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負債屬于經營性負債,它還的不是錢,交付的是產品,它導致的負債率上升都是虛的
如果看懂三張表,基本上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老白干酒報表我看了下,這部分合同負債基本上都是實打實的已支付現金的訂購,而不是只是簽訂合同到期應支付,原因如下:
一.從歷年年報中可以看到,在2020年開始改變會計記錄規則,合同負債基本上來自于之前的預收賬款這個盒子,而預收賬款一定是收到了錢,所以轉移到合同負債這個盒子也是一樣。
二.從白酒企業經營特征去看,通常都是經銷代理商提前交錢訂購,而不是僅僅是簽訂合同不交定金,這在行業內也是明牌。
三.從財報去看,三季度老白干酒的收入為27.7億,而現金流量表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則有46.05億,注意這46億,包括當期受到的現金,收回之前的應收,收到當年的預收,以及減去退貨支付的現金這四部分,也就是說企業實際收到的錢比收入還要多,這個差額為18.35億,意味著有些收到的現金,并未當做收入來確認,這個差額需要從其他盒子去挨個去找,通常來說,有幾種:
1.應收減少,也即別人還之前的錢,財報顯示三季報比年報減少0.28億,應收減少可以翻譯為,今年的營收基本都是純現金,沒有任何賒銷,同時又收到了去年的欠款。
2.合同負債,或者理解為預收,可以看到,合同負債增加10.48億,但并不是意味著,預收現金在這一年就增加了10.41億,有可能去年末的合同負債在今年得到了履行,進而合同負債轉為收入,由此三季報的這17.48億,就可以產生17.48億的現金流入,如果去年末的合同負債沒有得到執行的話,那前三季度就會產生10.41億的現金流入,如何去判別呢,可以根據白酒企業合同負債的履約周期,通常去年定的貨今年基本會發貨履行義務,只是具體時間不好確定,有些可能在四季度,由此,這部分預收現金流入在10.41--17.48億之間,這部分會作為合同負債記錄,而不是確認收入。
同時應注意年報中的合同負債的一個變化,如果合同負債周期過長,其中的內因也需要捋清,是由于終端動銷不暢沒有提貨,還是合同負債中需要履行的產品的生產周期過長,如果合同負債越來越高,而又無法出庫確定收入,更需要將原因挖掘清楚。
從產銷量情況去看,老白干系列去年產3.37萬千升,銷售3.31萬升,成品庫存不到3000千升,半成品5萬千升,武陵酒系列,產1500,銷1400千升,成品庫存不到600千升,半成品在4500千升,正常來說,其主流系列生產出庫周期在一年左右,如果拖的太久而不轉營收,要引發重視,如果轉營收后,沒有產生應收,同時又有很高的合同負債,反而是動銷不錯的好信號。
當前去看,武陵酒因為醬香型,生產周期較長,在銷售時主體系列也為多年基酒勾調,最暢銷的經典飄香都是用的五年基酒,經典飄香30周年用的7--8年的基酒比例占據30%,這個對于老基酒庫存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基于此,武陵酒的合同負債也在4.3億,比重也不小,這部分合同負債的轉收入的時間,可能比其他系列要更長一些,這也是合同負債居高不下的其中一個原因,個人感覺,以武陵當前的戰略打法(低價高基酒的醬酒戰略,百元醬酒,前期培育用戶,后期漲價),如果產能允許,營收有突破10個億的能力(僅供參考)。
3.收到的稅費返還17.68萬。
4.其他經營性收到的現金,比如經營性租賃,自有資金的利息等,也被包含在收入中。
由此,現金流量表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跟營收之間的差額主要來自于以上兩項,應收的減少,以及合同負債的增加,其中應收減少0.28億,合同負債增加10.41--17.48億,這二者之和就是當年收到但并未進入收入的現金,共10.69--17.76億,而現金流量跟收入之間差額為18.35億,疊加現金流量中所涵蓋的增值稅,老白干酒按照應稅6%、13%計算銷項稅,這里按照13%計算稅費為3.5億,由此,合同負債、應收減少、增值稅之和的區間為14.19--21.26億,而現金流入跟收入之間的差額18.35億也正在這個區間內,邏輯上也是吻合的。@今日話題 $老白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