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人講到眾人講 看凱叔如何講好兒童故事?
3月21日,來自“凱叔講故事App”創始人凱叔的一場淘寶直播吸引了眾多網友在線觀看。在直播中,凱叔第一次帶網友們云游故事工廠,揭秘凱叔團隊的幕后創作故事。許多看完直播的父母紛紛表示,聽了無數次凱叔講故事,卻是第一次了解到凱叔如此多的創作用心與細節,讓人對“凱叔講故事”更加安心。
4月21日是“凱叔講故事”創立6周年紀念日。6年來,19000個故事陪伴了3700多萬親子用戶的床前時光,僅“凱叔講故事App”播放量就已超過60億次。兒童故事該如何讓兒童愛聽,家長放心?以前一人創作的凱叔,如何讓現在數百名創作團隊都能產出品質線以上、而又豐富多元的優質作品?凱叔有自己的“講故事秘訣”。
難過關的“品控會”
“這個故事的邏輯還需調整,人物性格還不夠飽滿,中國文化元素還需突出。”4月3日,一場針對創作中的某兒童故事的品控會在“凱叔講故事”總部召開。
圓形小舞臺上,凱叔兒童內容部某創作工作室的一位負責人,對著PPT依次講解著作品的故事情節、人物設定、以及價值觀導向等。圍坐一圈的是近十位來自凱叔團隊內外的各路大師,當中有兒童劇作家、插畫家、音樂家等。他們各個神情嚴肅,目光挑剔,提問和建議直接干脆,每個人手上都握著對這個項目做與否的“關鍵一票”,整個品控會像極了一場項目融資路演。
在“凱叔講故事”,這種品控會每周舉辦一次。一個項目能不能最終立項,通過品控會是第一步。而每個項目在面市前,都要在品控會上經歷數輪路演、多次大改、直至眾人滿意為止,不然就會“直接陣亡”。而過去6年,被斃掉的項目并不鮮見。
“可能有人會認為,兒童故事創作難度不需太高,實際上不是。”凱叔認為,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他們只要不喜歡,就會馬上掉頭。“所以兒童作品得像藝術品一樣去打造,直至極致才能持續吸引孩子們的注意。”
為了打造極致,凱叔不惜成本。據介紹,在“凱叔講故事”,千萬點擊以上的作品創作周期平均都在1年半以上,不少故事的創作成本平均在千萬元以上。3月20日,凱叔又一部基于四大名著改編的聲音大劇《凱叔·水滸傳》上線,凱叔一人“演活”108將。這部作品目前共創作有128集,耗時達2年之久,仍未完待續,當中的大小修改“成百上千”次,從把具本改編為兒童聽得懂的敘述,到過濾到兒童不合時宜的劇情,再到正向價值觀的無聲融入。功夫不負有心人,該作品上市一周就獲得數百萬點擊。
除了創作時間長,投入成本大外,凱叔團隊還注重對舊有作品不斷“迭代”和“重置”。“《凱叔·西游記》就迭代多版,每一版都越來越好,精益求精。這一切只為了用最好的作品去影響好每一位路過的孩子,成為他精彩的人生記憶。打造國民記憶產品,就是我們的目標。”凱叔說。
一人凱叔變“泛凱叔”
一人創作容易,眾人創作難。
6年前,凱叔一人耗時3年完成了70萬字聲音大劇《凱叔·西游記》,獲得成功。 6年后,“凱叔講故事”已經發展成為一家擁有500多名員工的公司。如何讓來自不同背景、不同專業領域的團隊都能打造同一水平線上的作品, “凱叔標準如何定”成為關鍵。
“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需要把我一個人的能力拆解為方法論,然后建立一套非常嚴謹的機制,去保護這套方法論在每一個團隊、每一個員工身上去實現。”凱叔表示。
對此,凱叔確立了內容產品快樂、成長、穿越的三大標準,并打造出了六一教育模型和10條創作法則,為所有故事創作樹立了一個共通的創作規則。
據介紹, 凱叔非常重視內容產品的“快樂”屬性,認為只有快樂,才會讓孩子產生自驅學習動力。第二是成長。凱叔認為他做的每一個故事其實都是“教材”,希望能帶給孩子成長。第三是“穿越”,給孩子打造的優秀內容產品,能經歷時空檢驗成為經典。
“六一教育模型”是“凱叔講故事”平臺內容在教育屬性方面提煉而成的系統化表述。它包括孩子在0-12歲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6種成長力,即認知力、社交力、審美力、學習力、表達力、思維力。而“六一”中的一,指的是將每個孩子作為一個個體,圍繞以人為核心,培養六種成長力,倡求知行合一,培育全人。
凱叔團隊在設計六一模型時,綜合參考了兒童心理學、教育學、腦科學等學科的經典理論。
如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發展理論,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對認知
的發展理論,也結合中外經典教育理論模式,包括中國古代的六藝教育,禮、樂、射、御、書、數,和西方經典通識教育,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等打造而成。
此外,為了將理論執行,“凱叔講故事”還總結了10條具體的創作法則。它包括河流和寶船原則、獨立精彩原則、階梯原則、克制原則、情感原則、10分鐘原則、模塊原則、1分鐘原則、3歲原則、3笑原則等。
除了貫徹通用的“方法論”外,凱叔還認為做內容產品又需要一種多元化,它又需要一套機制,防止一種方法論、一套審美。為此,凱叔在團隊內也為各創作人員留足了開闊和多元的創作空間。
如今“凱叔講故事”的內容產品在題材上早已不僅限于對名著的改編,還包括詩詞、語文、科學、推理等多方面,在呈現形式上包括講故事、兒歌等不一而足,而大熒幕作品也正在籌備中。
凱叔表示:“有了方法論,團隊的數百位員工在創作時就有章可循、有標可依,同時我們給大家空間,容納多元審美與創作,這樣好作品就能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了,而好作品永遠是凱叔講故事的核心競爭力,其余的諸如戰略、營銷等都是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