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高考議論文開篇寫法技巧
1
【概括材料式】
概括材料式,看似卑之無甚高論,實則大巧若拙,是大部分材料作文最穩(wěn)妥的開頭技巧,立足材料,緣事而發(fā),提出觀點,這樣推演自然,水到渠成,使觀點不至于突兀,且不易偏離主題。
開頭示例:
①戰(zhàn)機防護,止于表象眾人服;力排眾議,透視本質(zhì)獲真知。沃德借透視本質(zhì)之筆,書正解之章。故曰:浮塵不拂,真珠難露。透過現(xiàn)象觀本質(zhì)者,往往能化曲為直,傲視群雄。透過表象看實質(zhì),浮塵不拂,真珠難露——高考滿分作文《浮塵不拂,真珠難露》
②一父一子一牛,詠詩賞景冶情。古樸布衣,圓口布鞋,黃牛韁繩以及那牛背吟詩的孩童,這看似與當今現(xiàn)代生活相隔甚遠的場景,卻在四川成都的繁華里與人們不期而遇。——聯(lián)考滿分作文《騎牛上學》……
概述材料,切忌照抄甚至擴寫材料。具體說來,可以是“惜墨如金式”,往往一兩句,甚至幾個字,用高度凝練的語言,概述材料內(nèi)核。如文段一,僅用“戰(zhàn)機防護”、“力排眾議”8個字,從不同方面概述材料,言簡意賅,然后順勢提出觀點“透視本質(zhì)獲真知”。
也可以是“不惜潑墨式”,如文段二,明明可以用“騎牛上學”四字即可概述,但作者不惜敷演,儼然美文一樣,意象密集,場景鮮活,情愫動人。這種對材料的詩意概述,也不失為概述材料的一種創(chuàng)意,可使文章開篇便與眾不同,句式整齊,意蘊和諧,文采斐然。
可見,概述材料,可用簡筆,以簡馭繁;可用繁筆,文贍詞豐。
2
【巧妙引用式】
巧妙引用,幾乎是滿分作文開頭的標配技巧,恰當引用,足見考生語藏之豐厚;巧妙引用,直擊主題,往往“一句頂一萬句(劉震云)”;巧妙引用,“站在巨人肩膀上”,深刻精警,自成高格。考生若能激活平時積累,擯棄“我注六經(jīng)”的尋章摘句、拾人牙慧的掉書袋之風,而是“六經(jīng)注我”,活學活用,也足見考生的妙才慧心。
開頭示例:
①“我在你的航程上,你在我的視線里”(舒婷語),一本好書,一本大書,確實能守望人的一生,使人激揚前行,為奮斗賦能。半部《論語》治天下,一本大書伴終生。——聯(lián)考滿分作文《一本大書伴終生》
②“可怕的不是系統(tǒng)像人一樣思考,真正可怕的是人像電腦一樣物化”,哈里斯的擔憂,一語成讖。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惟愿社會能多一份溫情和耐心,多一份人文和人性。——《快遞小哥,困在系統(tǒng)里》
巧妙引用,也絕非妙手偶得的靈感。引用,其實也有法可循。可按“巧妙貼切引用——簡要闡釋內(nèi)涵——順勢提出觀點”三部曲來展開,循序漸進,拾階而上,不蔓不枝。
很多名句意蘊豐富,適用于多個話題;很多名句,“入乎其內(nèi)”——結(jié)合出處,原意可能并不契合文題,這就需要“出乎其外”,即揭示名句在此賦予的新意和時代內(nèi)涵。
如示例一舒婷的詩句,本指戀人彼此守望相依,但作者在此出乎其外,巧妙運用,用于形容經(jīng)典名著和讀者之間的關系,即一本名著、一本大書,使人受益終生,這種妙用,令人擊節(jié)贊賞。
又如示例二,哈里斯的名言,堪為警世通言,振聾發(fā)聵,但艱深玄奧,作者在此引用之后,結(jié)合當下科技進步、智能時代,表明自己的憂思,即人不應該被物化、被異化。
3
【鋪采摛文式】
鋪采摛文,本是漢賦的寫法,常用來渲染宮室之美、品類之盛,這種駢文文風,因華而不實而為人詬病。其實,鋪采摛文的賦體寫法,通過鋪陳其事,鋪排渲染,往往使文章開篇便豪情勃郁,氣勢恢宏,開篇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美不勝收,先聲奪人。
開頭示例:
①舉凡成大事業(yè)者,他們的青春,無不和鄉(xiāng)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沈從文的“赤子其人”,源于湘西的青山綠水;莫言的“會講故事”,源于高密東北鄉(xiāng)的厚實大地;史鐵生的堅忍奮毅,源于清平灣的老黃牛和土坷垃……莫不如此,他們的“精神地理”中,都有著廣袤厚實的鄉(xiāng)村大地。 ——聯(lián)考作文《觸摸鄉(xiāng)村與家國情懷》
②警車劍陣,國賓護衛(wèi);鮮花夾道,萬人空巷……這一刻,國徽高懸、共商國是的人民大會堂,虛左以待,迎接抗疫凱旋的英雄……
——聯(lián)考滿分作文《禮贊英雄,嚴大國之威以修敬》
