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誰稀罕當一輩子少女-人生
一
女人到三十、四十歲都可以學學黃蓉。她有一樣好處——自信,年紀小的時候自信,年紀大了還很自信。
很多東西她都怕,偏不怕老。女生們難免都想一直當少女,好像黃蓉并不大稀罕總當少女。
有的事情上她未必完全自信,比如智謀上,偶爾她也會對人防備過度,想得太多。但是在另一件事上她特別自信,就是美麗、好看。一到這件事上黃蓉就充分地、完全地自信。
發現沒有?黃蓉一直好看,十八歲好看,三十歲好看,生了三個娃之后還是好看,又過了十六年后還是好看。
在江湖上,“第一美女”是更新迭代很快的,基本上幾年一個周期,不比今天娛樂圈慢。小花一茬一茬地冒出來,黃蓉之后出了美女高手李莫愁,之后更是有小龍女。可是黃蓉從來沒有真正被比下去過。
李莫愁有超過黃蓉美嗎?沒有。小龍女真有賽過她美嗎?沒有。她的女兒郭芙也是大美女,有比老媽美嗎?給你感覺還是沒有。
二
比如李莫愁。這個女人的心氣是很高的,因為又有本事又美貌。
金庸說她“話聲輕柔婉轉,神態嬌媚,是個出色的美人”。女人一好看,脾氣大點都有理,要是再加上還有點能力,就更不容易服氣低頭了。
對比黃蓉,遭遇李莫愁時已生了三個娃,而對方從沒生過。按照老觀念,比美、比身材肯定黃蓉吃虧。
兩個人邂逅是在襄陽城外。一對陌生美女見面,那場景特有意思,嘴上說的和心里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她倆一個說幸會幸會,一個說得見芳顏,實慰平生。但你相信她倆是真心夸對方漂亮嗎?其實心里可能想的是:“下巴那么尖,打針了吧;事業線那么高,隆的吧。”
可是一較量,李莫愁徹底服了,輸得服服帖帖:“我遠不如你,死在你手里,實所甘服。”
還有一句話她都沒有說出口,就是:“我覺得我沒有你好看,我服氣了。”
那次較量,黃蓉有多好看呢?看“蘭花拂穴手”:
一只雪白的手掌五指分開,形如蘭花,姿態曼妙難言……不單招招凌厲,且風姿端麗。
李莫愁當場自慚形穢,“臉如死灰”。人家黃蓉已經生了三個娃,那又怎么樣?所以說好不好看和年齡有必然關系嗎?和生娃有必然關系嗎?在黃蓉這里沒啥必然關系。
三
再從一個直男的角度去觀察,會發現黃蓉有一種心態:面對一代代的美女,她沒有什么壓力。
早年間是少女的時候,面對漂亮的王妃無壓力;奔四之后,步入中年,面對一個個更年輕、更漂亮的小姑娘,也沒有壓力。
小龍女第一次公開亮相時,素衣如雪,艷動全場,群雄都聳動了。黃蓉就是會場主持人,注意她有一點點錯愕、失落嗎?有一點點嫉妒、不安,覺得被奪去了風頭嗎?有一點點傷感怨艾,覺得時間流逝,自己老了比不過年輕姑娘了嗎?沒有。
本來美女容易怕老,當年越風光、越美艷的,往往就越容易患得患失,怕自己不再是舞臺的中心,怕王冠跌落。看著小龍女,黃蓉其實很容易會想:喲,玩白衣如雪啊,當年我就穿白衣服的,小丫頭你是學我來著?
可是黃蓉沒有。她的心靈沒有縫隙,沒有一絲灰敗的衰老的東西。
后來和小龍女相處,黃蓉絲毫沒有做無謂的比較,沒有強行壓倒小姑娘的騷動,沒有任何不自信的內心戲。如果有,一個人就難免會行為矯飾、動作變形。可是她沒有。
她反倒是把自己少女時戴的金環送給了小龍女,束在她頭發上。這是女神的傳承,是一種絕美對另外一種絕美的自然欣賞,再無其他。
不只是對小龍女沒有,對程英,對一切更加青春活躍的后起之秀都沒有。
相反地,別人就有。李莫愁看見小程英長得美麗,立刻就動了殺機,要一拂塵拍死。
四
黃蓉心態好,為什么?說白了還是自信,越活越自信。她三十歲時的好看,和十八歲不一樣,五十歲和三十歲又不一樣。這個女人不強行去復刻過去,每個階段都各具風姿。
比如十八時戴束發金環,白衣如雪,三十多歲的她不那么穿了,再那么穿未必最合適了,她這時出場是淡紫色的綢衫,還幽默地強行打兩個補丁,以表示自己是丐幫幫主不忘本。
但是效果怎么樣?楊過久別初見,看到她都大吃一驚,說出一句花癡話:
“原來郭伯母竟然這樣美貌!小時候我卻不覺得。”
他小時候郭伯母二十七八,反而不如現在三十三四歲驚艷。什么叫歲月不敗美人,這就是。
何以楊過小時候不覺得驚艷,和女神姑姑待了好些年后反而覺得黃蓉驚艷了?因為小時候眼瞎?不是。作為直男,我給一個答案:正因為和姑姑形成了反差。
黃蓉的美和小龍女不一樣,沒有那種“冷浸溶溶月”的清冷感,卻更為風姿綽約,再加上幾分縱橫江湖后的英武、淡定,很讓人心折。
所以當年歐陽克見到黃蓉走不動道,后來的楊過還是走不動道。有一個情節:作為“情圣”,青年楊過居然被黃蓉電倒,心中愿為她效力赴死,說“當真是百死無悔”。因為他看到的黃蓉是這樣的:
“黃蓉抿嘴一笑,涼風拂鬢,夕陽下風致嫣然。”
楊過沒見過,他扛不住。古墓里哪有這個啊。
五
一個女性,怎么能一直這樣風致嫣然?我是個直男,總結不出太多具體秘訣。
非要說的話,大概就是:一、自信;二、絕不放棄美好;三、每一個階段都活出每個階段的美麗。
當了幫主,一忙起來就蓬頭垢面,不行。像少女時那樣完全仗著先天資本抗打,早晚一只叫花雞,水也不補,該修復的也不修復,那也不行。早先的美往往靠天賦,后來的美要靠堅持和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