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讀后感集合4篇
【篇1】開學第一課讀后感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經過了一個平安、愉快的寒假,我們滿懷著新的希望迎來了生機勃勃的2024年的春天。在此,借開學典禮的機會給同學們上安全教育第一課。
“保護自己,人人有責”。你們可知道全國中小學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原因死亡的人數,每天平均有40多人,每天有一個班的學生在“消失”。不要以為這些事例離我們很遠,其實它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同學們,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來。生命安全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安全不僅關系我們個人、更關系到我們的家庭、學校、整個社會。珍愛生命,增強安全意識,讓快樂與幸福伴隨著我們。下面講幾個方面的安全問題:
一、注意校園活動安全:
要嚴守《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1、禁止攜帶管制刀具、有危害性的玩具進入校園,包括水果刀小槍、彈弓。
2、嚴禁在校園內追逐,奔跑,打鬧、以防跌倒、摔傷;課間操、放學、升旗集會解散時不要擁擠,推搡,按順序,以防發生事故。
3、實驗課、體育活動及課外活動要嚴格服從老師指揮,嚴守操作規范,嚴禁擅自行動,防止各種危害安全的現象發生。入校后不得隨便出校門。放學按時離校,不在校園內逗留。
4、不摸、不動滅火器材、電線、各種開關;為防止火災和意外事故,除實驗外,所有教室及其他場所嚴禁違反規定使用明火。
5、 在學校各種勞動中注意安全,如掃地,擦窗戶,搬桌子等,預防意外事故。
二、注意交通安全:
1、來校、回家做到文明行路,要遵守交通法規,基本常識有:行人靠右行,不闖紅燈,不跨越護欄,橫穿路心時要左顧右盼看是否有車輛經過。
2、不乘坐“三無”車,因為“三無”車有諸多不安全系數,出了安全問題,費用難以保證,更談不上賠償。不乘坐超載車輛。
三、注意活動安全:
在家活動要注意安全。特別是父母不在的時候,活動要遠離建筑工地、道路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場所;不到坑、池、塘、溝、河流、水壩、施工重地等不安全的地方玩耍;不玩火,不燃放煙花爆竹,防止意外傷害。不進入網吧、電子游戲廳等未成年人禁止活動的場所。出門一定要告知父母長輩知道,告訴他們你和誰在什么地方玩,要注意時間,不要很晚到家,以免父母擔心。雙休日,不要到學校玩耍。
四、食品衛生安全
1、要注意食品衛生安全謹防“病從口入,毒從口入”,同學們購買袋裝食品要看清楚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及地址,不購買“三無”食品;不在街頭流動攤點購買零食,防止誤食不衛生食品、過期變質食品,造成食物中毒。
2、講究個人衛生,常洗手、常洗頭、常洗衣服、常剪指甲,被褥要整潔并要常曬。
五、疾病防治
1、生病要及時報告老師,以便及早治療。
2、患傳染病的學生要積極配合學校、診所隔離治療,關心自己更要關心他人。
六、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同學們受到意外傷害,很多是沒有想到潛在的危險、沒有自我保護意識造成的。我們只要不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就能有效地避免和預防意外傷害。節假日我們要注意不跟隨陌生人外出游玩,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讓陌生人隨便出入家門。不隨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
七、注意家庭安全:
同學們在家不要自己隨意使用一些家用電器、煤氣灶、衛生浴具等。要在家長指導下正確使用,不能麻痹大意。家里的電器及設備發生故障時不要擅自去動。還要注意防盜。
“生命”,一個多么鮮活的詞語;“安全”,一個多么古老的話題;“幸福”一個多么美妙的境界。同學們: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為天;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記著安全第一。生命才是學習的本錢。同學們,讓我們共創平安校園,在平安的藍天下,高高興興地上學,平平安安地回家!
最后,祝各位同學在新的學期里快樂成長,學習進步!謝謝大家!
