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出處】唐·王維《橫吹曲辭 隴頭吟》
【意思】駐馬聽之雙淚流。身經大小百余戰, 麾下偏裨萬 戶侯 關西老將有說不盡的愁懣,駐馬傾聽凄惋的笛聲,不禁老淚橫 流。我已身經百戰,累建功勛,仍在戍塞守邊,而我帳中副將如今反到 成了萬戶侯。這是沉淪邊塞老將悲愴的自白,表現了對朝廷獎賞不公的 極大郁憤。
【題解】
詩歌篇名。唐王維作。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少年看太白星,欲以立邊功自命也。然老將百戰不侯,蘇武只邀薄賞,邊功豈易立哉!”今人張碧波、鄒尊興《新編唐詩三百首譯釋》:“詩以少年游俠滿懷報國熱情與關西老將的失意憤慨作對照,借老將之悲劇遭遇,借蘇武之節旄空盡海西頭,以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慨心情,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大膽的批判態度。”
今人陳貽焮《唐詩論叢·論王維的詩》:“詩人很巧妙地從‘長安少年’‘夜上戍樓看太白’躍躍欲試的喜悅,寫到此時此刻、遠處邊陲的‘關西老將’聞笛涕零的悲哀;在這兩種不同心情的對比描寫中,就很自然地表現出作品的主題思想:‘長安少年’今夕的憧憬,安知不就是‘關西老將’當年的抱負?‘關西老將’今日的遭遇,又安知不就是‘長安少年’他年的命運?封建社會不僅仕途坎坷,就是邊塞疆場,也大有不平的事在。”此詩寫長安少年守衛邊疆的壯志和關西老將沉淪失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統治者爵賞不公,軍中壓抑人才的客觀現實。詩中通過月夜笛聲巧妙地把二者綰合起來,對照見意,格局甚新;詩十句,四句少年,四句老年,最后兩句挽入史事,按而不斷,耐人咀含;寓激憤之情于哀怨之中,回環迭蕩,蒼涼悲怨。清方東樹推崇此詩說:“起勢翩然,‘關西’句轉收,渾脫沈轉,有遠勢,有厚氣,此短篇之極則”(《昭昧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