳家庭生活’的實踐,共同體會‘綠動生活,在一起’的主旋律,才是真正體現天下一家這個名詞應有的開放的、大同的精神,也應該是本屆世博會中一款別具的形式。整個活動不但要力爭‘成功’和‘精彩’,而且希望做到能觸動人們心靈的‘難忘’。”
此外,記者了解到,觀眾不僅能在活動中通過實地參觀了解和感受未來城市低碳生活,而且能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通過“天下一家@減客網”繼續分享、倡導更多的環保理念和行為方式,在網絡上與全球分享“低碳家庭生活”的實踐,共同體會“綠動生活,在一起”的主旋律,為低碳世博留下永不落幕的一道亮點。
據活動主辦方透露,“天下一家@減客網”秉承了互動、開放的宗旨,下設“天下一家展館”、“Michael一家的博客”、“碳計算器”、“線上展館”、“環保資訊”、“生活方式”、“博客圈”、“互動專區”、“機構專區”等九大頻道,填補目前個人及家庭低碳生活方式社區的空白。
這次,科技不再冰冷,更是個亮點,“天下一家”活動在展示高科技的同時也在“孵化”綠色、環保的未來生活。
智能電網省電又賺錢
“在2023年,回家再不用鑰匙開門,只要對著攝像頭擺個POSE就好啦。”活動伊始,“天下一家”的上海展區便向參觀者展示了先進的人像識別系統。而在這個展區中,最吸引人的莫過于一輛炫目的保時捷跑車了。不過仔細一看,卻發現這輛車子根本沒有加油口,取而代之的卻是一個插著插頭的電源接入口。“這是一輛全電源驅動車,在2023年,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路上,你都能很輕松地找到充電站給自己的汽車充電。”設計師蔣同慶介紹道。
不僅汽車如此,“天下一家”所展示的整個社區都處于一個智能電網的覆蓋之下,社區里的風車將成為社區“純凈電源”的主要來源,在這個電網的控制之下,在用電高峰期,純凈電源將成為社區的主要用電,避免傳統電源帶來的巨大碳排放;而在夜間,智能電網會自動將電源切換到傳統電源,節約用電的成本。
如果說本屆世博會上,被稱為“紫蠶島”的日本館因其外形獨特,耗資巨大,展示內容豐富以及其建筑本身蘊藏著的高科技含量而受到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日本館在設計上采用了環境控制技術,使得光、水、空氣等自然資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館外部透光性高的雙層外膜配以內部的太陽電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實現高效導光、發電,展館內將使用循環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術,所以也被評價為“像生命體一樣會呼吸的環保建筑”。
那么在“天下一家”活動也展示了一種新型建筑的模型。這種建筑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且可以將這些能源儲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刻再利用,而這些能源還可以實現建筑物內甚至建筑物與外界物體的能量流動,例如建筑物白天利用太陽能所產生的能量就可以輸送給停靠在下面的汽車。
蔣同慶告訴記者:“這些技術在現在并不是很成熟,利用成本很高,可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未來生活的居所也許就是這樣一種模型,它本身所產生的能量也許就能夠支撐建筑物本身所需,這種環保、可再生、親近自然的建筑離我們并不遙遠。”
據介紹,“天下一家”模擬的未來家庭,將緩解碳排放達60%以上。
隨時可視無障礙通訊
3G技術時代的到來,無線視頻通訊已經開始普及,可在未來的生活中,這項技術還可能得到更為充分的利用。當3D成像識別系統、基于智能電網的能源轉換鏈、遠程通訊3D無縫協作系統、遠程個人保健系統等基于通訊系統的功能模塊融入人們的生活之后,生活可能就是另外一幅景象了,就像“天下一家”所想像的那樣,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們就像在一起一樣。
