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脛而走的成語故事
不脛而走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不脛而走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不脛而走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不脛而走 成語發音: bù jìng ér zǒu 成語解釋: 脛:小腿;走:快跑。沒有腿卻能跑得很快。后形容事物不待推行;就到處流傳。 成語出處: 漢 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成語繁體: 不脛而走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狀語;比喻不經宣傳就迅速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不,不能讀作“bú”。 近義詞: 不翼而飛  查看更多不脛而走的近義詞>> 反義詞: 秘而不宣  查看更多不脛而走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袁伯珍慌忙把家里所有的東西,檢點一番;別的一樣不缺,只有金銀首飾和鈔票洋錢,卻一概不脛而走。(清 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