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啟蒙故事大全(10篇)
啟蒙故事是開啟幼兒智慧之門的一把鑰匙,它不僅能啟發幼兒的想象力,還能陶冶幼兒的情操。下面整理分享啟蒙故事大全,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啟蒙故事:小青蛙找家
小青蛙迷路啦,他找不到家,站在路旁大聲哭著:“呱呱!呱呱!哇……”
小雞看到了,他對小青蛙說:“小青蛙,你別哭,我幫你找家。”
小雞把小青蛙帶到一棵大樹下,問:“小青蛙,這里是你的家嗎?”
小青蛙搖搖頭說:“大樹不是我的家。”
小雞把小青蛙帶到青青的草地上,問:“小青蛙,這里是你的家嗎?”
小青蛙搖搖頭說:“草地不是我的家。”
小雞把小青蛙帶到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前,問:“小青蛙,這里是你的家嗎?”
小青蛙搖搖頭說:“小房子不是我的家。”
小房子里走出一個小寶寶,她說:“小青蛙,我知道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家。”
小寶寶帶著小青蛙走到小池塘邊。塘水清清,長滿了綠色的荷葉,還開著粉紅的荷花。
“呱呱!呱呱!”小青蛙高興得叫了起來,“啊!小池塘,這里才是我的家!”
2.啟蒙故事:長刺的老鼠
老鼠身上有刺以后,發現其他動物都不敢招惹自己,于是就漸漸得意洋洋起來了,感覺自己就是動物大王了。從此,只要一見到有其他的小動物靠近自己,老鼠就豎起它的刺沖向他們,在他們身上扎幾個小窟窿,然后自己大搖大擺地走了。久而久之,動物們都討厭起老鼠來。
有一天,當老鼠在森林里轉悠時,發現了美麗的孔雀,就想:“如果自己再擁有孔雀一樣漂亮的衣裳,那就更像森林大王了。”于是,老鼠就對孔雀說:“孔雀,你漂亮的衣服是從哪兒買的?快點告訴我。”孔雀說:“我可以告訴你。只是告訴你也沒有用,你身上的刺會把衣服扎破的。除非你把身上的刺拔掉。”老鼠就去找螃蟹理發師,把身上的刺都拔掉了。
老鼠高高興興地去找孔雀,可是孔雀一見到他,就飛上了高空,對森林里的動物高聲叫道:“大家快來看呀,老鼠剪刺了,大家可以過安寧日子啦。”
小動物們聽到這一消息,爭先恐后地從家里跑出來觀看。那些受過他欺負的小動物都朝他沖了過去。正當老鼠要鼓起身上的“刺”準備還擊時,才想起自己上了孔雀的當,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了,只好抱頭鼠竄,灰溜溜地逃走了。
所以直到現在,老鼠白天也不敢出來,整天鬼鬼祟祟的,出洞時也總是用兩只前爪趴在洞邊,左瞧右看,確感安全方才出洞。
3.啟蒙故事:小娃娃狗采蘑菇
在一個夏日里,天剛剛下了一場小雨,雨后的天氣特別清新,這時,小娃娃狗出去散步,看見林子里長出了許許多多的蘑菇。小娃娃狗歡歡看見雨停了,哀求媽媽一起去林地里采蘑菇,小娃娃狗歡歡哀求了好久,狗媽媽終于答應了它。
走進了林地,小娃娃狗歡歡蹦蹦跳跳,也找不到蘑菇,很著急地問媽媽:“媽媽、媽媽、怎么找不到蘑菇呢?”
“孩子,你沒走到地方哪來的蘑菇,蘑菇都在林地深處呀!”小娃娃狗歡歡一聽,就往林地深處跑去,便跑得都看不見了。
狗媽媽有點著急了,邊叫邊跑的喊了起來:“歡歡,歡歡,你在什么地方呀……”突然,狗媽媽看見了,小娃娃狗歡歡要采,樹叢中顏色鮮艷的有毒蘑菇,狗媽媽大喊了一聲:“歡歡,那是有毒的蘑菇呀!千萬不能采呀!”
小娃娃狗歡歡舉起手中的魔菇問:“為什么呀?”
“這蘑菇顏色鮮艷很招人喜歡,很漂亮,狗媽媽說:但是就是不能食用呀!小娃娃狗歡歡問:為什么不能吃?狗媽媽:是毒蘑吃了要沒命的!”
小娃娃狗歡歡說:“哦,那我更要把毒蘑菇全采沒他!”
