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袁隆平的一封信匯編15篇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匯編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書信吧,書信一般包括稱呼、問候語、正文、祝語、署名、日期六個部分。你所見過的書信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給袁隆平的一封信,歡迎閱讀與收藏。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您是我最敬佩的人。建國70周年來,我們祖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運動會金牌總數從五枚到現(xiàn)在的51枚,中國一躍成為世界體育強國,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中國的軍事力量越來越強,造成這種天翻地覆的變化人物有很多,但我最敬佩的是您,您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更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您的才智不得不讓我佩服,您兢兢業(yè)業(yè)的科研精神是我們這一代人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我們,整個世界的人們都要感謝您,是您解決了全世界饑餓的問題。
最近兩年,我聽爸爸講了許多您小時候的艱苦生活,明白了我們的幸福生活多么來之不易,也見證了我們祖國多么強大和繁榮,我真想您來指導我們種水稻,我們一定會牢牢地抓住這個機會,讓稻花的香味飄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也飄進每個孩子的心里。
寫信人:xxx
日期:xxxx.xx.xx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2
敬愛的袁隆平院士:
20xx年5月22日13時07分,您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聽聞這則消息,我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是震驚,是哀痛,是長久的沉默與緬懷。
有一種緬懷是“感恩國士,吾輩奮進”袁隆平院士既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耕耘者。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湖南農民。他常說“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田間地頭總能看到袁老默默耕耘的樣子。人們看到的袁老,總是挽著褲腿下稻田的形象,無論播種季還是收獲季。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國勛章”。即便是在獲得國家最高榮譽,袁老還是堅持親自下地查看“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在成就與尊榮的背后,這恰是我們后輩需要學習他的腳踏實地的奮斗、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鞠躬盡瘁的堅守。
有一種傳承,是“做好種子,為國為民”袁隆平院士曾說“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好的精神滋養(yǎng)種子破土而出定將根深葉茂、枝碩葉茂。最難能可貴的就是許多像袁老這樣的國之大者,在我們心里種下了一粒種子。種子在心里生根發(fā)芽,我們又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我們下一代禾下乘涼,不斷延續(xù)。做一個為心中理想而奮斗的國之大者。
是您讓我知道什么是“有夢想,了不起”您常說自己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一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如今,水稻高產的夢想變成現(xiàn)實,雜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美國、巴西等各個國家大面積種植。科學探索是沒有止境的,追求也是沒有止境的。活到老學到老,他的動力來自于他的夢想。袁老的這兩個夢想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能實現(xiàn),對于解決全世界的糧食問題是重大的突破,但他的夢想又有別于一些科學家的夢想。他所從事的水稻育種,整天與泥土打交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那些高大上的科學研究有很大的區(qū)別。某種程度上說,這兩個夢想就跟他一輩子打交道的泥土一樣樸實無華。這也正是他的偉大之處,他的夢想里沒有花里胡哨的概念,也很少有炫目的理論,也沒有圍著核心期刊打轉的焦慮,有的只是一顆為民分憂的心。在他的夢想里,科學就應該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力。
感謝您用一生,從全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fā),解決了世界億萬人口的吃飯問題。您放心,吾輩自強,志存高遠,必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國家,不負前人!
此致
敬禮!
xxx
xx年x月x日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3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炎炎夏日悄然而至,水稻已經翠綠。然而,還沒到稻子收成的時節(jié),您怎么離我們遠去了呢?
