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發生在同一個時代的事兒-文明
1
公元1504年,34歲的唐伯虎過得并不是很開心。
就在一年前,他和弟弟唐申分了家。受5年前的“徐經科場案”牽連,唐伯虎的仕途已經被封死,妻子也離他而去。
從這一年開始,看穿一切的唐伯虎,開始真正縱情酒色,放飛自我。至于生活的經濟來源,他倒是不愁的——憑他的詩、書、畫“三絕”,弄點潤筆費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但要說他是否真的已經通透,也未必。他在這一時期的不少作品,都折射出他的感嘆,比如那幅著名的《秋風紈扇圖》。
畫上的仕女手執紈扇,側身凝望,眉宇間有幽怨悵惘之色,衣裙在蕭瑟秋風中飄動。或許是怕人不能解讀其中意境,唐伯虎還在畫上寫了一首詩:“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
他的心情,一覽無余。
差不多在同一時期,達·芬奇為佛羅倫薩市政廳繪制壁畫《安吉里之戰》的同時,開始創作一幅自己喜愛的畫作。
這幅女子肖像畫完成后,達·芬奇非常喜愛,始終將它帶在身邊,哪怕晚年移居法國后仍不離左右。
這幅畫,我們都知道叫《蒙娜麗莎》。
沒錯,達·芬奇和唐伯虎是同一時代的人,都因為一名女性而被后人津津樂道:一個叫蒙娜麗莎,一個叫秋香。
2
1616年4月23日,52歲的威廉·莎士比亞走到了他生命的盡頭。
死神來得似乎沒有任何征兆:已經回家鄉安享晚年的莎士比亞前一天還和兩位朋友暢飲高談,第二天就一病不起,很快就去世了。
后世對莎士比亞的死因有過不少猜測,甚至猜他是被毒死的。但他的女婿、醫學博士約翰·霍爾認為,老丈人的死因就是腦中風。
就在5年前,莎士比亞曾寫下一句話:“我的身體在顫抖,我的心在瘋狂地舞動,但這并沒有引起我的快樂。”
當時很多人認為,這是莎士比亞的自戀情結,但用現代醫學眼光來看,這些癥狀很可能就是“心房顫動”的表現——房顫病人得腦中風的概率,是普通人的5倍。
就在3個月后的7月29日,66歲的湯顯祖也去世了。
這位以《牡丹亭》聞名于世的戲劇家,一生蔑視權貴,早早辭官,淡泊守貧。
研究湯顯祖的專家徐朔方曾指出:湯顯祖生活在思想相對更禁錮封閉的明朝,相較于伊麗莎白時代的莎士比亞,湯顯祖能塑造出《牡丹亭》中敢于追求自身幸福的杜麗娘形象,更難能可貴。
無論如何,有一件事是明確的:一東一西,兩個偉大的戲劇家,不僅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并在同一年隕落。
3
1945年8月6日早上,3架美軍的B-29轟炸機飛臨日本廣島上空。一顆特殊的炸彈從其中一架B-29的投彈倉掉了下來。隨即,飛機以最快的速度離開投彈地點。45秒后,那顆炸彈在廣島上空600米處爆炸,立刻發出強烈的白色閃光,隨即就是震耳欲聾的大爆炸,以及騰空而起的蘑菇云。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核武器用于實戰。
如何投擲原子彈,曾經是美國軍方面臨的一個問題,在真正意義上成熟的導彈問世之前,執行這項任務的,只能是飛機。
美國軍方最終選擇了B-29。B-29號稱“超級空中堡壘”,由美國波音公司研制,機長30。18米,最大起飛重量達到6。1萬千克,可以上升到1萬米以上的高空,最大飛行距離超過5600千米。
自人類發明飛機以來,B-29是當時威力最大的戰略轟炸機。
B-29投下原子彈的這一天,有一個人默默地坐在廣播前,收聽了這個震驚世界的消息。
他叫奧維爾·萊特,他的哥哥叫威爾伯特·萊特。
他們被稱為“萊特兄弟”,因發明了飛機而被載入史冊。
是的,當人類用飛機投下第一顆原子彈的時候,飛機的發明人依舊在世。
4
1971年2月9日,“阿波羅14號”圓滿完成了登月任務,返回地球。
這已是人類歷史上第三次成功登上月球。作為這次登月的任務之一,指令長艾倫·謝潑德在月球表面打了一次高爾夫球,一共揮了兩桿——一個球進了凹坑,另一個則滾得比第一個更遠。
當宇航員在月球打高爾夫球的新聞被播出后,很多人都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感到欣慰。
也就是在這一天,66%的瑞士男性投票表決:允許瑞士的女性擁有投票權。
按照瑞士1848年實施的憲法規定:女性沒有投票權,她們如果要獲得投票權,必須要男性投票通過。1959年,斗爭了百年的瑞士女性曾迎來了一次“爭取投票權”的投票,不過67%的瑞士男性投票否決。
換句話說,當人類已經可以在月球上打高爾夫球的時候,作為歐洲發達國家的瑞士,女性才剛剛獲得投票權。
5
1977年5月25日,第一部《星球大戰》正式在美國上映。
這部由喬治·盧卡斯導演的科幻電影一上映就轟動了全世界,很多觀眾對電影描繪的未來科幻世界大感新奇。但也有人指出,這部讓人大開眼界的科幻片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新瓶裝舊酒”——從內核上來說,依舊是大家熟悉的人類千年來的那些故事:強大的帝國,獨裁的皇帝,勇敢的起義者,美麗的公主……但這樣的題材受歡迎也是有道理的。
就在《星球大戰》上映4個月后,法國處死了一名死刑犯——他強奸并殺害了一名22歲的法國女子。
而處死他的手段,是斷頭臺——那還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頻繁使用的一種處決方式。
那也是法國最后一次使用斷頭臺。
但這個記錄是無法被抹去了:1977年,當人類通過電影已經將目光投向銀河系的時候,自己還在使用古老的斷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