如示例一,內(nèi)容方面,例證豐富,言簡義豐;句式方面,一句一例,微言含大義,筆底有風雷。如示例二,通過一幕幕場景,儼然電影蒙太奇鏡頭,極力渲染授勛儀式的隆重,以表現(xiàn)致敬英雄主題。
4
【創(chuàng)設情境式】
高考作文,不少通過具體任務來驅(qū)動寫作,如結(jié)合具體情境、對象,明確身份,擬寫發(fā)言稿、演講稿、辯論詞、主持詞、書信體等實用文體。
不少考生習慣于平時議論文的開篇技巧,不知變通,仍然是“開門見山式”“巧用題記式”等開篇技巧,即使文章本身文質(zhì)兼美,但總覺“隔”矣——不切合具體真實場景、情境,有套作之嫌。因此,這類作文,開頭需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假想自己置身于觀眾、聽眾面前,入情入境,方有“不隔”(王國維語)之感。
開頭示例:
①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伏爾泰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quán)利。”這是對真理的渴求,也是對對手的尊重。今天的辯論,雙方確實不分伯仲,勝負就交給評委們裁定。但我驚嘆于雙方辯手的多“才”善賈,既有“得理不饒人”的犀利鋒芒,更有側(cè)耳傾聽的溫厚儒雅的君子之風。
——聯(lián)考作文《求學,立己達人》
②親愛的同學們:
“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當美好的春天,和我們的18歲相逢,這是怎樣的人間盛景?今天,是我們和時光準點的約定,我們舉行這個莊重的儀式,為成長加冕,也為青春賦能。從今往后,我們將踏上新的人生旅程,我們的生命將被附加新的分量和情懷。
——聯(lián)考作文《為成長加冕,為青春賦能》
上述開頭文段,考生極具情境意識,善于創(chuàng)設真實、真切的現(xiàn)場情境。
如示例一,作者假想自己是仲裁的身份,創(chuàng)設辯論情境,煞有介事地評論雙方精彩表現(xiàn),既承接上文伏爾泰名句,又有意營造現(xiàn)場感。
如示例二,作者強化身份認同,以18歲青年的身份、口吻,以散文詩的筆法,濃郁的抒情筆調(diào),表現(xiàn)成人禮的莊嚴。
5
【劇透文章式】
不少滿分作文,往往在開頭,綱舉目張,不僅表明觀點,而且相當于文章內(nèi)容的劇透,文章的思維導圖,這種開頭技巧, 綱舉目張,使文章內(nèi)容緊湊,文脈清晰。
①總有一些時間節(jié)點,賦予平淡的日子以壯麗和莊嚴,喚醒久遠的記憶,激蕩日新的情懷,讓人們在歲月的長河里、歷史的榮光中,且行且思,且歌且吟。一個人,一個民族,回望身后的路,知其來有自;瞻望前方征程,砥礪初心。
——高考滿分作文《紀以告諸往,念以知來者》
追星逐月,遨游蒼穹,航天明星們閃耀在天際。刻苦訓練,枕戈待旦,時刻向往星空的神秘,聽從團隊的召喚,然而一輩子做備份,鄧清明也無怨無悔。也正是寂寞無名的“他們”,構(gòu)成中國航天的宏闊背景,映照出英雄前行的勇毅背影。
——聯(lián)考滿分作文《從“他”,到“他們”》
開頭示例:
如文段一,“一個人,一個民族,回望身后的路,知其來有自;瞻望前方征程,砥礪初心”,就有劇透作用,文章主體部分從個人到國家民族,漸次展開,通過紀念日,繼往開來。
又如文段二,先從一個個耀眼的航天英雄,到備份英雄,然后用高度凝練的語句“正是寂寞無名的他們,構(gòu)成中國航天的宏闊背景,映照出英雄前行的勇毅背影”一句,劇透文章思路和內(nèi)容,意在表明文章主體部分展開思路,從他到他們,從英雄的背影到甘于奉獻的背景。
對點演練
1. 根據(jù)下面的作文題,運用上述開頭技巧,寫一段開頭文字。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近年來,從“拯救男孩”到“擔憂小鮮肉”的相關討論不斷出現(xiàn),細思之,與其說這是一種對男孩兒“不夠陽剛”的性別憂思,不如說其代表了一種更為廣泛和深層的社會性反思,包括對過度娛樂化的生活狀態(tài)的焦慮,對重應試輕素質(zhì)的教育模式的批評,對“媽寶”“啃老”等現(xiàn)象所反映出的青少年獨立生存能力缺失的擔憂……正因如此,在這個急速發(fā)展,千變?nèi)f化的時代,人們呼喚志存高遠、壯氣如云、堅毅拼搏、銳意進取的美好品質(zhì),而這些品質(zhì)常被視為是一種“陽剛之氣”。
請結(jié)合材料,從以下任務中任選一個寫作。