【篇2】開學第一課讀后感
殷憂啟圣,多難興邦。2024年將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跨入新年,一場罕見的兇勐疫情向我們撲來,打亂了我們正常的學習生活。
面對疫情考驗,2月10日,永康市教育局在永康電視臺播出“開學第一課”,激勵萬千學子追夢不止步,奮斗正當時。
本該如期開學站在操場上迎著朝陽,伴著國歌翻開新學期的第一章,但因疫情肆虐,我們整個假期被迫囿于家中。這個假期我們共同經歷了痛苦和希望,也正因如此,這次的開學第一課顯得尤為神圣和珍貴!在電視機前,同學們立正,舉起右手,五指并攏,高高舉過頭頂,向五星紅旗承諾,志存高遠,認真學習,鍛煉身體,勞動實踐,陶冶情操,錘煉意志,用堅持不懈的努力,做一名新時代的行動者。我校師生觀看后紛紛表示,辦法總比困難多,在家如在校,休息不休學,堅決與疫情戰斗到底。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相信在師生家校和各方的齊心努力下,我們定會早日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待到春暖花開、大家重返校園時,我們必將開啟一個全新的征程!
【篇3】開學第一課讀后感
一、活動目標:
1.通過主題班會使學生正確認識新冠肺炎疫情,科學防疫。
2.通過致敬最美逆行者,學習榜樣,強化使命感與責任感。
3.以班會為契機,讓學生感受到逆行者的壯舉,獲得前進的力量,胸懷感恩,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二、活動對象:
1——6年級全體班主任、學生
三、活動時間與地點:
開展時間為2024年5月 日下午第三節少先隊活動課,地點為各班教室。
四、活動準備
新聞、圖片、PPT制作
五、活動過程
幾則新聞,感受強大的祖國
師:這個特殊的假期終于結束了,很高興能再次見到同學們,今天的主題班會為“疫情防控,生命教育”,我們先從幾則新聞開始。
新聞1:數百臺機器,四千余名工人爭分奪秒修建醫院
新聞2:成千上萬的物資調配武漢
新聞3:全國各地紛紛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新聞4:各界人士踴躍捐款捐物。
師:相信大家在家的這段日子,一定都看到過這些新聞,請問大家有什么感觸呢?
學生暢所欲言,交流感受。
師:這就是今日之中國,強大的中國,團結有愛的中國。沒有安定富強的祖國,哪有安穩幸福的的家?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國家是無數幸福小家的的堅強保障。越是這樣的危難時刻,越是能感知來自這個國家的量;越是在無情的災難面前,越是能感受到“中國”兩字帶來的溫暖與美好。同學們在這樣強大祖國的懷抱之下成長,你們都有什么感想呢?
小組討論,派代表發言
分析原因,學會珍愛生命
1.師:小小的病毒,竟讓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陷入危機,那么同學們知道本次病毒是怎么感染我們人類的嗎?
生:獵食野生動物!
師:沒有錯,隨著調查的深入,本次疫情病毒的來源是野生動物,人類獵食野生動物是本次疫請爆發的原因。非洲的埃博拉、17年前的非典,都與獵食野生動物有關。這樣的傷痛還未過去,病毒又再次出現。一部分狂妄自大、無知無畏的人,無視野生動物生命的存在,最終造成了今天這個局面。慘痛的教訓必須讓我們意識到,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我們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如無敬畏之心,便常常會以征服、攫取、破壞為主。而一旦傷害的次數到達了某個“臨界點”,大自然就將以人類不可承受的方式加以償還,歸根到底就是要敬畏生命,敬畏我們自身。
媒體播放相關視頻資料
了解新冠肺炎的臨床癥狀
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癥狀。
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癥狀。
重癥患者多在發病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衰竭。
了解新冠肺炎帶來的后遺癥
輕癥隔離及普通型出院患者:多數患者肺功能損害輕微或無持續殘留的肺功能問題,較少產生身體功能障礙。
重型/危重型出院患者:可能會有全身虛弱、呼吸急促導致的身體功能受限,肺功能表現為限制性通氣障礙,與胸部CT的檢查顯示的肺纖維化改變一致,此改變可能持繼存在。
(三)科學防控,爭做守法公民
師:在家自我隔離問,少了往年熱鬧的年味,少了親朋好友登門拜年,一定很無聊吧?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這段時間在家各自制造歡樂的“妙計”吧!
學生按小組分享假期防疫趣事。
師:看到大家都遵守了規定在家自我隔離,老師感到非常欣慰。大家肯定也聽說了,有的人無知無畏、心存繞幸,不加防護不聽勸阻:有的人無規則,沒有理性,造謠傳,給防疫抗工作增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擴大了疫情。你們知道怎么科學防控疫情嗎?
