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語-幽默故事
大學畢業后,張舞眼看著自己的大學同學一個個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也都找到了漂亮的女朋友,而自己還是王老五一個,工作也一直沒有著落。張舞心情很是煩躁,開始懷疑自己是廢物一個,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張舞的父母對此很憂慮。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在他們的勸解下,張舞決定去離家幾十里地的大青山散散心。
張舞爬到半山腰,覺得有些口渴。這時,他看到不遠處有一座寺廟,就急忙向那邊趕去。那座寺廟名叫“雞鳴寺”,寺不大,一間正殿里供的是佛祖釋迦摩尼,兩間偏殿供著觀音菩薩和彌勒佛,還有一間和尚住的禪房,一位年紀很大的老和尚正在正殿念經。張舞沒好意思打擾他,就在一旁等待著。一會兒,老和尚念經完畢,睜眼看見了張舞,就說:“施主,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小僧解惑?”張舞說:“大師,我口渴了,能不能給點水喝?”老和尚說:“施主,老衲看你愁眉不展的樣子,你應該不止是口渴,心里也渴!”張舞像遇到了知音,就把自己的境遇一五一十地對老和尚說了一遍。
老和尚點點頭,回了自己的禪房。不一會,他端來了一碗小米粥,用筷子攪了一會,粥變得渾濁起來。然后他又把粥放在桌子上,漸漸地,米粒沉下去,粥也澄清了很多。
看著老和尚做完這一切,張舞忽然間大徹大悟。他朝老和尚深鞠一躬,說:“謝謝大師解疑答惑,我一定照著您說的辦,走好自己的路!”說完他將身上所有的錢都投進了殿里的功德箱,然后興沖沖地離寺而去。
第二天,張舞就去找了一份物業的工作。以前,張舞認為這種工作只有沒文化的人才會干,自己連考慮都不會考慮的。而現在,張舞從應聘成功的第一天,就俯下身子,從基層維修工干起,不怕臟不怕累,因而廣受業主贊譽。再加上他文化高,第二年就被公司提拔為經理,第三年又被提拔為公司副總。不光如此,他還找到了滿意的女朋友。
成功人士張舞知道自己之所以有今天,與雞鳴寺的那位老和尚有直接的關系。他不是忘恩負義的人,一個星期天,他帶上香燭等物,驅車來到大青山,去探望那位老和尚。
大青山依舊那么綠,雞鳴寺依舊那么古樸,老和尚也依舊在正殿念經。張舞一進大殿,“撲通”一聲就給老和尚跪下了。老和尚睜眼看到他,忙起身把他扶起來,說:“施主何必行此大禮?”張舞說:“要不是當年大師給我指點迷津,我怎么可能有今天的成就!”說完,他又把這些年的經歷跟老和尚說了一遍。
老和尚聽完,說:“老衲記起施主來了,施主是不是在三年前的春天,口渴了來小寺找水喝?”張舞點點頭,說:“正是。那時您說我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應該不只是口渴,心里也渴,還進一步點化我!”老和尚一副疑惑的樣子,說:“點化施主?我怎么不記得?”張舞說:“您端來一碗小米粥,用筷子攪了一會,粥變得很渾濁。然后您又把粥放在桌子上,漸漸地米粒沉下去,粥也澄清了很多。您用此舉告訴我兩個道理:第一,人的心情就像這碗稀粥一樣,不能浮躁,靜下心才能看清生活;第二,生活中大魚大肉是一頓飯,稀粥也是一餐飯,您是告訴我不能好高騖遠,只盯著那些大公司的高薪職位……”
老和尚聽完,先是怔了一會,接著哈哈大笑。張舞被他笑毛了,小心翼翼地問:“我說的不對嗎?”老和尚止住笑,擦了擦眼角笑出的眼淚,說:“施主的想象能力太豐富了,其實,當時老衲的意思很簡單:粥涼了,施主可以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