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看重梨花-詩·畫·話
不要太看重梨花
宮闈深處。一位王子正在練習書法,他練得很專注,太傅很滿意,王子的字體清朗俊逸,很有自己超凡脫俗的風格。太傅也很滿意,能教出來這樣的王子,自己也很有成就呀,私下里,太傅了解到,這位王子很可能就是日后的帝王。
一天,兩天,三天……太傅發現,王子迷戀于書法,不再做別的。
這個不是好兆頭,太傅趕緊規勸王子說,殿下,我們不能老是執迷于一件事情,尤其是您這樣的人物,今后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王子若有所悟,心想,太傅不許我僅僅練字,我可以作畫呀!王子的畫技越來越精進,尤其是《芙蓉錦雞圖》,堪稱一絕。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太傅發現王子除了練字就是作畫,他的字與畫在國內堪稱頂尖級水平,得到了大師們的一致認可。太傅這時候又意識到不對勁了,一個春日,教化王子說,你看到院外那滿樹的梨花了嗎?它開得多繁盛呀,可是,花越開得繁盛的梨樹就越不結梨子。
王子問,為什么?
太傅說,它太專注于開花了,卻忘記了結果。
王子滿腹叛逆,正是才情恣肆的時候,且他認為別人效忠他,正是因為他的才華,哪里肯聽太傅的這些話。
后來,王子成了皇帝,他的字獨創一格,被譽為“瘦金體”;他的畫《芙蓉錦雞圖》、《聽琴圖》、《雪江歸棹圖》至今還收藏在故宮博物院。
1125年,十萬金兵攻入汴梁,那一日,他還在沾沾自喜地畫著一幅畫。畫好之后,正欲提筆落款,大敗的信使來報,他嚇得筆掉在地上。不久,一個王朝落幕。
沒錯,他就是趙佶,也就是后來的宋徽宗。
宋徽宗過分在意自己的才華,最終卻落得個“昏庸無能”的評價,現在想來,仍令人扼腕。
執者失之
兩個賊經過踩點,趁著月黑風高,向一處古墓靠攏。
剛動手挖掘古墓,驀然身邊傳來如洪鐘般的聲音:“兩位大俠手下留情,這是千年古墓,不得破壞!”兩個賊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
原來是一位年邁的守墓人。
“不要唆,妨礙我們發財,不然我們會對你不客氣!”一個竊賊用帶來的手電照了照,見前面站著一位老人,更有恃無恐地吼叫。
“發財,簡直是笑話!”老人冷笑答道。
竊賊聽后一愣。
“這里睡著的可都是身世顯赫的達官貴人。他們在世之時何等風光與體面,他們擁有無以復加的財富,擁有炙手可熱的權勢。但到頭來,他們雙目緊閉睡在這里,這里哪樣東西是他們的呢?”老人繼續說。
竊賊再次發愣。
“有些人,挖空心思地去尋找財富,結果走上了歧途與絕路,而他們的所作所為成了別人警醒與思索的財富;有的人為了官職不擇手段,鬼迷心竅,結果他們成了別人冷眼相望的看官……這就應驗了一句話,執者失之。為何會有到手的財富和權勢瞬間便土崩瓦解呢?因為,他們走上了一條黑路,沒有陽光,沒有鳥鳴,沒有花香……”
老者說完,仰天大笑,離去。
竊賊忙用手電照了照,見老人走后,地面留下腳印深深踏出的四個字:執者失之。
竊賊驚恐,棄物逃離。
顧城說:“我想當一個詩人的時候,我就失去了詩。我想當一個人的時候,我就失去了我自己。在你什么都不想要的時候,一切如期而來。”是啊,執者失之,是一種道德底線圍攏的墳墓,挖掘之,你將成為睡在里面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