您是新中國的第一批大學生,您本來可以衣食無憂,卻全身心地投入于研究雜交水稻之中。在一次又一次攻克困難的堡壘中,您總結經驗,如同尺子一路直到底,從追夢到握住夢,再到實現(xiàn)夢,這一路一定很難吧?我小時對您不是很了解,總認為您是神圣而遙不可及的。下午,語文老師給我們講了您的故事,我才知道,原來您是那樣的樸實無華,您的愿望也是如此簡單:讓所有人遠離饑荒。
袁隆平爺爺,您的心胸是那樣寬闊,比海還寬,比山還高。您如同候鳥,東奔西跑,救濟人民。在您的幫助下,不少人填飽了肚子,就算您已是雪鬢霜發(fā),也不肯停歇,反而將時間抓得更牢,更緊。平日里,您疲憊的身影不正像結滿果實的老樹嗎?我多么希望那棵老樹依舊能抽出新的枝條,吐露嫩芽。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相信所有的人都能“飲水思源”,永遠記得您,感恩您。
祝您:在天堂里依舊能聞稻花香!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4
尊敬的袁隆平爺爺:
您還記得嗎?當人們提起您的豐功偉績,提起您那數不勝數的獎章時,您總是擺擺手說,那些榮譽對于你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國家做出貢獻。可是我卻想說,要是沒有您,我們現(xiàn)在可能還都吃不飽,感謝您為了祖國奉獻了一生。
還記得在幾十年前,我們的祖國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是您為了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毅然決定投身于水稻研究,希望研制出一種高產的水稻,讓全中國人吃飽飯。長達十年的水稻研究,您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種奇異株的水稻,通過這個契機研究出了雜交水稻。研制成功的雜交水稻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大得多,并且顆粒飽滿,讓無數掙扎在饑餓和貧困線上的人們解脫出來。感謝您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您就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一個月前,您因為疾病離開了我們,得知噩耗的我們非常悲痛。當得知您在離開我們之前,九十幾歲的高齡還堅持去水稻田里觀察水稻的長勢,關心著每個地方水稻的產量。您這種鞠躬盡瘁的精神讓我震撼,也讓我知道了什么是當之無愧的人民英雄。
感謝您對我們不求回報的付出,讓我們不會再被饑餓所困擾。我也一定會學習您的精神,牢牢記住您對我們青少年的期許,勉勵自己一路向前。
感動的人:陳宇濤
20xx年6月27日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5
敬愛的袁爺爺:
您好,我想天堂也一定有稻花香了吧!有人說,“有些人,偉大到讓我們以為,他們沒有生老病死……”從未想過您會離去,因為記憶里,您依然還是課本里的模樣,那時您彎著腰站在稻田里,手中拿著稻苗開心地笑著。
您是當代神農,一生為國為民謀溫飽而努力奮斗。我知道,你生命的終結是在以另一種方式傳承發(fā)揚著。“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您的精神定會薪火相傳,年輕的一代會接過你的接力棒,繼續(xù)為國家復興、民族富強揮灑熱血與青春。
您說:“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您把對祖國愛融進了每一粒飽滿的稻穗中。從發(fā)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到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再到創(chuàng)建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您的每一項創(chuàng)舉都令世人贊嘆。
“民以食為天”,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而您將一生所學都融進了一粒種子,用它改變了世界,幫助14億中國人解決吃飯問題。水稻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更是在向全世界宣布中國人不僅能養(yǎng)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而就在前不久的5月9日,媒體報道,袁隆平雜交水稻團隊再創(chuàng)畝產1004.83公斤佳績。
您說:“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在夢里,試驗田里種植的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微風拂過,稻浪聲此起彼伏,而您就坐在稻穗下乘涼,向孩子們講述著稻穗里關于豐收的故事。
您說,“哪有搞科學研究不失敗的呢?失敗就失敗,跌跤就跌跤,爬起來再干就是了。”所以,在雜交水稻研究生涯中,你遭受過詆毀、質疑,卻從不會因為失敗而氣餒。盡管已90高齡,您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田邊“打卡”。哪怕是在病重住院期間您還念念不忘稻子的長勢。
入院之初,您每天都要問醫(yī)務人員,“今天多少度?”心系稻穗的成長狀態(tài)和生長環(huán)境。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總是騙我不要剩飯不然臉上會長麻子;長大后,才知道是前輩們從未停止奮斗才解決了億萬人民口糧問題,從今后我們要更好生活,珍惜糧食,從一粥一飯中緬懷您。
從此,當我們仰望星空時,有一顆編號8117的小行星,他叫“袁隆平星”,在浩瀚的銀河中,照亮著我們的前行之路,我們便無懼黑暗!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6
親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我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我叫薛心怡。九歲之前,聽媽媽提起過您,說您發(fā)明過雜交水稻,因為那時小,不明白媽媽講的是什么意思。后來,當老師今天帶領我們觀看您的事跡后,我終于明白了您“雜交水稻之父”的由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你們那個年代沒有飯吃,只能靠樹皮來填飽肚子,看到這里我非常心酸,您解決了我們中國人吃不飽飯的問題,您非常偉大,讓我們后代人明白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所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應該不要浪費一粒糧食,要懂得節(jié)約糧食。
