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間諜-視野
2010年6月27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一口氣抓了10個俄羅斯間諜,讓人仿佛嗅到了后冷戰時期的諜戰味道。出乎一般人想象,這些間諜看起來就像尋常百姓,跟大家在電影中看到的間諜007相去甚遠。
隱秘的間諜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前高官阿爾德里奇·安姆斯,是為蘇聯國安局(KGB)工作的間諜,他所掌握的極度機密情報被KGB稱為“金礦”。他在CIA核心位置工作期間,美國在莫斯科的情報員以驚人的速度消失,整個間諜網幾乎被摧毀殆盡。整整九年時間,美國反間諜機構對此一籌莫展。后來安姆斯為了滿足第二任妻子的高消費物質享受,開始大量購買名車、珠寶,最終露出了馬腳。讓安姆斯成為頭號嫌疑犯的原因很簡單:薪水收入與消費水平不相符。安姆斯是莫斯科在冷戰時期最有價值的間諜,破壞了上百次CIA在蘇聯的間諜活動,并致使美國安插在蘇聯的至少10名頂尖間諜喪生,造成美國情報史上最大的損失。蘇聯為此共支付安姆斯270萬美元薪水。
在冷戰時期,有些政府常以為只要能除掉某人,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除掉眼中釘的最佳武器,就是情報機構。法國曾經為了對付反對核武器試驗的綠色和平組織,派特工將其船只“彩虹號”連人帶船炸沉,執行任務的特工卻失手被捕,法國政府遭到舉世譴責。CIA為了消滅古巴總統卡斯特羅這個老對手,先后制訂了數百套方案。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買通了為他服務的侍者下毒。在動手時發現事先藏在冰箱里的毒藥與冰塊一起凍住了,無法取出來,從此再也沒機會接近卡斯特羅。
論名氣和影響,在殺人效率上CIA遠遠不及它的對手KGB。喬治·馬可夫是知名的保加利亞持異見作家,常常在英國BBC每周的《自由歐洲》節目中痛批當時的保加利亞政權。1978年9月7日,馬可夫結束節目回家途中,正步行取車時被一個拿著雨傘的人用傘尖在他的右腿輕輕碰了一下,那人道歉后很快便搭上計程車走了。幾小時后馬可夫開始發燒被送入醫院,9月11日死于內臟衰竭。蘇格蘭的法醫仔細檢查后最終從馬可夫腿中取出一個比大頭針尖還小的金屬球,在高倍的電子顯微鏡下這件殺人利器終于現出原形:金屬球由不會引起人體排斥的鉑銥合金所制,球體上鉆有四個小洞,從中釋出一種罕見的蓖麻毒素,毒性是氰化物的6000倍,極微量便能致命。雖然無法抓到兇手,但都知道這種武器來自KGB。
情報傳遞是最難最險的一環
在間諜活動中,見面接頭和情報的傳送無疑是最危險的一個環節,為了使證據充分,反間諜部門往往在這時收網。1981年,日本日立公司雇員元治早試圖竊取美國IBM公司正在研制的一種新型電腦磁盤驅動器的詳細資料。他在攜帶52萬美元與IBM的內線交易時被美國聯邦調查局當場逮捕,證據確鑿。元治早本人被判監禁,另外在后來IBM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中,日立公司被判賠償了三億美元。
為了減輕風險,微縮照相和無線電傳輸手段曾經被普遍使用。現在人們每天登錄互聯網全都是數位傳輸,但往前三四十年卻絕對是所有間諜夢寐以求的最高科技。蘇聯陸軍中將波利亞科夫是為美國服務的一個間諜,18年里為美國提供了大量戰略性火箭和核武策略方面的情報,直到1987年被捕。他的聯絡手段在當時就屬于最高科技——數位式瞬間傳輸器:先用摩斯電報碼將信息以數位方式錄制到小型錄音機的卡帶上,再用比正常速度快40倍的快速卷動裝置,將信息壓縮。在最短時間內透過無線電發送出去,一分鐘的信息只需一秒半就可以傳送完畢。每當要向美國大使館官員傳送情報時,波利亞科夫就會帶著瞬間傳輸器搭上公交車,在經過時迅速將信息傳送到對街的美國大使館。波利亞科夫最終被捕并非秘密被發現,而是由于頻繁搭乘公交車經過美國大使館被KGB盯上。
美國FBI逮捕10名俄羅斯間諜案中,人們更感興趣的也是這些間諜與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聯絡時使用的手段:用手提電腦搭建私人無線網絡,不用碰面即可與躲在遠處的俄羅斯情報官員“隔空”聯絡傳遞情報,甚至利用加密軟件將情報信息植入公開網站的圖像中,身在莫斯科的SVR專家只要登錄互聯網,用同樣的軟件就可下載解密出其中的信息。由于沒有被逮到向俄羅斯傳遞情報,這些人沒有一個被控間諜罪,最終他們的罪名是“未注冊外國組織罪”和洗錢。
一封電子郵件的歷險
無論是瞬間傳輸器,還是手提電腦的無線網絡,跟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比起來其實都算小兒科。從巴爾的摩一華盛頓干道往南走,隨著大批的上班族從一個限制通行的路口下去,濃密的樹林里面有一個四周圍著電網、警衛全副武裝的隱秘機構,這就是NSA總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最秘密和技術最先進的情報機構。它的任務是:制作和破解密碼,破譯外國的無線信號,甄別國際長途電話、電子郵件、文字信息和即時信息,幾乎包羅了整個現代社會的一切信息。跟CIA深入敵后不同,NSA的間諜坐在辦公室里,利用世界上最大限度搜羅到的數學家、語言學家和計算機專家所掌握的技術,足不出戶就能竊取到情報。對于NSA來說,通過衛星和地面天線來竊聽電話、監聽攔截軍事和外交通信只是最基本的戰術。
以前全球化的通信是通過衛星轉發,現在已經絕大多數轉移到了海底光纜。假設有人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一間咖啡館里,用手提電腦給美國波士頓的辦公室發一封電子郵件。在他點擊“發送”按鈕后,郵件就會和在同一時間里周圍其他用戶發送的郵件混在一起,進入市內的大型電信中心。在那里,數字信號被轉換成光脈沖,從馬來西亞海邊的光纜出發,經過南中國海,以光速跨越太平洋。就在發出郵件后短短的1/500秒,郵件就從莫羅灣附近出發,登上加州海岸,再轉至波士頓的辦公室電腦。這看起來是一次很平常的電子郵件傳送,然而,在光纜登上加州海岸時。NSA已經切開光纜,接入了一個信號分路器,通過裝置拷貝了整條光纜的數據流。NSA的專家可以隨時對感興趣的數據進行破解、分析,從吉隆坡到波士頓的這封郵件將毫無秘密可言。同樣,經過這條海底光纜傳輸的政治、軍事、商業信息也不例外。
美國國會2008年的一個調查顯示,這些情報數據以每月4000兆兆的速度增長。NSA處理事務的深度和廣度已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雖然信息如潮水般涌來,但NSA也擁有龐大的專家,目前有超過35000人為NSA工作。他們是世界上最大的間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