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美麗,需要放手-成長視窗
酷愛根藝盆景的我,幾年來,供養(yǎng)過三盆根藝盆景。每次買回來,我都如呵護小孩子一樣,把它供養(yǎng)在陽臺里,怕它凍了,怕它曬了,怕它干了,怕它淹了,總是精心地照料著。盡管我是那樣的用心伺候著,卻總是要不了幾個月,其葉子就漸漸消瘦發(fā)黃,枯萎凋落,以致死亡。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如此的精心養(yǎng)護,卻總換不來它的春意盎然與勃勃生機。為什么總是以枯黃的面容面對我這園丁?
每一個盆景的枯去,都會換來我的心痛與眼淚,是否真的鳥兒魚兒花兒草兒什么的身外之物,都不是我能夠伺候的?
如此這樣反復(fù)折騰了三次,待去年買回第三盆盆景后,我加倍地料理它,就連噴水,也不敢直接往它的葉子上噴。我特意去買了只噴水力度很輕的霧狀噴水壺,每天給它輕柔的淋浴,不時地松土,其間還給它換了一次好土??墒?,它就是不領(lǐng)我這個情,怎么樣地伺候,它都毫無一點起色,依舊一天天消瘦枯黃,包括它的主干,都在一天天枯瘦。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難道草木真的無情?幾年來的養(yǎng)育失敗,使我這次真的喪失信心了,就將它搬到陽臺外的吊板上去了,隨它去風(fēng)吹日曬,自生自滅吧!
可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那盆已近枯死的根藝盆景,竟然脫去了原先枝干上存留的幾片黃葉,冒出了一身新嫩的小綠葉來了,這片片細(xì)小的嫩嫩的綠葉,是那樣的可愛,以致我又擔(dān)心它們會不會經(jīng)受不住這夏日陽光的暴曬。但是,基于幾年來“溫室”養(yǎng)育的失敗,我還是沒有將它搬出陽臺來,留著觀察幾天吧。說來也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的擔(dān)心是多余的,幾天下來,它越發(fā)生長得蔥蔥郁郁了,葉片一天天長大、厚實,由嫩綠變成了翠綠,這是我始料不及的。
看著眼前這盆死而復(fù)生的根藝盆景,我靜靜地佇立陽臺窗前,靜靜地沉思。院井陶盆里的花草,其暖是暖了,安逸是安逸了,但“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的環(huán)境,并不是它們理想的生活范疇,在那里,它們怎么能夠盡收野外之甘露、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而溢香放彩呢?
這盆根藝盆景反季節(jié)“返青”的異常現(xiàn)象,又說明了什么呢?
天地之萬物也好,人生也好,我們不能只憑個人喜好、個人需要而將一切都牢牢地抓在手心,將其囿于一隅,局限它的發(fā)展空間,那樣,只能是滿足了個人的需求,卻阻礙了生命的勃勃生機,扼殺了生命的美麗綻放。
所以,人生,需要一種放手。而這放手,需要勇氣,需要寬廣的心胸,需要高立的姿態(tài),需要長遠(yuǎn)的眼光,這樣,生活才會晴空萬里,生命才會在最適宜的時間綻放美麗的光彩,實現(xiàn)其真正的價值!
駕馭東風(fēng)春不管,天地日月四時暖。草木凝露吐芳華,沐得甘霖花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