任務一 選擇男生或女生的身份,以“陽剛之氣與當下青年”為主題,給全校同學寫一份倡議書,表達你的思考與建議。
任務二 給你喜歡的一位學科老師寫一封信,談談你對“學科培養(yǎng)陽剛之氣”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切合身份,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例文開頭:
雄心壯四海,陽剛?cè)撅L華
——一位男生給全校學生的倡議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發(fā)言的題目是《雄心壯四海,陽剛?cè)撅L華》
余秋雨在《山莊背影》中輕輕嘆息:“一個風云數(shù)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群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后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zhì)彬彬的凄怨靈魂。”是的,民風即國風。一個民族若充滿陽剛之氣,則如初生之陽,自強不息,銳于進取;反之,則民風孱弱,暮氣沉沉,則國將不國。近代以降,國人被視為“東亞病夫”,則國家積貧積弱,可知矣!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涵養(yǎng)陽剛之氣,絕非防止性別錯位,旨在砥礪精神,激發(fā)奮發(fā)有為的中國精神。
……
簡評:開頭運用巧妙引用法。余秋雨的話,堪為洞穿歷史興亡的“周期律”;文章開頭回顧歷史,指出陽剛之氣對于砥礪國民精神的重要性,彰顯“大情大理”;開篇大筆如椽,高屋建瓴,出語不凡。
7
2. 根據(jù)下面的作文題,運用上述開頭技巧,寫一段開頭文字。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徐悲鴻問馬販:“你這一匹馬多少錢?”馬販回答說5000元。徐悲鴻說:“我用我畫的馬。換你一匹馬行嗎?”馬販氣憤地說:“你這人腦子有病吧,要拿你的紙馬換我的真馬?!”馬販不知道,那幅畫價值6600萬!
材料二:有一次,詩人海子在百無聊賴之際隨意走進學校附近的一家餐館。他對老板說:“我給大家朗誦我的詩,你們能不能給我酒喝?”毫無浪漫情趣的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這位年輕人:長發(fā)凌亂,身材瘦小,落落寡歡,不修邊幅,而且說話如此神經(jīng)兮兮,就以為他腦瓜子是有些毛病的,便嘲諷地回答說:“我可以給你酒喝,但別在這兒朗誦。”海子無奈地聳了聳肩膀,默默地走出了餐館,同時也走進了更深的寂寞。
讀了上面的兩則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實際,確定立意,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例文開頭:
不要在喧囂處歌吟
徐悲鴻的曠世名畫,在馬販眼中,竟抵不上一匹拉車的劣馬;海子在酒館里朗誦詩歌——說不定就是后來震驚詩壇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但是眼中只有“六便士”的凡庸老板,卻認為是聒噪擾人。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這兩個故事,道學家習慣于審丑,認為凡夫俗子,狗眼看人低,“時人不識凌云木”;哲理君喜歡烹制心靈雞湯:生活中不光只有茍且,還應有詩和遠方,“面包和水仙花”之類云爾。而我要對徐悲鴻和海子說:無須與世俗講和,不在喧囂處歌吟,否則你的聲音也會成為喧囂的一部分(川端康成)。
……
簡評:本段開頭綜合運用了材料概述法和巧妙引用法。概述材料時,既有惜墨如金的壓縮概括,也有聯(lián)想展開式的拓展延伸,總之,各盡其妙,均指向主題——美的事物在世俗的環(huán)境中倍顯孤立。引述材料之后,先破后立,提出自己觀點。
