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復讀機”作文1300字
家有老媽,年方三九,脾性還好,就是嘮叨,所以此“老媽“非彼”老媽應乃“嘮媽”也。老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發揚光大“復讀機”執著的專業精神,不厭其煩,一絲不茍地做著“復讀”工作,全然不顧吾耳已生繭也。
其實,老媽這臺“復讀機”,“復讀”的也無非四點:吃晚餐桌上,我緊盯著一盤黃瓜肉片,風卷殘云般吃得津津有味,正咂著嘴,“啪”,一筷子青蒜突然出現于我的碗中,青蒜來得太突然,突然得令人猝不及防,那感覺就像優美的樂曲中夾來了一段鴨噪聲。在短暫的大腦空白后,我遂醒悟,忙力挽狂瀾,大口將青蒜吞下去,然而還是晚了一步,讓“復讀機”揪住時機開了機: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要多吃青蒜,可以殺菌的啊!總是把我的話當耳旁風,你知不知道人健康重要,健康是一切工作,事業的資本,沒有健康的身體怎么有偉大的成就……“那霍金呢……”我艱難地申辯著。“人家霍金就是生了病后才知道要吃青蒜,所以補出了一個聰明的大腦啊,你也多吃點吧!”老媽明知道霍金不是吃青蒜吃出《時間簡史》的,卻還要成心糊弄我。我也只能裝傻,捏鼻咽下了青蒜。穿我所指的“穿”實際范圍很廣,甚至涉及到洗臉刷牙等瑣事,如果我穿衣將拉鏈敞開她就不斷利于復,你是學生,穿衣要齊整,如果我劉海過眉,她便喋喋不休,“再不剪頭發,眼睛要被頭發刺瞎了”,甚至我單手騎車時,她都絮絮叨叨“一點也不注意安全,耍什么酷”。我欲哭無淚……言當“鳳姐”和“意利哥”在網絡上廣為流傳,以至于弄到家喻戶曉,被推上“評論浪潮”的頂尖時,作為以“發揚青春,力趕潮流”為口號的中學生,自然不甘落后,于是我們的談資里添加了“姐的狂放和哥的意昨”。偶然有一次,我和老媽聊到歌曲,隨口唱了句“你不要再迷戀哥,哥只是一個傳說……”被老媽以八十分貝的斥責堵了回去,從那以后天天要“復讀”女孩子正經一點為好。
后來又有一次,我和老朋友在家大侃特侃金庸的武俠小說。作為女生卻迷戀武俠,我和她“臭味相投”。我們從香香公主與陳家洛談到郭靖與黃蓉,又從楊過與小龍女分析到趙敏與張無忌,甚至還為令狐沖娶了盈盈而忿忿不平(純屬個人情感),正興起,朋友忽地冒出一句感嘆:“人在江湖,是苦是甜?”
這句話陡然觸動了我的記憶,我便隨口扯了一段“偈語”阿彌陀佛!甜即是苦,苦即是甜,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老媽正好來給我倆端水果,聽后立即極其嚴肅地開了機:“女孩子家,念什么佛語?說話一點也不經大腦考慮,不正不經,不三不四,將來怎么找個好單位好工作,怎么找個好婆家,做個好媳婦啊……”。
嗚呼!吾“內牛滿面”兮卻無聲!學關于“學”咱就不用多聊了,誰家父母不念叨幾句?無非是“學習態度要端正,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復習、預習”之類,我老媽不過比別人多“復讀”了幾遍。真真的我是“一年三百六十日,老媽嘮叨嚴相遇”啊!
老媽嘮叨歸嘮叨,但這個“復讀機”日日都在“復讀”著無微不至,亙古不變的關愛,叫人煩雖煩,但“煩并溫暖著”!現在想起來,也覺得有些懂“復讀機”的真諦了!
其實啊,老媽的嘮叨正是這世上最美妙的音樂。它就像是彈奏在我生命琴弦上的音符,每一個音符都穿透了我的靈魂,燃燒著我的生命,使我變得輕盈,定以飄向那條通往成功未來的路。
人都說“羊有跪乳之恩,烏有反哺之報”咱作為靈長類動物之首,長大后,無論如何也要報“復讀機”老媽的恩啊!
我愛我家的“復讀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