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出處】唐·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意思翻譯】在南山截斷竹管制成篳篥,這篳篥樂器本來從龜茲出。流傳到漢地樂曲變得妙奇,涼州胡人萬善盡情為我吹。
【全詩】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唐].李頎.
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
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旁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飆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飀,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賞析】
本詩寫觱篥之樂。觱篥,一種簧管樂器,以竹為管,管口插有 蘆制哨子,有九孔,出自西域龜茲,故曰“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 出”。南山,指長安南邊的終南山;龜茲,漢西域諸國之一,地在今天山南 麓。開篇即交代觱篥之樂的緣起。
觱篥在西域,畢竟音域未廣,曲目不豐。流傳漢地之后,其曲愈轉愈 奇。涼州胡人,指安萬善。安為昭武九姓之一,地在今中亞地區。安萬善 應為昭武九姓滅國后流落至中原的胡人,善吹觱篥,故其曲吹出了濃濃的 思鄉之意,以至于旁邊聽的人都發出了嘆息之聲,遠客長安的人,因曲而 思鄉,禁不住潸然泣下。但是,音樂以其基調感動人,世間一般的人,能夠 感受到這個音樂的基調,因而為之歡欣或悲戚,而更為細微的藝術賞析, 則不是人人都能辦到的了。人們只是隨便聽聽而不能欣賞樂聲的美妙, 以至于樂人有曲高和寡的寥落之感,就像獨來獨往于暴風之中。譚元春 曰:“與世人學舞只是舞,同一高寄之言,而‘長飆風中’句形容聾聵人光景 可笑。”(《唐詩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