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奇妖巨猿
大唐貞元十三年,即公元797年,隴西的李公佐,泛舟于江水之上,他打算去瀟湘、蒼梧等地游玩。巧了,他遇到了弘農(nóng)楊衡,乘船在岸邊,于是趕緊打招呼。
楊衡是征南從事,他和李公佐是舊相識,也是好朋友。于是,兩人靠岸,住在了岸邊的寺廟里。
夜里,兩人看著江面的月,欣賞美景,沒事聊天。聊著聊著,兩人說到了奇聞異事。于是,楊衡就說了下面這一件奇事。
永泰(唐代宗年號,公元765年到766年)年間,李湯做楚州刺史的時候,當(dāng)?shù)赜幸晃粷O人,晚上在龜山釣魚。
很快,魚線上的漂浮動了,漁人趕緊提桿。但是,不知道是水里面的東西太大,還是怎么了,魚鉤竟然拉不上來。這漁人得過異人傳授的本事,水性很好,尤其是擅長憋氣潛水,而且能在水下睜眼,夜視能力極強。所謂藝高人膽大,漁人決定下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于是,漁人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一直潛了五十丈深的時候,他才看到,他的魚鉤纏在了大鐵索上面,而那大鐵索,則很長很長,繞著龜山的山腳,至于大鐵索的另一頭在哪里,漁人看了半天也沒找到。
漁人覺得奇怪,這么長的鐵鏈子,一頭還鎖在山腳下,莫非另一頭是什么寶貝,又或者什么妖怪嗎?他越想越好奇,越是好奇,就越想知道。
天亮后,漁人到府衙中,告訴了李湯。
李湯也來了好奇心,決定看個究竟。他讓漁人挑了五十名擅長水性的壯年男子,大家一起潛入水下,然后拉動大鐵索,試圖拉到岸上,但是大家費盡力氣,也沒拉動鐵索。最后,大家弄了一些粗繩子,綁在鐵索上,另一頭則綁在一起,然后讓五十頭牛一起來拉。
那五十頭牛和下面的潛水健兒一起發(fā)力,大鐵索才開始動。眾人和牛繼續(xù)努力,一點一點往岸上拉,那時候沒有風(fēng)浪波濤,很多人好奇都來看。等大鐵索慢慢拉到岸上時,潛水健兒都上來了。
最后,許多人和那五十頭牛,花了好幾天的時間,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慢慢地把大鐵索的另一端拉出水面,拉到岸下。快拉到岸上時,原本平靜的江面,突然翻滾起高大的波浪,觀看的人們無不駭然。
只見鐵索另一頭,拴著一個巨大的怪獸,看起來像是猿猴,頭是白色的,頭發(fā)很長,齜牙咧嘴,牙齒雪白,猶如鋒利的匕首,它的爪子,則是金色的,猶如一把把金色的刀子。怪獸被驚到了,怒吼一聲,跳到岸上。
這下,人們看到了,這怪獸足有五丈高,只多不少,它上了岸就蹲在地上,好像是個猿猴。只是,它兩只眼睛不能睜開,好像還在昏睡。而它的眼睛、鼻子之中,一直流水,好像是瀑布一樣。不過,這些水腥臭無比,離很遠(yuǎn)就能聞到。
眾人一看巨猿被鎖著,也不太害怕,遠(yuǎn)遠(yuǎn)地捂著鼻子看著。
過了好一會兒,巨猿才伸伸脖子,伸伸手臂,張嘴打了個哈欠。然后,它雙眼忽然掙開,像是雷電一樣害人。一看到周圍很多人,巨猿開始狂暴起來,動靜就像是山崩地裂一樣。圍觀人害怕了,紛紛逃走。
那巨猿可能是受到大鐵索限制,沒有繼續(xù)往人堆里跳,直接帶著大鐵索下水里了。不過,繩子那一頭的五十頭牛,也都跟著被拉到水下了。
從那以后,巨猿再也沒有出來過。
不過,李湯還是不知道,這巨猿是什么來歷,為何在此。很多人看過巨猿,許多飽學(xué)之士,博學(xué)之人,也都看了或者聽說了。不過,他們都不知道。漁人后來還大著膽子,再次下水,但也沒看到巨猿。
巨猿是什么來歷?為何被鎖在江里?始終沒人知道。
李公佐聽楊衡說完后,也不知道,兩人分別后,李公佐又見過許多人,每次他都會說這個故事,詢問別人是否知道,但都沒人知道。