學生回答: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增強體質和免疫力;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避免人多聚會;避免接觸野生動物和家禽;堅持安全的飲食習慣,食用肉類、蛋類要煮熟煮透等。
媒體出示科學防控的相關資料:不信謠不傳謠、如何正確洗手、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師:開學了,同學們又將朝夕相處這快樂的學習時光了,在疫情還未徹底結束的這段時間,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交流:①上學前要自測體溫,體溫正常方可上學。出現發熱、乏力、干咳等癥狀要及時請假就醫,并向學校報告。②建議由家長接送,或步行前往學校,盡量減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③若需乘坐公交車,要全程佩戴好口罩,盡量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④進校前要主動佩戴口罩,接受學校的體溫檢測。⑤盡量維持每日“家——學校”兩點一線的軌跡,不去其它人多的公共場所,勤洗手消毒。
(四)大愛無疆,學會愛與感恩
師:抗擊疫情期問,每天伴隨疫情數字更新的,還有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大愛故事。
故事1: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某某和她的團隊正忙碌在武漢抗疫一線。央視記者采訪時關心李院士的身體,她回復道“沒問題,放心好了。家里人都擔心我,其實我身體還是重好的。”“每天只睡3小時”,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負責人對記者說道:“70多歲的老人,不分量夜,凌展4點下火車,吃過早餐就援著開會
故事2:
鐘南山院士深入一線奮戰【播放幾段剪輯視頻】
【播放幾段催淚視頻】
師:正是因為有了鐘南山、李某某、“90”后醫護人員等這樣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醫務工作者們,才使得我們對打贏這場戰役更加自信。同學們在疫情面前,也要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勇于擔當,知行合一,不為防疫抗疫添亂,積極傳播正能量,為打贏這場“抗疫”大戰作出少年兒童應有的貢獻。面對疫情,各行各業的“戰士“們都扛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奮戰一線。他們扛起的,不僅僅是一份責任,更是為我們社會發展扛起了保護傘,保護我們前行!
“算我一個,我報名!”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
這樣的一段段話感動了無數人,讓人淚目。一個個堅守崗位的白衣天使,一隊隊臨危受命的“最美逆行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何為正者仁心。他們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走在防疫第一線,面臨著超負荷的工作和被傳染的危險。他們滿懷大愛之心,勇敢擔起民族的重任,他們詮釋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愛!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希望同學們心存感恩,要從他們的大愛中學會感恩,并努力爭做一個充滿愛、傳播愛、奉獻愛的人。一個人人付出有溫,人人感恩有暖度的社會,才稱得上是和諧的社會。
(五)深思警醒,茁壯成長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小小的你經歷了人生的一場考驗,不一樣的春節,不一樣的寒假,不一樣的開學,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思考,在這場特殊的經歷中得到磨煉,茁壯成長。
【篇4】開學第一課讀后感
2024年的開學第一課要開始了,我既激動又緊張,這一次開學第一課非常特別,因為它分別在北京、武漢設置了課堂,北京課堂由康輝、尼格買提擔任主持人,而武漢課堂由撒貝寧、朱廣權擔任主持人。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對于青少年來說,這是一堂令大家大家深刻且有特殊意義的教育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團結·科學·擔當”三個篇章而展開,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我認識了陳薇院士,陳薇院士是“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在節目中,她分享關于疫苗誕生的故事和知識,我聽完后思考了良久,此時又想起那一句話,“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在節目中,我們還看到了張文宏醫生,在抗擊疫情期間,我們都被金句頻出的他所吸引,他總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大眾普及防疫知識,深受大家的歡迎,還被大家稱為“硬核醫生”。關于他的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張文宏從睡眠、飲食、運動等方面給孩子們提出了具體的建議。這也是他《開學第一課》給孩子們送上的寶貴的開學禮物,希望孩子們認識到身體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的確,沒有什么比生命更加重要。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就這樣結束了,看到節目中的一個個感人的片段,令我感觸良多,希望這一遭劫難,再無重演。最后,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少年強,中國強!”這個主題,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唯有少年茁長成長,祖國才有可能變得更加強大。且從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對于建設偉大的祖國,成為了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進入了新學期,我會努力學習,并永遠把學習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不會辜負父母對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