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杰克遜的中土夢-精英譚
彼得·杰克遜
1961年10月31日出生于新西蘭,電影導演。
1987年,他執導首部影片《宇宙怪客》。2002年,因執導《指環王1魔戒現身》獲得第74屆奧斯卡多項提名。2004年,憑借執導《指環王:國王歸來》獲得第76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3項大獎。2023年,開始籌備拍攝《霍比特人》三部曲。
問:把這么一本薄薄的小說擴充成如此氣勢磅礴的三部曲,你的成功秘訣是什么?
彼得·杰克遜:影片已經成了屬于我自己個人的東西,你和別人一樣讀這本書,然后你開始設想這部電影,這就是一切的開始,對文字展開想象而已,然后把它變成一部電影。但是原著小說很薄,這畢竟是托爾金寫給孩子看的小說,所以他的故事節奏非常快,根本沒有停下來發展角色,把情節復雜化,他只是很快講完一個簡單的故事,很難改編成一部令人滿意的電影,毫無吸引力可言,和兒童讀書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對原著進行擴充,把《指環王》中的角色深度應用到《霍比特人》當中,《指環王》可是有1200多頁厚,一旦我們把《指環王》式的深度與精度融進《霍比特人》,內容自然就豐富起來。
《霍比特人》系列只是一個故事。我們使用三部電影講一個故事,第一部是介紹角色,第二部把故事復雜化,給他們的冒險加入各種磨難,第三部則是高潮戲。《霍比特人》系列的結構和普通電影不一樣,每部有各自的功能,整個第三部就是個超長的高潮戲。從電影人角度來講我很喜歡這樣,因為你以前沒有機會這么做,拍電影必須有開頭結尾,而這部電影只充當了一個結尾,我們直接就進入結局,開場沒有任何前情回顧,我們直接就開打了,所以拍攝整個故事的第三場戲,是一次很獨特的體驗。
問:在《霍比特人》系列這么豐富的角色庫中,你覺得和自己最像的是哪一個?
彼得·杰克遜:比爾博。他很宅,不喜歡出門,對外部世界充滿懷疑,比爾博·巴金斯就像新西蘭人一樣。我們(新西蘭人)居住在遙遠的土地上,世界其他國家風云變幻,我們則被孤立在一旁,我們真的很像住在霍比屯的比爾博,所以我覺得和他最有共鳴。
我喜歡比爾博的另一個原因是,他不是戰士,不是國王,他只是個普通人,和我們一樣。對一個普通人而言,能像他那樣為了拯救世界而做到這個地步,的確是不小的成就。我覺得這樣的故事講起來就很棒,這樣的英雄才會讓我特別有共鳴。
問:如果要在《霍比特人》中選一個角色拍一部外傳,你會選誰?
彼得·杰克遜:咕嚕的故事,咕嚕在《霍比特人》和《指環王》之間的經歷會很有趣,這期間有60年的空白。托爾金也沒講過甘道夫在這段時間的故事,我很想知道甘道夫在這期間都在干什么。《霍比特人》和《指環王》之間有60年的時間,這個時間段中會有很多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