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標桿作文:播下文化自信的種子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
材料二,近年來,“博物館熱”不斷升溫,精彩的展覽、社教活動吸引越來越多人走進歷史、親近文物;《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電視節(jié)目讓文物故事深入人心;《唐宮夜宴》《洛神水賦》等創(chuàng)新表演讓年輕人驚嘆傳統(tǒng)文化之美;故宮,莫高窟等文化遺產地成為網紅文創(chuàng)產品,引領引領“國潮”消費新時尚……文化遺產的創(chuàng)新傳播,點亮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在廣大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種子。
上述材料能引發(fā)你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
高分范文
播下文化自信的種子
培根說:“深窺自己的心,而后發(fā)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如果說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基礎,那么家國情懷就是國家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培養(yǎng)家國情懷,則需要在青少年心中厚植文化自信的種子。
文化自信能增強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如拿破侖曾贊揚中國是頭雄獅一樣:志愿軍在武器遠遠落后,后勤保障嚴重不足,幾乎沒有制空權的艱難環(huán)境下,將麥克阿瑟打回到三八線以南,靠的就是人民軍隊的鋼鐵意志和戰(zhàn)斗精神。沒有自信的軍隊是沒有軍魂的,沒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是沒有根基的。
進而,我們思考,如果一個國家失掉文化自信會怎樣?那便是自廢武功,輕則發(fā)展中斷,重則亡國滅種。12月26日是前蘇聯(lián)解體30周年,一個稱霸世界的帝國頃刻間土邦瓦解,不是來自外部的攻擊,而是來內部的自我解體。當否定歷史成為一種潮流,當全盤西化成為精英們的狂歡,當民眾對國家極度失望,民族的凝聚力便不復存在。正如胡錫進所說:“未來的俄羅斯歷史學家一定會把蘇聯(lián)解體定義成該國自廢武功的最大悲劇之一。”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增強民族凝聚力,需要在青少年心中厚植文化自信
魯迅先生說:“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向上走的力量便來自自信。而與其用說教的方式生硬的灌輸,不如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傳播。數字敦煌,讓民眾跨越時空,感受到莫高窟的藝術魅力。有600年歷史的的故宮也不遑多讓,年接待量超過1900萬人次。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放下手機,走近博物館的展臺,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去過情人節(jié),而去深味鵲橋會的經典,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面對國旗充滿自豪,唱響國歌淚流滿面,我們知道我們心中文化自信的種子已經萌發(fā)。
讓我們播下文化自信的種子,靜待中華文明芳菲世界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