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預測|百年共青團(滿分作文、技巧、慶祝大會金句)
特約撰稿人:江蘇 王淦生
【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一個世紀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組織下,中國青年團成立。這是中國青年運動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表明中國青年有了鍛造自己的學校和屬于自己的團隊。
中國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但是,共青團員們從未因自己是“助手”“后備軍”“學員”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他們始終以主人翁精神激勵自己,事事向前,奮力爭先,努力奉獻,用青春書寫人生不朽的華章。
他們中的一代代人,成為共和國無數年輕人的人生偶像,他們的名字永遠鐫刻在共和國的歷史上,光耀千秋,令人崇仰。
今天,我們已走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學習知識、學習技術、獻身建設、強我中華是歷史賦予吾輩青年的重任,我們如何才能不負先輩,不辱使命,當好“助手”又做好“主人”,當好“后備軍”又做好“主力軍”,當好“學員”又做好“強國有我的表率”?
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和認識。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材料重點呈現中國共青團的發展歷史,交代共青團的性質,凸顯一代代共青團員的不朽業績,并揭示歷史賦予當代青年的重任。
其中,關于共青團的性質值得關注——“中國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文主要是圍繞這一句來確定立意的。其中的“學校”“助手”“后備軍”是關鍵詞,是立意時要分析的關鍵點。
【立意分析】
1.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后備軍”,這是一種“客觀認定”,而廣大共青團員雖然身為“助手”“后備軍”,主觀上卻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努力爭當先鋒。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其實并不是生活在各種要求的“底線”上,而是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這一立意可視為本道作文題的基本立意,考生須表現青年人“自我要求”超越了“客觀標準”。
2.共青團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值得注意的是,這所“學校”最重要的學習內容是政治思想、理想信念。青年時期是一個人“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政治上的可靠是人生的關鍵。而在共青團這所“學校”中,很多優秀的青年都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追求上進。這亦是基本立意之一。
3.一個人的人生目標與發展空間是成正比的,只有以更高的目標要求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古語“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年輕人在人生的起步階段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能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平穩,也更易抵達夢想的彼岸。這是對基本立意的引申。
【滿分例文】
追求生命的至高境界
江蘇鹽城景山中學 王彥博
我常常想:為什么人類社會可以一日千里飛速發展,而人類的“故園”——動物界,卻仍依賴基因而繁衍,在進化與發展的征程中被動地適應大自然?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精神的力量。人是有意識、有精神的,除了創造物質生活,人類更是將精神追求置于生命需求的頂端,所以才會有精神遺產的不斷累積,才會有各種虛擬而又實在的遠大目標激發人類不斷進取,使人類朝著自己向往的更高層次的生活進發。這,就是不同的生命境界導致的迥異的生活狀態。
五四運動給古老的華夏大地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是促使蕓蕓眾生精神層次產生質的飛躍的重要節點。從此,人們漸漸走出懵懂,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只是封建君王用來為百姓洗腦的一服藥劑。
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青年運動,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青團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開辟了中國青年運動的新紀元,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而這場運動的發起者、組織者及中堅力量,是一群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由此可見中國青年在社會變革中所起的關鍵作用。
晚清時期的梁啟超說:“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是的,青年引領時代,青年引領未來;青年引領國家,青年引領世界!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程中,青年始終是沖在隊伍最前列的力量。在有關年輕人的先鋒隊組織——中國共青團的定義中,他們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但事實上,沒有一個共青團員會在心里承認自己僅僅是“助手”“后備軍”,他們的目標是當“主人”,當“先鋒”,而且責無旁貸。
回首革命斗爭中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如陳延年、陳喬年、張太雷、俞秀松、林祥謙、高君宇、顧正紅、劉和珍……他們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他們青澀、堅毅的臉上寫滿了家國使命和民族擔當。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不屈和剛強。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亦涌現出如邢燕子、雷鋒、張海迪、侯雋這樣的英模,他們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奏響時代的主旋律,他們同樣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正是有這樣的熱血青年的不斷涌現,正是這些青年一直在追求生命的至高境界,助力著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并漸漸“強起來”!