“什么?”狗媽媽不理解地問,“你是不是有病啦?”“我才沒有病呢,你想一想,我不采,別人采去,不知道是毒蘑,要是把它吃了?后果不堪設想。
所以,我要把他全采下來,掩埋掉。
這樣,別人就采不到毒蘑了。難道我做錯了嗎?”
狗媽媽說:“歡歡你做得非常對,你真是媽媽的聰明寶寶啊。
4.啟蒙故事:機智的小白兔
這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小白兔來到屋外,看到天氣這么好,想到今天是媽媽的生日。于是,她就決定去上山給媽媽采野花。
當小白兔興高采烈的為媽媽采野花時,森里種出現了一只正在覓食的大灰狼。大灰狼看見小白兔,心想:在這么大的森林里,也當我最餓的時候還會出現小白兔,真是天助我也。
這時小白兔感覺不對,連忙轉身一看,只見流著口水的大灰狼死死的盯著自己。小白兔非常害怕。
這時,小白兔靈機一動,就捂著肚子,躺在地上打起滾來。它一邊打滾,一邊哭著對大灰狼說:“今天早上我吃了一顆毒蘑菇,現在毒性發作了。我馬上就要死掉了。如果你要吃我的話,就現在吃掉我吧。這樣我就可以減輕一點痛苦了。”大灰狼看了看躺在地上的小白兔,心想:它會不會把毒傳染給我?大灰狼心里很害怕,于是,就走了。
小白兔既幫媽媽采了花,又利用自己的智慧脫了險。最后,小白兔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5.啟蒙故事:不愛洗臉的小熊
有只小熊,聰明又活潑,可就是不愛洗臉。
有一天,小熊過生日,熊媽媽給小熊做了許多好吃的。小熊一看,還有蜂蜜呢!他捧起蜜罐,喝了個夠,嘴巴上沾滿了蜂蜜。但是,它擦也不擦,就往花園里跑。
突然,在花園里尋找蜜源的工蜂們看到了小熊嘴巴上有蜜,就回到蜂巢,跳起了圓舞,采蜜隊得到消息,就和工蜂們一起去采。
正和小伙伴玩的小熊發現了蜜蜂就大聲喊:“不好啦!蜜蜂來啦!”伙伴們被嚇得驚慌失措。
有人大叫:“快藏起來!”
小熊邊跑邊喊:“救命啊!”
在家做蛋糕的媽媽聽見了小熊的叫喚,沖出廚房,高聲喊:“兒子,先吸一口氣,再把頭伸到水里!”
小熊跑到池塘邊,不敢遲疑,立刻把頭栽進池塘里,那群蜜蜂無奈地飛走了,小熊這才鉆出頭。
小熊說:“下次我一定要洗臉,講衛生。”
小伙伴們聽了,不由得哈哈大笑。
6.啟蒙故事:楓葉飛機
秋天來了,一片片樹葉從空中飄落下來。
有一片小小的楓葉,它飄呀飄,飄到了小溪邊。
小溪邊好冷呀,看不見楓葉哥哥,看不見楓葉姐姐,更看不見楓樹媽媽,小楓葉傷心地哭了。
“小楓葉,你別哭!”一只小螞蟻爬了過來,笑著說,“有我呢,我可以陪你一起玩。”
說著,小螞蟻搖搖觸角,爬到了小楓葉的上面。
“哎喲,好癢癢”小楓葉咯咯地笑了起來。
“小楓葉,這里好冷,你跟我回家好嗎?”小螞蟻熱情地說道。
“好呀!”小楓葉答應了。
突然,一陣大風吹來,小螞蟻和小楓葉一起被吹上了天。
小螞蟻嚇得大叫起來。
“小螞蟻,你別怕,你緊緊地抓住我。”小楓葉大聲說。
風越刮越大,小楓葉像一架小飛機,在風中穩穩地飛行著。小螞蟻不怕了,它和小楓葉一起唱著快樂的歌。
一會兒,風停了,小楓葉慢慢地落到了地上。
“小楓葉,你快看,我們到家了。”小螞蟻高興地叫了起來。
原來,大風把它們吹到了小螞蟻的家門口。
太好了!小楓葉也高興起來。
7.啟蒙故事:真正的冠軍
一年一度的森林運動會如火如荼的舉行了。
小鴨子和小烏龜參加的是游泳比賽。
“嘟嘟!”老虎大王吹響了開始的哨子,小鴨子和小烏龜就開始飛快的游了起來。
剛開始,它們勢均力敵,差距不大,可是漸漸地,小烏龜開始加快了速度,將小鴨子遠遠的丟在了后頭。
小烏龜游啊游,突然聽見一陣救命聲,它環顧四周,發現原來是一只小母雞落水了,它趕緊游了回去,將小母雞馱在了背上,把它送上了岸。
然后又趕緊下水,繼續比賽。
可是當它游到終點的時候,卻發現比賽已經結束了。
大家都圍在小鴨子的身邊,祝賀著它,小鴨子的手里,還捧著一座金光閃閃的獎杯呢!