考題連線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助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后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成就霸王之業(yè),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yè)。后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贊)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jié)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結(jié)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示范】
涵養(yǎng)格局,擴大“精神地理”
——在班級讀書會上的發(fā)言
同學們:
大家好!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讀書交流旨在爭鳴砥礪。今天的《史記》“千秋人物”欄目,我們激揚文字,品評人物,何其快意! (開頭引用《論語》名句,貼切自然;入情入境,設想讀書會欄目,使發(fā)言稿這一實用文體對象明確,更具現(xiàn)場感和情境感)
三位人物,我最激賞的是鮑叔牙。沒有齊桓公的雄才大略,管仲的王佐之才,但他格局恢弘,器識深遠。惟其如此,才玉成了明君賢相的魚水際遇。“以其無私,故而成其私”,謀國之忠、成人之美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千古令名。 (評價三位人物,有所側(cè)重,體現(xiàn)思考、權(quán)衡、選擇,迅速完成驅(qū)動任務中的任務“哪一個感觸最深”)
鮑叔的格局,在于公忠體國、為國舉賢的的雅量。 (以分論點形式,分解展開,就事論透,警策立骨,也有意顯示文脈)
按理說,成王敗寇,管仲淪為階下囚。鮑叔完全可以勝利者的雄姿,抽刃相向。君不見,明成祖朱棣,憤恨方孝孺不為草詔,而夷其十族?相較之下,兩人格局高下立判。鮑叔深知“士各為其主”,愛慕管仲的不世之材,于是力薦管仲。沒有他,只恐華夏威儀,盡皆左衽。鮑叔牙公心為上,披肝瀝膽,為國舉賢,這是何等雅量?
鮑叔的格局,在于海納百川、化敵為友的智慧。(以分論點形式,分解展開,就事論透,警策立骨,也有意顯示文脈)
格局大,則吳越為一體;格局小,則骨肉為行路。面對陳琳辱及自己三代的討逆檄文,曹操沒有逞匹夫之怒,而是唯才是舉,使天下才俊,“盡入吾之彀中”;魏征為太子心腹,但唐太宗不計前嫌,以為心膂,終至大唐盛世,魏征也得以“凌煙閣上大書名”。
反之,快意恩仇,器量狹小,只會為淵驅(qū)魚,為叢驅(qū)雀。君不見,項羽格局狹隘,致使范增、英布等智勇之士,相繼倒戈,才會有霸王悲歌的結(jié)局。(運用類比、對比舉例,豐富文章內(nèi)容,使之具有雄辯力量)
“歷史是一堆灰燼,灰燼之中尚有余溫”。但射鉤之恨、管鮑之交的故事中蘊含的為人、處世、治國的智慧,歷久彌新。(以黑格爾名句過渡,從古到今,從就事論事、就事論透到緣事而發(fā),闡發(fā)普適價值,凸顯家國情懷)
金陵古城血色依稀,鴨綠江邊青山埋忠骨……建國伊始,我們是該延續(xù)世仇,閉關鎖國,還是積極融入世界共同體?老一輩領袖,審時度勢,捐棄夙怨,向世界伸出橄欖枝,與日本開始正常邦交,開啟與大洋彼岸的破冰之旅……以直報怨的中華民族,以海納百川的氣度,面向未來的胸懷,開啟了大國崛起之路。今日中國,恢弘格局器度,遠邁漢唐。“德不孤,必有鄰”,中國的格局雅量,也贏得世界的尊重。
涵養(yǎng)格局,擴大一個人、一個國家無遠弗屆的精神地理。
何為“精神地理”?王開嶺說,精神地理,就是蘇軾的竹杖芒鞋,李時珍的跋山涉水……那是否也可以這樣說,一個人的精神地理,就是恢弘的器度,非凡的格局?一個國家的精神地理,就是海納百川、開明包容的大國氣象?
臧否人物快意事,見賢思齊后世師。 (自擬詩句,從評價人物巧妙過渡到現(xiàn)時價值)
今天我對鮑叔牙人格境界的評價及其現(xiàn)實意義,難免掛一漏萬,希望各位批評指正。(神馳古今后回到現(xiàn)場,收放自如)
發(fā)言完畢,謝謝大家!
總評:緣事而發(fā),家國情懷,淬煉“大情大理”。知古是為了鑒今,如果通篇僅僅就事論事,評價古人,難免迂闊泥古,不貼近現(xiàn)實。而本文在臧否人物的基礎上,將目光投向廣闊的社會現(xiàn)實,激揚家國情懷。文章由小及大,升華為家國情懷。從鮑叔牙的個人雅量,到今天我們?nèi)绾魏B(yǎng)格局;從個人格局到大國風范,文章徐徐展開,漸顯宏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