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鈔是這樣印成的-視野
誰掌控了貨幣,誰就能支配一切。美國把這句話變為:誰掌控了美金,誰就能支配世界。
這個春節,記者走進了制造“世界貨幣”的心臟地帶
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聯邦政府雕版和印刷管理局。在那里,記者見證了成本只有幾美分的白紙,如何搖身變為數十倍甚至百倍以上價值的美元。
一百萬美元摞在一起是什么概念
印刷局位于華盛頓市中心14-C大街的西南角,離市內最高、最明顯的華盛頓紀念塔并不遠。
作為美國政府印刷美鈔的獨家機構,印鈔局始建于1862年,當時只有6個工人手工切割美鈔。1914年,印刷局搬到華盛頓。1991年首次對公眾開放。除了負責美鈔的設計、雕版、印刷外,還印刷美國護照、軍官證、移民證、白宮請帖等。
過了必需的安檢,是一條百米長廊。右側展示了印鈔廠內的一些“文物”,比如從1920年就投入使用的測試鈔票強度的紙張測試器。
很多游客圍著一個方形玻璃框拍照,并不時發出驚嘆。記者走近一看,原來是嶄新的長寬高各約1米的未切割的10美元摞在那里,足有100萬!印刷局用這種方式,告訴那些沒見過百萬美元現金的人們,一百萬摞在一起是什么概念。而在這個印鈔廠,這100萬不過是每天流水線上產品的很小一部分而已。
走廊的左側,是一排展板,記錄著紙幣的起源和近年來新版美鈔的變遷、識別偽鈔的簡易方法和處理假鈔的正確做法。美鈔的歷史不到200年。
看累了展板,可以坐在印鈔廠給游客準備的長椅上歇一歇。記者剛要坐下,嚇了一跳,怎么椅子上全是美元!原來,就連長椅的表面都被美金畫報包裹了起來。
走進這里,讓你感覺到美元無所不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又何嘗不是這樣?
“白紙”如何變成“黃金”
正午時分,內部參觀正式開始。記者和兩位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的母女一起,在一位高大的男“導游”的帶領下,爬上走廊盡頭右側的樓梯,走進了略顯神秘的印鈔車間——準確地說,是被防彈玻璃包裹著的印鈔車間外圍。
其實,車間在一層,我們是從二層隔著防彈玻璃向下望,印鈔車間就在我們的腳底下。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特殊的大型印鈔紙每天都會源源不斷地運送到這里。這些紙張看似空白,其實早就暗藏機關。把“白紙”放到燈下,就能看到美國總統的水印,還有環繞在紙張周圍的防偽標志。
初始“白紙”經過初次印刷后,兩面都被印上了三種顏色,更多的防偽標志也讓這張“白紙”進一步接近美元。
再往里走,更大型的印刷機據說能同時印刷14種顏色,正面7種,背面7種。與此同時,車間內的監控室通過電腦來檢測印刷的精準度。
經過72小時,紙幣的正面已經被噴上了黑色墨水,每張“大白紙”就變成了可以切割成32份20美元的準鈔票。
盡管如此,這張白紙依然沒有達到手感凹凸有致的效果。這還需要被放到壓力達10噸的印刷機上進行凹凸印刷。此后,工作人員就拿著放大鏡,小心翼翼地查看每張待切割的紙幣上的防偽標志是否被精確地印上。
那些被查看的精貴“白紙”還要繼續經受考驗。電子眼成為下一道關口。每張大白紙都要過一下電子眼,而電子眼不會放過每一個細節。
經過電子眼考核的紙張,就會被切割成完美的兩張16份的鈔票聯。在這一過程中,電子質量監控器依然在一刻不停地檢查防偽標志是否被完美地印刷上。
最后一關,就是將16聯的鈔票紙張切割成一張一張的獨立紙幣,并自動被綁成一摞摞。在切割機的盡頭,一位工人拿起源源不斷送到自己面前的每摞紙幣翻看,就像我們平時洗撲克牌的動作一樣,輕輕一翻,看看有否殘次品成為漏網之魚。
經過這道人工檢查后,一張張紙幣將被捆綁成一塊塊紙磚,每個磚頭由4000張紙幣組成。接下來,紙磚被裝入棗紅色的貼上封條的現鈔箱。記者看到,工人們搬運箱子時都顯得有些吃力,因為里面放了16000張紙幣。紙箱的上面,詳細記載著這些美鈔將會在何年何月何日被運往何處。“我們這里的美鈔質量無與倫比”