小烏龜見了,心里很難過,為了這次比賽,它可是準備了很久的呀!不過它又想:“雖然沒有贏得比賽,可是救了別人,也值啦!”
它剛要轉身回家,突然聽到小鴨子叫住了它。
“等等,小烏龜!”小鴨子走過來,說:“這個獎杯屬于你!”
“什么?”小烏龜很詫異:“可是,我輸了呀!”
“你沒有輸!”小烏龜笑著說:“你是因為救人才耽誤了比賽,如果不是這樣,你早就先一步到達終點了!”
說著,將沉甸甸的獎杯遞到了小烏龜的手里。
人群中爆發出了陣陣掌聲,大家都來祝賀小烏龜,小烏龜拿著獎杯,心里別提多高興啦!
8.啟蒙故事:猴子耍木棍
峨嵋山上的猴子們頭腦靈活摹仿性強,見到新鮮事總要跟著學。
一天,它們發現有的游客行走山路時總喜歡手里拿根木棍,感到很好奇。于是紛紛攀爬上樹折下樹枝當木棍,學著人樣拿在手中。可是這木棍作何用途呢?猴子們你瞪著我我望著你,個個搔首撓腮的,誰也弄不明白。
這時,領頭的猴子建議說,就把木棍拿在手里揮舞著玩耍不也很有趣嗎?
建議立即得到響應。這群天性好動的猴們個個興高采烈地舞棍弄棒玩得很開心。可不久就爭吵了起來,這個不小心砸了那個頭,那個不依不饒追趕著報復,最后大打出手鬧得不可開交,個個都被打得頭破血流鼻青臉腫。
終于玩厭了,猴子們紛紛把木棍丟棄一旁大聲責罵說:“呸!什么破玩意兒,一點用途都沒有!沒啥好玩的不說,還害得我們兄弟不和骨肉相殘!”
“這真是自作自受能怪誰呢?”木棍見了直搖頭:“你們不去了解事物的本質特性然后合理利用它,而一味只憑表面現象加以摹仿,終究難成大事!你們都看清楚了,那些行路人用我作支柱,靠我的扶持走山路,有時還讓我替他們壯膽防身。我只有在他們手上才能發揮作用,明白了嗎?”
猴子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游客們手上木棍是這樣利用的。
9.啟蒙故事:小熊和小猴
有一天,熊媽媽對小熊說:“祖母生病了,你幫媽媽帶一些蘑菇去探望她。”小熊點點頭,提著籃子,跟媽媽揮手再見,就上路了。
小熊在路上,小熊遇見小猴子。
小猴子哭著說:“我的腿跌斷了,沒法找食物呢!”
小熊見小猴子這樣傷心,就把蘑菇送給小猴子吃。
到了祖母家,小熊把事情告訴祖母,它低著頭說:“對不起,我沒有把媽媽交代的事情做好呢!”
祖母笑著說:“好孩子,你能幫助別人,媽媽一定會很高興的!”
小熊聽了,高興的笑了。
10.啟蒙故事:猴畫狐貍
猴子發現狐貍在雞窩前鬼鬼祟祟,立刻提筆畫了一幅速寫,貼在雞窩前的大樹上。
貉、狼和老虎看了,不約而同地把猴子圍了起來。
“你這是別有用心!”貉怒視著猴子說,“看你給狐貍畫的那嘴,簡直與我的嘴一模一樣!”
“你這是指桑罵槐!”狼逼視著猴說,“為什么偏偏畫我老朋友的速寫?”
老虎怒氣,它一邊將速寫扯碎,一邊對猴子吼道:“你這是影射!狐和虎讀音相近。你的矛頭是對著我的!”
猴無法申辯,它糊涂了:我明明畫的是狐貍,可貉、狼和虎為何要發火呢?
據說,猴之所以常常抓耳撓腮,就是因為沒有弄明白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