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
【出處】唐.李白《清溪行/宣州清溪》
【意思翻譯】好像在明鏡中,鳥好像在屏風里的。入晚時猩猩的一聲聲啼叫,在我聽來,就是在為自己遠游他鄉而悲切。
【鑒賞1】人像在明鏡中行走,鳥仿佛 在屏風里穿越。明鏡:比喻清澈的清 溪。度:越過。屏風:比喻清溪兩岸的 群山。
【鑒賞2】用“明鏡”比喻青溪,把群山比作屏 風,詩人說人好象在明鏡中行走,鳥如同在屏風里穿度。兩句詩把人在 岸邊行走,鳥在空中飛度而映在溪水中的倒影,活生生地攝入筆底。巧 妙而自然地把溪水的清澈,明潔,狀摹畢盡,誠可謂生花的神筆。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綠水青山,風景 如畫。[例]如果說有過多少畫,我曾經遠 遠地端詳,又貼近了摩挲,而今來到武夷 山水間,“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我 是步入畫中來了。(邵燕祥《如畫》)
【全詩】
《清溪行/宣州清溪》
.[唐].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
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
【賞析】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詩人用對偶的句式、比喻的手法,從正面著筆描寫溪水的清澈。古人有“舟如空里泛,人似鏡中行”句 (陳釋惠標《詠水詩》),李白此聯,雖有所承襲,但意境卻比前人詩句開闊。你看,人行于溪岸上,影映于水中,如同行于明鏡中; 鳥飛渡清溪,歸于山林,仿佛進入畫屏里。這里,詩人不僅寫了水光,還寫了山色。把清溪比作明鏡,把山林比作畫屏,景色是何等的明麗澄鮮。詩情與畫意合而為一,詩人欣喜莫名之情,心往神馳之態,躍然于紙上。
然而,美景盡管可以怡情,溪水固然可以“清心”,卻始終不能使詩人超脫于污濁現實之外。因此,等到傍晚時分,聽見猩猩一聲連一聲的悲啼,詩人便徒然醒悟自己乃是個因受排擠而遠游的天涯孤客,不禁又悲上心來了。“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秋浦歌》其二) 十年羈旅,故鄉煙水處,長安兩茫然,胸懷濟世才,身陷山水間。望穿秋水,進退維谷,這正是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面對暮色,耳聽悲聲,詩人怎能不陡生悲涼之感呢?尾聯創造了一種情調凄涼的冷寂境界。以此作結,哀婉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