幾年之后,李公佐去訪問朋友,還跟著太守去洞庭湖游玩。登上包山后,他們住在道士周焦君修行的洞府里。聽說這里有仙書,李公佐等人來了興趣,入靈洞,探仙書,最終在一塊很小的石洞里,找到了一本經(jīng)書,叫《岳瀆經(jīng)》,不過只有第八卷。
翻開之后,大家才發(fā)現(xiàn),這上面文字太古老太奇怪了,很難看懂。而且,因為書簡放置時間太長了,有些內(nèi)容還毀了。
后來,李公佐又拿給周焦君看,周焦君認(rèn)得上面的文字,兩人一邊辨認(rèn),一邊推測,認(rèn)真研讀,居然找到了巨猿的資料。
乃獲淮、渦水神,名無支祁,善應(yīng)對言語,辨江淮之淺深,原隰之遠(yuǎn)近。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窬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聞視不可久。禹授之章律,不能制;授之鳥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鴟脾桓木魅水靈山妖石怪,奔號聚繞以數(shù)十載,庚辰以戰(zhàn)逐去。頸鎖大索,鼻穿金鈴,徙淮陰之龜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
這段話,完整版的意思,大概是說:
大禹治理洪水的時候,曾經(jīng)三次到桐柏山。為何?原來桐柏山時常刮起大風(fēng),響徹驚雷,連石頭和大樹,也發(fā)出鬼哭狼嚎的聲音,十分駭人。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原來是神怪五伯等人,興波作浪,起兵作亂。大禹無法調(diào)動它,也無法制服它,很是生氣。
基于此,大禹就召集百種神靈,找來夔牛和神龍,準(zhǔn)備收服那些妖怪。聽說這件事后,桐柏山的山神千君長,也來請求參戰(zhàn),大禹答應(yīng)了。經(jīng)過一番險惡戰(zhàn)斗,最終,大禹囚禁了鴻章氏、章商氏、兜盧氏、犁婁氏等神怪。又捉住了淮河、渦水中的水神,它就是李湯看到的,楊衡提到的巨猿,它的名字叫無支祁。
無支祁很有本事,別人問它什么它都知道,他還能分辯長江、淮水等江河的深淺,平原沼澤地帶的遠(yuǎn)近。
無支祁樣子很像猿猴,鼻子很小,額頭很高,青色的身軀,白色的頭發(fā),眼露金光,牙齒雪白,脖子平時不伸出來,因為伸出來有一百尺長。它個頭蹲下來也有五丈高,站起來只怕有十幾丈,它的力氣超過九只大象。它的各項本領(lǐng)都強,無論是力氣、速度、攻擊、搏斗、騰躍,都超越其他動物,別看它個頭大,但是奔跑相當(dāng)迅速,身體輕靈飄忽,好像會飛一樣。
只是,無支祁不能長久地聽聲音、看東西,這算是它的弱點。
起初,大禹讓一些神去對付無支祁,但無法取勝,后來,還是庚辰打敗了它。庚辰乃是上界天神,在西王母(萬仙之祖)的女兒云華夫人(東方神主)身邊做侍衛(wèi),武藝、法術(shù)都很強大,這也是他能做侍衛(wèi)的原因之一。
庚辰打敗無支祁后,覺得無支祁還是經(jīng)常鬧騰,擔(dān)心它惹禍,于是打造巨大的鐵鏈,套在無支祁的脖子上鼻子上穿上金鈴,并把它送到淮陽縣龜山腳下,鐵索另一頭拴在了山腳,這樣無支祁就無法掙脫了。
從此以后,千古第一奇妖無支祁,就這樣被徹底收服了。而庚辰也因此,獲得第一大功勞,得到大禹的封賞。淮水一帶的人,還尊稱他為淮瀆爺。
大禹讓庚辰這么做,是希望淮河水永遠(yuǎn)平靜地流到海里,也是為百姓考慮。不然的話,無支祁一鬧,淮河不得安,無數(shù)百姓也會跟著遭殃。
這一對比,李公佐發(fā)現(xiàn),李湯看到的無支祁,跟仙書記載一樣。可見,那本仙書也很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