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誰-世間感動
全國兩會期間,溫總理要在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媒體記者,大都早早趕來,搶占有利地形。起眼望去,人頭攢動,已經坐得滿滿登登。
按大會要求,有些座位是要預留出來另有安排的。工作人員來到一位穿著入時的女士(中央電視臺某著名節目主持人)面前說,對不起,請你起來,這個位子由大會統一安排。
什么?女士有些不悅,輕輕將頭一揚,反問工作人員道,你知道我是誰嗎?
你是誰?
我是某某某!
某某某?工作人員搖搖頭說,我不知道。請你起來!
女士無奈,只好悻悻地站了起來。
以上一幕,十分經典,耐人尋味。
再看一差不多的例子。那是多年前了,棋圣聶衛平應邀參加影視名流聚會,與張藝謀同坐一桌。張向聶依次介紹各位嘉賓,這是張三,這是李四,這是誰誰誰。介紹到旁邊鞏俐時,張笑笑說,她,我就不用介紹了吧?
她是誰?
老聶瞪大雙眼,一臉不解。
全桌大笑。
這可算又一經典。
大會堂工作人員不知道央視著名主持人,聶棋圣不曉得大明星鞏俐,乍一看頗有些離奇,細一想再正常不過。知名度這個東西,說大非常大,說小也極小,它其實是有一定“時空”范圍的。就說鞏俐吧,其知名度之“時間”,只限于在張藝謀影片中擔任主角那些年,而其“空間”,則僅限于演藝界和影迷圈。離開這一特定“時空”,鞏俐的知名度,與街頭百姓同。
以上道理,說穿了非常簡單,有的人卻一輩子沒鬧明白。為什么某些人總愛有意無意高估自己呢?仔細分析,既和環境有關,也和人們對信息的片面篩選有關。凡多少有點地位有點知名度之人,無論走到哪里,總會聽到久仰久仰、幸會幸會之類的奉承。有的明星,外出時甚至不得不戴上墨鏡,以免麻煩。久而久之,這些大大小小的名人或準名人就會產生一錯覺,啊呀你看你看,俺知名度多么多么高呀,俺多么多么了不得呀。其實哪里嘛,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明白了任何知名度都有時空限制的道理,看待自己,看待別人,就會冷靜得多,低調得多,心態也會平和得多。遠的姑且不說,只要稍稍回顧咱們經歷這個時代,各行各業,上上下下,從政治人物到演藝明星,從文學家書畫家到歌唱家,曾經有過多少星光燦爛,又有過多少湮沒沉寂!無論是誰,無論再厲害再有名的角色,都有高潮,也有低谷,有輝煌,也有淡出,都是既有走上坡路之時,而在達到巔峰之后,也終究要走下坡路直至退出歷史舞臺的。
一句話,在無情的時間老人面前,誰都不敢與之較量,誰都不是他的敵手。
所以,人們不得不感慨,大自然是那么永恒,那么博大,而我們自己,是多么渺小。
你是誰?
匆匆一過客,滄海一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