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的“非典”情節作文600字-小學六年級作文
“自由萬歲”
每次上社會課,教室后邊的一些同學總是耕地的沒帶鞭——姿態牛了。
長相可人的社會老師是個完美主義者,架著“一粒老鼠屎,臭了滿鍋湯”的道理。走進教室,她的第一句話就是讓后面的同學感到威嚴卻又不乏溫馨:“不想學的可以出去”。此話一出,“嗷”的一聲,總有同學從后門蜂擁而出,一次排在走廊一側,站大崗。
自由總是快樂的,自由總是有尺度的,但自由超過限度,向前再邁一步就是放縱自流。
“原形畢露了!”
上課鈴聲響了,同學們坐在自己座位上等老師來上課,起初當然是寂靜,三等兩等不見老師“芳影”,便有些不耐煩了,不耐煩就“唧唧咕咕”的說話,小打小鬧地謾罵,一來二去教室里便成了一鍋粥。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先是從窗口閃現出老師警惕的眼睛,后來看門了,老師面無表情地站著,一言不發,鏡片后面透過冷漠的目光讓人心有余悸。直到一丁點雜音沒有了之后,老師才慢吞吞的走上講臺。“你們瞧瞧,這教室簡直成了馬蜂窩了。我就是想考驗一下你們的紀律情況怎么樣,才故意來晚的。這下,你們都原形畢露了吧!”
每次來晚了,老師都會這樣說的,這考驗期也太長了點吧!可憐的我們這些弱勢群體,連怒也不敢怒啊!
無奈的結局
“學完《三顧茅廬》,我們去綜合教室看電視劇《三顧茅廬》。”老師言之鑿鑿地說。
“廣播操一結束,全班同學騎自行車去郊游。”
“下午最后一節課,去師院看櫻花。”
“本周如果得到流動紅旗,將……”
“……”
聽這些話,同學們心向往之,欣喜若狂。可結果無一例外,全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一句話也沒有兌現。
許諾,失信;又許諾,又失信……同學們相信這不是老師空口許諾,一定是事后有又原因。但這“無奈的結局”總是發生。師取信于生,咋就這么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