在“天下一家”展區,兒子Michael要設計一輛汽車,他正和同事通過視頻會議商量設計方案,通過智能模擬設計體驗系統,他們可以設計出合適的車型。
蔣同慶說:“如果觀眾能在這個故事里某一個人物的身上找到自己的相似點,認同他的某一種生活方式,比方說遠程溝通,你認同了,就不需要常常坐飛機往返于世界各地,這樣是不是也是一種低碳生活了呢?我們希望的就是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給人們些許影響。”
而本屆世博會上展示的“生活墻”將客廳的墻壁和電視機一體化,人們只需要通過動作進行直觀操作,就能夠欣賞到視頻、書籍等各種精彩內容。這個墻壁等于是一個多功能的魔方,能夠代替人們現在使用的電視、電腦、電話、相機等很多物品的功能。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通過視訊系統工作、生活。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就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智能試衣鏡只需動手指
出門之前女孩子總會為今天穿什么而煩惱,不停地換衣服照鏡子可會花費不少的時間。“看看2023年在米蘭當設計師的Cindy是怎么試衣服的。”隨著講解員的引導,一面平常的試衣鏡出現在我們面前。然而手指輕觸,鏡子卻搖身一變成了一塊屏幕,而Cindy的形象便呈現在上面,她的衣服、裙子、鞋子、飾品則一應俱全地排列在她的身旁。只需用手指輕觸衣服便能讓屏幕上的Cindy換上這件衣服。時尚愛美的女孩子們只需在這種智能試衣鏡前花上幾十秒的時間便能搭配出一套合身的衣服。
“智能試衣鏡也是一個方便的環保生活方式。所有的服裝都能存進智能試衣鏡里,它能隨時把衣服調出來,也不需要模特來試穿,在試衣鏡前就能搭配了,甚至還可以告訴你一些時尚的tips。”蔣同慶解釋道,“另外,試衣鏡兩側還有Oled的燈,它是首度在德國以外的地區公開亮相。它非常薄,且并不像明星的化妝間的燈那樣耀眼,因為Oled是環保燈——O代表有機。它不含汞,也不會釋放紫外線,在我們場館里也是非常受歡迎,常常被人問的一個科技。”
據了解,在不遠的未來,這面神奇的鏡子甚至會與網絡互聯,足不出戶就能“試穿”商場中的服裝,看中了再下訂單,再也不用擔心“網購”的衣服不合身了。
未來廚房可開心種菜
新鮮的低碳概念隨處可見,最惹眼的便是那個種著各種蔬菜的智能低碳廚房。在“天下一家”展示的未來生活中,“低碳·智能·家庭植物工廠”最受人們關注。
“這里的蔬菜全部都是真的,成熟之后都可以食用。”蔣同慶告訴記者,這個廚房中特地設計了一個植物工廠,通過人工陽光來控制溫度、濕度和光亮度,采取無土栽培的方式來種植蔬菜。
這款全封閉智能環控型植物生產系統,電源采用“風光互補新能源發電系統”,蔬菜種植在多層MFT水耕栽培床上,營養液通過智能檢測系統按需供給;系統內的溫度、濕度、光照、風速等由計算機系統進行智能調控。“家庭植物工廠”還設置有物聯網功能,人們可以通過遠程監控系統,在任何地點利用手機、網絡等工具隨時了解蔬菜長勢,調整控制參數,實現遠程控制。“低碳·智能·家庭植物工廠”充分體現了“自給自足式植物生產功能”,系統擁有的5平方米蔬菜種植面積,可年產葉菜、香草等作物200公斤-250公斤。
“低碳·智能·家庭植物工廠”模式,必將對未來的農作方式與家庭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等到2023年,也許家庭主婦就不用再去菜市場買菜了,自家種的蔬菜就完全夠吃了。
除了植物工廠之外,廚房里還有一個神奇的智能冰箱,這個冰箱不僅能儲存食物,還與網絡互聯,通過網絡資源提供每種食用的營養度和最佳烹飪方式,針對家中每位成員的身體狀況和飲食偏好給出一份最佳菜單。
“天下一家”項目負責人楊胤女士表示:“天下一家展示的所有設備其實在實驗室里都已十分成熟,在2023年更有可能實現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