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外表和動作看本性-生活錦囊
避開視線是討厭的信號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埃克哈特曾做過一項實驗。實驗時,他隨機給男女參與者看一些照片,然后觀察他們瞳孔的變化。他發(fā)現(xiàn):女性看到懷抱孩子的母親的照片時,瞳孔平均擴大了25%;而男性看到女性的裸照時,瞳孔平均擴大了20%。實驗結(jié)果還表明,人類瞳孔的大小不僅會隨周圍環(huán)境的明暗發(fā)生變化,還受對目標關(guān)心和感興趣程度的影響。
就像通常所說的“眼睛比嘴巴會說話”一樣,人的心理活動全都顯露在眼睛中。如果仔細觀察瞳孔的變化,可以得知對方的心理狀態(tài)。對方看上去心不在焉地在聽,可他黑眼珠深處的瞳孔卻在漸漸擴大,由此可以斷定他滿不在乎的神情下掩飾的是對該話題的強烈關(guān)注。
除了瞳孔的變化,從對方的視線中也可以獲取很多信息。比如,一個人正口若懸河,而聽話者卻總是回避視線上的交流。此時,可以理解為聽話者已經(jīng)厭煩了這個話題,或者對說話人并不感冒。發(fā)現(xiàn)聽話者目光游離時也可以作同樣的理解。這個時候比較妥當?shù)淖龇ㄊ蔷痛私Y(jié)束對話或者轉(zhuǎn)換話題。
發(fā)短信時多使用表情符號的人謹小慎微
發(fā)短信時,你會使用表情符號嗎?我想女性基本都會回答“Yes”。
那么,男性的情況呢?我覺得使用情況與年齡有關(guān),但是經(jīng)常使用表情符號的人大概不會很多。從女性那里收到含有表情符號的短信后,回復時會加入表情符號的男性應該不在少數(shù)。這是男性一種有趣的心理。
一些年長上司愛用流行語和年輕人對話,還常常講笑話,以此博得周圍人一笑,他們總是故意讓自己顯得很有趣。不過,這類人有一個共同點–謹小慎微。對自己考慮的事或想說的話都不自信,總是試圖在迎合他人的過程中獲得認可。
男性回復短信時使用表情符號的心理和這個不是很像嗎?對方給自己的短信里有表情符號,自己要是都用漢字不就被認為是很無趣的人嗎?于是,便選擇順著對方的方式。據(jù)此分析,這類男性很在乎對方的反應,或者說使用表情符號的男性謹小慎微。
從打招呼的視線和握手的方式發(fā)現(xiàn)敵對心理
假如和一個從未共事過的人分到同一個小組,你一定很關(guān)心對方對你的態(tài)度。對方是否友善,可以從他的態(tài)度感覺出來。
見面打招呼過后,如果他面帶微笑和你輕松交談,那就無須擔心。可是,如果他幾乎沉默不語,而且還經(jīng)常故意盯著你看,那就要特別注意了。這很可能說明他有很強的競爭心理,甚至對你懷有敵對情緒。
一般情況下,被人盯著看,不論是誰感覺都不會舒服(和我們關(guān)系親密的人除外)。我們本能地會想:“他想干嗎?”而從對方的角度看,他想讓我們感到不安,借此使自己處于優(yōu)勢地位,就好像他在發(fā)表挑戰(zhàn)宣言:“我絕對不會輸給你!”
另外,從握手的方式也能感覺到對方的態(tài)度。握手后立即松開表露出的是漠不關(guān)心的態(tài)度,而一直緊緊握著則反映出“一起努力吧”的想法。不過,如果握手時用力過大甚至讓對方感到疼痛的話,就另當別論了。同樣,握手時一直盯著對方,也是向?qū)Ψ绞旱谋憩F(xiàn),似乎在說:“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