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比娨馑?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出處】唐·李商隱《落花》。
【意思翻譯】詩人以無限的感慨抒寫了用生命打扮春 天的花朵,無私地貢獻(xiàn)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終所得只是飄落凋殘、沾 人衣裙的凄涼結(jié)局。兩句詩語意雙關(guān)、凄惋悲傷,也映照了詩人自身的 經(jīng)歷。詠物與身世之慨結(jié)合得天衣無縫,表現(xiàn)的情感哀怨動人,可見出 詩人的大家手筆。
【全詩】
《落花》
.[唐].李商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注釋】
①二句意謂居于高閣的客人竟然離去了,小園中的落花正雜亂地飛落。②花朵高低不齊地紛紛落下,連續(xù)覆蓋小徑曲陌,臨空飛舞似遙送夕陽斜暉。參差(cen ci):高低不齊貌。曲陌:彎曲的小路。迢遞(tiao di):遠(yuǎn)貌。③二句意謂落花委地使多情人腸斷而不忍掃,望穿雙眼,望春和人留下,但卻都無情地歸去了。④二句意謂有情的芳心(花心、人心)隨著春盡而完結(jié),只剩下淚下沾衣而已。
【賞 析】
詩的首聯(lián)寫客人離去,花已落下,極為平淡,然而妙就妙在詩人把兩件本來不相干的事物硬是拉攏在一起,如此一來,“連落花亦看作有情矣!”(《李義山詩集箋注》)。如此寫法看似無理實則有理,這便是觸景傷情,因情而寫物。
頷聯(lián)承接上聯(lián),進(jìn)一步描寫落花“亂飛”情狀。“參差”為所見落花慘狀,是客觀現(xiàn)實,“迢遞”是擬人手法,是因情而寫。落花參差與曲陌而“連”,仿佛與詩人情緒相通;“迢遞”而“送”竟是讓人留戀的太陽,這兩個字用的很好。也正是這兩個字才把作者的情緒傳給所詠之物,又把所詠之物的傷感帶給詩人。落花已不再是普通落花,而是作者感情傳達(dá)的對象,因而詩人“斷腸”而“不忍掃”,詩人希望花不要再落,可是“眼穿”了,花“仍欲稀”,作者此時心情自然無比悲傷。
尾聯(lián)是作者對落花的感慨,更是詩人對自己身世的哀凄自憐:花以生命點綴春天,最終卻凋零殘損,沾人衣裙。詩人空懷壯志,而屢遭挫折,施志無門,只有悲哀,淚落沾衣而已。
李商隱善于以己之情體察外物情感,再以充滿情感之筆抒發(fā)出來,在看似無理之中道出自己的凄情,此詩也正是這種以物詠情詩中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