袁爺爺,我們要向您學習,在學校要努力學好知識,將來為社會貢獻出一份力量。
您的后輩薛心怡
20xx年5月24日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7
尊敬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湖南省長沙晚報小記者,名叫鄧子涵。我就讀于中南小學1803班,今年八歲。您的精神讓我們深深的打動,老師帶領我們去了您的博物館,我看見了1968年的5月16日,您四年的心血給毀了,心里不是滋味,而且現(xiàn)在還未破案。
您種的地春天是綠綠的,到了秋天是金黃金黃的,別小瞧您種的田,它救了四到五億人口。不是您我國就沒那么強大!直到在感動中國課外書上讀到您的故事我才知道,民以食為天,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我們中國耕地面積僅占7%,人口卻占了世界的22%。而一粒種子改變了一個世界。
袁爺爺,您給人民創(chuàng)造了奇跡。將水稻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您充滿信心地向世界宣稱,中國人民不僅可以自己養(yǎng)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農民伯伯都親切的稱呼您為米菩薩。我祝您禾下乘夢早日實現(xiàn)!同時祝您快樂安康!
此致
敬禮!
xxx
20xx年7月4日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8
袁隆平爺爺:
您好!
您樸素的衣著、慈祥的面孔、勞動的身影一直浮現(xiàn)在人們眼前,您勞動后喘氣的'輕聲、課堂上親切的話語、田野間歡快的笑聲永遠回蕩在人們耳邊。
可現(xiàn)在,人們將再也見不到您,不能再聽您講話了。您這一走,讓全世界的人心如刀絞。
您這一生,都在為實現(xiàn)您的“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世界夢”而努力奮斗,直至你永遠閉上眼睛的最后一刻。為解決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溫飽問題,您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此,我替全世界人民向您說一聲謝謝。
袁隆平爺爺,您一生榮譽無數。我真的十分佩服您。您許下登天之夢,一直努力奮斗。您為他人著想,總是心系祖國,心系人民,不顧自己。您還呼吁人民: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可我們雖然學過李紳寫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卻不懂得這首詩的真正含義。我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您和他人的辛苦,只因為自己生活得太好,沒有嘗過苦頭。
您總是感嘆時間不夠,用“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來勸告我們認真讀書,將來報效祖國。您的意志力,就好比山上那深深扎根在石頭縫里的竹子,“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無論面對什么困難,你都毫不動搖,努力為自己定下的夢想而奮斗。
袁隆平爺爺,通過對您的了解,我真正知道了“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為艱”。以后,我飯前會想到您和其他農民伯伯的辛苦,飯后,我的碗里將一粒不剩。
祝一路走好!
崇拜您的人:楊俊杰
20xx年5月28日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9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浦口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小學生,今年11歲,雖然您不認識我,但是您是我心中的一名英雄。您“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號令我印象深刻,您不僅解決了中國人吃飯問題,還為世界糧食安全生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給您寫下了這封信。
每次在吃飯時,我總會想:這些米粒是從何來?我曾聽爸爸講述過60年代種植稻谷,畝產都不高,每年的清明節(jié)開始從買稻種、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的整個過程。常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到頭來還是吃不飽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學實驗帶領下,有了“雜交水稻”的成功。才解決了我國糧食欠缺問題,現(xiàn)如今我生活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下,溫室里長大的孩子,不知道農民伯伯種莊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糧食是怎么種出來的,除了從書本上了解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識,就只能通過在農村長大的父母口中聽到關于農耕時節(jié)的一些事情。
我有一個想法,就是想學校開展種植水稻實踐課堂,希望能夠邀請您來指導我們種植水稻,在得知您研發(fā)新的水稻品種后,便希望能將您研發(fā)的新水稻種子在我們學校的種植園里種植,讓我們學習一顆小小的稻谷是怎樣被育成小秧苗,從綠油油的秧苗里抽穗,慢慢變黃等著收割,讓我們參與打谷子、曬谷子、磨成米,煮成米飯,從而讓我們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在我的心中也生長了一個夢想,長大后做一個像您一樣的人,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那份力量。最后,我的想法要是真實現(xiàn)了,學校開展并且在學校的植物園里種植水稻,我想問您我們能不能種上您研發(fā)的新稻谷呀?能和您一起學習種植新稻谷的奧秘嗎?