【名師點評】
該文有如下亮點:
1.主題鮮明突出。文章開始部分以對五四運動的意義的分析,揭示中國青年對我們國家和民族命運轉變的巨大貢獻;繼而以引證、例證的結合和深刻分析,陳述青年并不滿足于當“助手”“后備軍”而始終奮勇爭先的事實,緊扣材料立意,分析有條理、有深度。
2.構思富有新意。文章開篇以人與動物的比較突出人的精神追求,而后以五四運動帶來國人的精神巨變突出中國青年的貢獻,最后以青年的敢為人先突出其不甘人后的精神境界,層層推進,順理成章,思維邏輯嚴密。
(王淦生)
〔選自《美文讀寫周刊》高考版(下)第19期,總第782期,責編編輯:謝培紅〕
【素材鏈接】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金句
1.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
2.一個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興旺發達。
3.千百年來,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4.青年的命運,從來都同時代緊密相連。
5.青春力量一經覺醒,先進思想一經傳播,中華大地便迅速呈現出轟轟烈烈的革命新氣象。
6.堅定不移跟黨走,為黨和人民奮斗,是共青團的初心使命。
7.偉大夢想,偉大使命,廣大團員青年自覺擔當重任,深入基層一線,讓青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綻放異彩,為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貢獻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勛!
8.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
9.越是往前走、向上攀,越是要善于從走過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
10.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共青團。
11.聽黨話、跟黨走始終是共青團堅守的政治生命,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始終是一代代共青團員的政治信念。
12.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共青團才能團結帶領青年前進,推動中國青年運動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行。
13.只有始終高舉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共青團才能形成最為牢固的團結、鍛造最有戰斗力的組織,始終把青年凝聚在黨的理想信念旗幟之下。
14.只有牢牢扭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這一主題,共青團才能團結起一切可以團結的青春力量,唱響壯麗的青春之歌。
15.只有不斷從廣大青年這片沃土中汲取養分、獲取力量,共青團才能成為廣大青年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貼心人。
16.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當代青年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
17.時代總是把歷史責任賦予青年。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
18.志存高遠方能登高望遠,胸懷天下才可大展宏圖。
19.我們黨用“共產主義”為團命名,就是希望黨的青年組織永遠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黨的光輝旗幟指引青年,用黨的優良作風塑造青年。
20.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
21.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
22.青年是常為新的,最具創新熱情,最具創新動力。
23.只有當青春同黨和人民事業高度契合時,青春的光譜才會更廣闊,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發。
24.共青團要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自覺聽從黨和人民召喚,胸懷“國之大者”,擔當使命任務,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爭當偉大理想的追夢人,爭做偉大事業的生力軍,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25.“常制不可以待變化,一途不可以應無方,刻船不可以索遺劍。”共青團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跟上時代前進、青年發展、實踐創新的步伐。
26.“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進步,是青年最寶貴的特質,也是黨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
27.團干部要鑄牢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高揚理想主義的精神氣質,心境澄明,心力茁壯,讓人迎面就能感受到年輕干部應有的清澈和純粹。
28.自覺踐行群眾路線、樹牢群眾觀點,同廣大青年打成一片,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為青年計,少為自己謀。
29.培養擔當實干的工作作風,不尚虛談、多務實功,勇于到艱苦環境和基層一線去擔苦、擔難、擔重、擔險,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
30.涵養廉潔自律的道德修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斷錘煉意志力、堅忍力、自制力,做一個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人。
31.中國共產黨是始終保持青春特質的黨,是永遠值得青年人信賴和追隨的黨。
32.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中國共產黨是先鋒隊,共青團是突擊隊,少先隊是預備隊。入隊、入團、入黨,是青年追求政治進步的“人生三部曲”。
33.中國共產黨始終向青年敞開大門,熱情歡迎青年源源不斷成為黨的新鮮血液。
34.青年之于黨和國家而言,最值得愛護、最值得期待。
35.青年猶如大地上茁壯成長的小樹,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撐起一片天。
36.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陽,不斷積聚著能量,總有一刻會把光和熱灑滿大地。
37.1937年,毛澤東同志為陜北公學成立題詞時說:“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這些人具有政治遠見。這些人充滿著斗爭精神和犧牲精神。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這些人不怕困難,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勇敢向前的。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于實際精神的人們。中國要有一大群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的解決。
(選自“學習強國”)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若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