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是“穿越回過去”-世間感動
親情是棵樹,它滿長著光陰的枝丫時光的葉,在這棵樹上,往往有兩根曾經滄桑的枝丫,這就是相互為對方遮風擋雨看著變老的夫妻。
有兩根這樣的“枝丫”其中之一折斷了,他就是韋唯的父親張玉。這年六月,已離婚多年的韋唯從香港演出回家,看見母親獨自坐在屋里,手捧著老伴生前的照片自言自語:“你脾氣火暴,我都沒嫌棄你,我們風風雨雨都走過來了,到老年你為何狠心拋下我?”
原來,父親去世后,韋唯讓母親和自己住在一起,但她要忙工作,孩子們忙上學,母親大部分時間依然獨守著幾百平方米的大房子。傍晚,韋唯來到母親房間,手牽著母親的手說:“媽,我明天去石家莊演出,您跟我一起去吧,以免在家里寂寞。”
父親去世后,由于悲痛,母親一直沉浸在自我情感世界里,平時連大門都不愿意出,她說:“我哪兒也不去,沒意思。”面對母親的拒絕,韋唯耍起了“小孩子”脾氣,她摟住母親的肩膀,說:“您要是不去,我就罷演,至于媒體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您就會上娛樂版頭條。”母親淡淡一笑,沒有回應。韋唯告訴母親明天是上午10點的機票。
次日早上7點,韋唯起床洗漱完畢,卻遲遲不見母親的動靜。后來她發現母親并不在房間,慌慌張張沖進兒子們的房間,焦急地問:“你們見過姥姥嗎?”這才知道,天剛亮的時候,母親一個人出去了。母親去了哪里?會不會出什么意外?
韋唯趕緊出門尋找,她想了想,來到父親在時二老經常光顧的運河公園。果然在一棵合抱粗的大樟樹下,韋唯望見了母親雕塑般的身影,懸著的一顆心這才落了下來。母親見到女兒,神情黯然地說:“后半夜我又夢見你爸了,他拉住我的手,在這棵樹下拍了好多照片。我沒心情去石家莊了,只想在這兒坐坐。”經過女兒多方勸說,老人這才跟著韋唯回了家。
這件事更讓韋唯心事重重,她想到這些日子母親常常坐地鐵去50公里以外“看”爸爸,在墓地一坐就是大半天;母親還曾經給自己和哥哥姐姐寫過遺書。韋唯知道這棵百年大樟樹有著母親太多的記憶,他們兄妹三人成家后,兩位相依為命的老人常常會攜手相伴去那棵香樟樹下,練功、說話……如今父親離去,對于母親來說,朝夕相處的“枝丫”突然沒有了,心里哪能會不空落落的!
韋唯想到廣西老家門前也有一棵香樟樹,兒時,父母會常常帶著他們兄妹在樹下,為他們講故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聽知了在樹上唱歌……此時她驀然想到:只有讓時光倒流,穿越回過去,母親才有可能走出悲傷孤獨的現實。
幾天后,韋唯帶著母親去了一趟廣西老家,兄妹三人聚在一起,看到那棵香樟樹后,母親的心情果然有些好了起來,這時,韋唯故意說:“媽,小時候您給我們做的滑肉腸粉、蒸炒香酸魚好吃極了,那味道讓我們一直回味著,真想回到小時候。”哥哥姐姐也隨聲說:“我們最想吃母親做的飯菜了,你做給我們吃吧!”兒女們的話喚起了母親的記憶,老人長長嘆了一口氣,說:“時間過得可真快啊,媽媽做的飯菜,你們津津有味地在這香樟樹下吃著的情景,仿佛就是昨天的事兒!”
母親挎著籃子去市場采購食材,然后高挽袖管在廚房忙碌。飯菜做好了,兄妹們一邊吃著,一邊說著兒時的趣事、糗事,說漏了的地方,母親還會笑著補充。老人的心情好了不少,隨之韋唯和哥哥姐姐相約:以后你們每月到一趟北京,我負責你們往返的路費。
第一次是哥哥帶著他們的一家人到北京的,母親做的飯菜,讓孫輩們吃得直呼“過癮”。韋唯的三個兒子還當場敲定:“從今往后,我們每周至少享用一次姥姥做的美味。”老人一聽,笑呵呵地說:“那好啊,不說一次,兩次,三次都沒問題。”外孫子們又說:“我們還要您活到一百歲,看到我們結婚,讓我們的孩子叫您老佛爺,老祖宗,也纏著讓您給他們做美味。”這時老人笑得合不攏嘴了。
心情好了,渾身的勁兒都上來了。三個外孫都愛踢足球,每天放學都是一身汗。孩子們一進門,老人就命令他們脫下汗津津的衣服,放到洗衣機中為孩子們洗得干干凈凈。孩子們也“姥姥”長“姥姥”短地叫個不停,上學出門時還不忘在姥姥額頭上親上一口,姥姥樂個不停,姥姥這棵煥發出生機活力的“枝丫”再度綻放出快樂的花朵。
孝心是穿越回過去,就是讓老人適當忙活起來,被子女們需要,再現過去雖說艱辛卻是充滿快樂幸福的時光,失去老伴的孤獨悲傷也就會逐漸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