一位崇拜您的小學生:鄭澤銳
20xx年2月22日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0
袁隆平爺爺
您好!您為了不再眼睜睜地看著我們一個又一個餓死,又為了不看見我們?yōu)榱藸帄Z一塊樹皮而互相廝打,而做出了偉大的貢獻。袁爺爺,您不是一個缺少童心的老爺爺,也不是一個只想著自己、不想著大家的人。
您是一個關心兒童的人,你看見祖國有很多人餓死而放下飛行員、游泳健將這些職業(yè)。您為了讓我們不會再吃不飽飯,而將國家給您的別墅改造成研究基地,將工資用來研究水稻。袁隆平爺爺,您的海水稻只剩一點就完成了,您卻走了,每一滴水滋潤每一粒米,您就像成千上萬的水滋潤著我們。
我像一粒種子,您用您的溫暖化為水養(yǎng)育著我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每當我吃到一口米時,就會想起您。您已經上天堂了,祝您在天堂也能幸福地研究水稻!
此致
敬禮
xxx
20xx年xx月xx日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1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
此刻,您在稻田里勞作的身影浮現(xiàn)在我眼前,我仿佛還聽見了您勞作后急促的呼吸聲。然而,您已經駕鶴西去了。
袁爺爺,您一生都在向著一個目標前進——造福百姓。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實現(xiàn)“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您努力拼搏,獨自一人呆在稻田里反復做實驗,反復研究。我被您這種求知精神和造福百姓的情懷給深深震撼。今后,我也要向您學習,成就一番大事業(yè),讓百姓安居樂業(yè)。今后,您的遺愿將由我們完成。
袁爺爺,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讓我敬佩。您不管前方有多危險,有多困難,只要能讓雜交水稻增產,能讓農民增收,您都無所顧忌,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直奔目的地。我們今后也將繼承您的斗志并發(fā)揚起來。
袁爺爺,您教我們“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您自己也秉持這一優(yōu)點,勤勞節(jié)儉。可是,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自己吃飯的時候就經常浪費糧食。有時會把糧食剩在碗里;有時會以肚子實在太脹了為由,把飯菜倒掉;有時會嫌飯菜不好吃而干脆不吃……今后,我一定把飯吃得一粒不剩。
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袁爺爺,您在我心中就是這樣的人!
袁爺爺,今后我一定牢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將碗里的飯粒吃得干干凈凈。
祝一路走好!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2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在果實累累的稻田間,在稻香四溢的谷倉里,在綠意盎然的研究室,都能看見您辛勤的身影。您總是笑呵呵地,嘴角咧到耳根,因為中國的大米產業(yè)日漸強大。您看到我們歡樂地吃香噴噴的大米,總是露出幸福的笑容。我看到您,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我們中國因為有您研發(fā)的“超級雜交水稻”,從而漸漸地變成世界糧食儲備最多的國家。您年輕時發(fā)誓要讓每個中國人都吃飽,如今,您的誓言成了感動數十億人心靈的話語。因為有您為糧食事業(yè)做出的貢獻,中國若與其它國家交戰(zhàn),糧食則成為了“武器”。您研發(fā)的這“武器”威力巨大啊!
“糧食就是生命,知識拯救靈魂。”因為有您淵博的知識,才研發(fā)出雜交水稻,才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我講我一直有兩個夢:第一個夢是禾下乘涼夢,就是追求水稻的高產、更高產夢;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我始終都在努力使我的夢想成真,也希望與你們共勉,來共同實現(xiàn)這兩個夢想。”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您后面的人一定可以實現(xiàn)這兩個夢的,包括我,我也會為了實現(xiàn)這兩個偉大夢想而努力讀書、奮斗。您就好好休息吧。
“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是您,是您用一片血汗種出香噴的水稻,煮出熱騰的米飯。了解了您為水稻付出的貢獻后,我才真正懂得“流走的是血汗”。您的一生都在為糧食而奮斗、擔憂。您走到超市,看到人民的米價穩(wěn)定,樂呵呵地走了。您當時是笑得那么開心,那么高興。我今天乖乖地把碗里的每一粒米飯都吃干凈了,我身邊的家人、朋友都沒有浪費糧食了。我想,您看到了也一定會很開心吧?