記者發現,整個車間里正在操作的工人也就不到20人。工作人員介紹,想進這里工作,可并非易事。“要經過嚴格的考察,包括審查自己和家人是否有過犯罪記錄。有的申請者有著長達20年的印刷工作經驗,連續申請了15年,才終于得到了這份工作。”
薪水一定不菲吧?工作人員笑了笑,“工資和退休金都很高。高得讓他們即使天天面對美元,也都對美元失去了興趣。”
這種讓無數人垂涎欲滴的“產品”,在車間工人眼中,不過是白紙一張。工作人員說,他沒有聽說過一起印鈔廠在職或退休人員犯罪的事情。
就在記者要離開車間時,看到了車間盡頭的墻上紅白藍三色霓虹燈閃爍著兩行大字——“我們用傳統而又流行的方法造錢。我們印刷它。”
在印刷局的官方網站上,美國人也自豪地宣稱:“雖然新的印刷、生產、檢驗技術將我們帶到了21世紀。但是我們仍然沿用延續了125年的制鈔技術——雕版還是那塊雕版、放大鏡還是那把放大鏡。”
傳統而流行的方法,是指車間里一整套完美的流水線和敬業員工的一絲不茍。
當然,印鈔廠也在與時俱進。整個車間展示了印刷的全過程,而最核心的機構并不在這里,而在防偽研發中心。工作人員說,每隔幾年,就會對圖案的防偽技術進行更新。“造偽鈔者道高一尺,我們就魔高一丈。”
最新的百元美鈔,就運用了3D防偽和顏色變換技術。工作人員說,為了提高防偽技術,美國聯邦政府每7到10年就會研發、印制一套新的貨幣。而每將一項新技術應用到一款新貨幣上,都要花費兩到三年的時間。比如把美國軍隊雄鷹的圖案移植到20元美鈔上,研發就用了約3年。
“我們這里的美鈔質量是無與倫比的,我們必須制造無與倫比的美鈔。因為美國的經濟依靠它,美國人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它。”這是印刷局的宣傳口號。當然,每年查抄美元假鈔的案件仍然不絕于耳。
印鈔廠沒有假鈔,卻有以錢生錢的高招。在車間里,就擺放著一些看似專為華人保留的美元珍藏版。一張張標價1美元的新鈔由于開頭數字是“888”、“168”而被精美地裝裱起來,旁邊還用漢字寫著“吉利錢——猴年行大運,百福入德門”。印刷局今年專為中國兔年設計了1美金吉利錢套裝,售價為5,95美金。從2010年12月15日開始發售,目前已經售罄。
除此之外,一些印壞的殘次品也成為印鈔廠賺取外快的工具。那些紙幣被擺到一層的禮品店里,高價出售。禮品店中,未切割的4聯張1美金售價15。5到55美金不等。“你們可以自己買回家,切割開來就能在市場上用。”工作人員向游客們推銷道。
美國人的強勢美元心態
“這里的流水線24小時不間斷印鈔吧?”
“對。”
“每天平均印鈔多少?”
“9億700萬。”
“你不覺得美金在世界上過于泛濫嗎?”
“不覺得。我們每天用生產的新鈔來替代市面上的舊鈔。”
然而,市面上真的有那么多亟須替換的舊美鈔嗎?
此前有報道稱,在一些國家,舊版美鈔在兌換成當地貨幣時,被縮水兌換。理由是擔心過舊的大額美鈔是假鈔。
將要離開印鈔車間時,記者問:“你相信美元將永遠保持世界上最強貨幣的地位嗎?”聽到這個問題,工作人員愣了一下,似乎還從沒有參觀者提出過如此略帶挑釁性的質疑。“很可能,會的。”工作人員的態度,其實代表了一般美國民眾對美元的信心。
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所說,“在這個市場上,美國提供的最有競爭力的產品是美元。所有的商品都是由美元計價和結算的,人們不僅使用美鈔,而且信用卡上也都印有醒目的美國信用卡公司VISA或MASTER標志。這就應了一位學者的話,二戰后到今天的全球經濟格局,大致可以被描述成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產美元能夠購買的商品,而美國生產美元。”
視線再回到華盛頓的印鈔機上。在這里,隔著一層玻璃,游人聽不到車間里面轟轟隆隆的聲音,但是世界上每個角落里的每一個經濟人,都在仔細傾聽著美元起起落落的腳步聲。
任憑美元走勢短期內時高時低,印刷局里的機器,依然不管不顧地連軸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