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出處】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一》。
【意思翻譯】長久地停留三峽樓臺熬日月,與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全詩】
《詠懷古跡五首·其一》
.[唐].杜甫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賞析】
這是杜甫在《詠懷古跡五首》中的第一首,是詠梁朝詩人庾信的。庾信在戰亂中逃奔江陵,后出使西魏,被留在北朝達二十七年之久,留下了許多充滿鄉關之思的作品。杜甫也因戰亂滯留四川,其詩中也充滿了許多鄉關之思。這首詩作者從庾信故居想到庾信其人,繼而聯想到自己,表面上是詠嘆庾信,實際上是詠嘆自己。
首聯直接敘寫自己的遭遇,先寫安史之亂暴發時,在長安一帶的流竄生活,再寫逃入四川后的飄泊生活。兩句高度概括了詩人自戰亂后動蕩不定,苦無寧日的遭遇。頷聯寫他流落到夔州后的情景,感嘆自己在夔州滯留時間太久,和少數民族的人民同住山林,暗示出生活的凄苦,心境的悲涼。頸聯“羯胡”一詞,既指安史之亂的安祿山,也指梁武帝時起兵反叛,攻入梁都建康的侯景,說他們都是不講信義,不能依靠之人。因而這一聯既是寫詩人自己,也是寫庾信,寫他們二人因戰亂不能還鄉,具有共同的感時傷世情懷。尾聯表面上寫庾信蹭蹬的身世,心酸的經歷,使他的作品更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實際上也是用庾信來自比,寫自己與庚信一樣顛沛流離一生,詩歌也愈老愈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