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的家庭-生活
我永遠不會忘記1946年的圣誕節。那時我14歲,我的妹妹歐斯12歲,我的姐姐達蓮娜16歲,我們和母親住在一起。
我的父親是在我9歲的時候去世的,媽媽沒有錢,卻要養育我們三個孩子。在那年圣誕節的前一個月,教堂的牧師宣布,有一個貧困家庭需要幫助,所以他希望每個人都要為此而存錢并捐款。
回到家以后,我們開始談論我們能做些什么。媽媽決定買50磅土豆,然后用它們生活一個月,這樣我們可以節省很多錢。媽媽還說她可以幫助別人清除院子里的雜草,那樣她可以賺到些錢。我們提議說如果我們盡量不開電燈,不聽收音機,就可以省下些電費。達蓮娜說她可以在放學以后帶著我和妹妹做棉布手套,每雙賣一美元。我們共做了20雙,后來讓一個探險者買走了,我們整整賺到了20美元。
那個月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個月。
我們每天數錢,看看我們存了多少。每天晚上,我們在黑暗中談論那個貧窮的家庭將如何享受教會捐助給他們的錢。圣誕節前天的晚上,我們興奮得幾乎睡不著覺,我們不關心圣誕節會不會有新衣服,但我們會有54美元的捐款。
圣誕節的早晨,雨下得很大,但是我們沒有雨傘。教堂離我們家有一英里遠,但我們不介意身上會被雨淋濕。達蓮娜的鞋底有個大洞,她剪了塊硬紙板墊在鞋底,但是地上太濕了,鞋底的硬紙板也糟了,她笑著告訴我們她的鞋子里好像塞了團泥。
我們抵達了教堂,驕傲地坐在那里。我聽到一些和我們一樣大的孩子們在談論我們的舊衣服和破鞋子,但是我知道媽媽的口袋里正揣著54美元,這是用來捐助給那個貧困家庭的,所以我一點也不為我們的破衣服而難過。我覺得我們很富有。
捐款的時候,我們坐在前面第二排。媽媽把錢分給了我們三個孩子,讓我們把錢放進募捐箱里。我們從教堂一路唱歌回家。那天下午晚些時候,牧師來到我們家門口。媽媽走過去跟他談了會兒,然后手里拿著個信封回來了。我們問是什么,但她一句話也沒說。她打開信封,從里面拿出來很多錢。我們數了數,共有1400多美元。
媽媽把錢放回信封里。我們沒有說話,只是坐在那里盯著地板。“原來牧師是在替我們募捐。”姐姐說,“可是我們是貧窮的家庭嗎?”
我頓時哭了。我們感覺像百萬富翁變成了貧窮者。在我心里,我們生活得如此幸福,雖然我們的父親離世了,但是我們全家人是如此相互深愛,我們的家里充滿著歡笑,可牧師帶給我們的錢卻在告訴我們:我們是窮人。
“我們一定很窮。”我說。我不喜歡貧窮,我看著我的衣服和破舊的鞋子,感到非常羞愧,我甚至覺得我不會再想要回到教堂里去,那里的每個人可能都已經知道我們是窮人。我也不愿意再回學校,教堂里的人或許會把這個消息告訴學校里的人,他們會說他們都為我家捐助了些錢。
我們沉默地坐了很長時間。天黑了,我們上床睡覺,但是我們都睡不著。最后,媽媽問我們想用這筆錢做什么。“窮人會用這些錢做什么?我們不知道,因為我們永遠沒有覺得我們是窮人。”我說。
媽媽沒有再說話。第二天,媽媽沒有讓我們去上學,而是帶著我們去往教堂。雖然天氣晴朗,但我們沒有在路上交談。在教堂,我們見到了牧師,媽媽問他誰比我們更需要錢,牧師告訴我們非洲是如何用曬干的泥巴建筑教堂的,可是有所教堂,墻壁已經壘好三年了,但一直沒有錢買屋頂……媽媽把信封遞給牧師說:“希望我們能幫助他們。”
在回來的路上,媽媽說:“我們是富有的家庭,你們看,我們用了一個月就賺到了54美元,下個月我們依舊這樣做,我們或許會有錢買新衣服和新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