寫信人:xxxx
20xx年xx月xx日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3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
我是韶關市乳源縣紅云中心學校的一名學生。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的付出,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吃飽穿暖的社會。
你逝世的消息使我們的胸膛像被巨石擊中一樣痛苦。本來以為“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情形只會在書中有,沒想到現(xiàn)實中也會有。
在一條長長的街道上,接送您遺體的車從遠方駛來,街邊的人們邊追趕著您的車,邊用手抹去眼角的悲傷,邊高聲吶喊:
“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叫喊聲中還帶有一些顫抖。
天空朦朦朧朧的,下著小雨,飄著薄薄的黑霧。殯儀館前,五顏六色的雨傘在路邊立著,像彩虹、像糖果,還像通往天堂的仙路。
最后,希望您在另一個世界中過的幸福,美好!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4
敬愛的袁爺爺:
您好!您在天堂過得好嗎?那里的人們有糧食吃嗎?
我是來自xx小學xx校區(qū)六年x班的xx同學。中午,我望著餐盤里的白米飯,眼前浮現(xiàn)的,盡是您的身影。這白米飯,是用您親手栽種的水稻做成的吧?可您,為什么一定要離我們而去呢?
袁爺爺,在今天的早會課上,老師給我們觀看了許多關于您逝世的相關圖文和視頻報道。您一生逐一夢,一夢耀千秋!這是多么偉大的貢獻!“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為了讓天下人都有飯吃,您幾十年如一日,不畏嚴寒酷暑,不怕風吹日曬,堅持下田辛勤耕作,夜以繼日實踐探索,從沒有停下奮斗的腳步!
了解了您的事跡后,同學們都很感動,大家紛紛發(fā)表感言,表達對您的無比敬意!當時,我的'內心突然涌起了一陣傷感,眼淚奪眶而出,想大聲哭卻又不敢,怕在大家面前丟面子。
袁爺爺,真對不起!每天中午,我總是把飯倒掉,也沒有覺得這樣子很可惜,覺得糧食這么多,浪費掉這么一點兒肯定沒事。所以,我?guī)缀鯊膩頉]有一次是把飯吃完的。現(xiàn)在,我明白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在此,我鄭重向您保證:從今天開始,不論怎么樣,我都一定把白米飯吃光!袁爺爺,我一定好好吃飯!好好學習!牢記您分享的8字成功秘訣——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將來學有所成,像您那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袁爺爺,天堂那兒有糧食吃嗎?請您也幫一幫那兒的人們,讓他們不再饑餓!
祝您一路走好
寫信人:xxxx
20xx年xx月xx日
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5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
此刻,您在稻田里勞作的身影浮現(xiàn)在我眼前,我仿佛還聽見了您勞作后急促的呼吸聲。然而,您已經駕鶴西去了。
袁爺爺,您一生都在向著一個目標前進——造福百姓。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實現(xiàn)“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您努力拼搏,獨自一人呆在稻田里反復做實驗,反復研究。我被您這種求知精神和造福百姓的情懷給深深震撼。今后,我也要向您學習,成就一番大事業(yè),讓百姓安居樂業(yè)。今后,您的遺愿將由我們完成。
袁爺爺,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讓我敬佩。您不管前方有多危險,有多困難,只要能讓雜交水稻增產,能讓農民增收,您都無所顧忌,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直奔目的地。我們今后也將繼承您的斗志并發(fā)揚起來。
袁爺爺,您教我們“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您自己也秉持這一優(yōu)點,勤勞節(jié)儉。可是,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自己吃飯的時候就經常浪費糧食。有時會把糧食剩在碗里;有時會以肚子實在太脹了為由,把飯菜倒掉;有時會嫌飯菜不好吃而干脆不吃……今后,我一定把飯吃得一粒不剩。
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袁爺爺,您在我心中就是這樣的人!
袁爺爺,今后我一定牢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將碗里的飯粒吃得干干凈凈。
祝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