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學生的山村留學-社會
不出國也可以“留學”。在日本,中小學生前往邊遠的山區、海島生活一兩年,上當地的學校,接受大自然的熏陶,這種山村留學至今已經有40余年的歷史了。長野縣的舊八坂村最早從1976年開始接收山村留學生,北海道、鹿兒島等離島漁村也是山村留學最具人氣的地方。
山村留學的住宿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住在當地人家里,二是住在當地的宿舍里,三是一家人一起移住到小孩的留學地。更多的還是小留學生們在同一宿舍過集體生活。
在海拔千米以上高地的長野縣八坂地區,有一所八坂美麻學園,早上6點,廣播里播放起床的聲音。男孩、女孩分別在一個大屋子睡覺,聽到廣播后馬上起床,自己疊被子,然后洗漱,15分鐘后集中到操場列隊做廣播體操。山中氣溫低,小孩們照樣早起鍛煉。他們每天清晨不僅互相問候,而且還一起對著大山問候“早上好”。
他們吃的飯菜比較簡單,但是營養充足:早餐是日本傳統的米飯、醬湯、納豆、菠菜等,早餐過后,小孩們自己收拾、刷碗,7點集合出發去學校。
在山區或者海島上學,需要走比較長的路,至少有兩三公里遠,在路上可以看到各種植物,甚至是一些小動物。每天同樣的時間,經過同樣的道路,能夠感覺到隨著四季的推移周邊景致的變化。
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山村留學的孩子,似乎也喜歡上了山村生活。一開始他們并不習慣,比如用洗衣機洗了衣服后會忘了曬,但到后來就能夠很好地照顧自己,并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了。看到當地獵戶捕獲的野豬之類的,他們也會覺得很新奇,因為這種場景在城里是絕對看不到的。小留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很豐富,春天可以到田里跟大人一起插秧,夏天在山上采野花,秋天采蘑菇,冬天抓野兔。
日本山區、海島的中小學里學生數量很少,通過山村留學一下子來了好多城里人,使得學校充滿了生機,當地小孩也很高興能夠結交到眾多新朋友。從各方面來說,留學生的到來對當地學校來說都是利好的事情。當地學校的老師曾擔心,城里的孩子會受不了苦,來了幾天就哭著想回家,但后來發現小留學生們的適應能力都非常強,很快就與當地的小孩打成一片。他們臉曬黑了,過一些日子就分不清城里小孩和鄉下小孩了,學校的運動會也熱鬧多了。
城里的小孩到農村生活、學習,他們的收獲不僅是看到了與城里截然不同的風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在結識了更多山村小朋友的同時,也培養了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