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教案9篇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記敘文教案9篇

記敘文教案9篇

  相信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尤其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記敘文,記敘文是一種形式靈活、寫法盡可能多樣的文體。那么寫這類作文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記敘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敘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記敘文選材方法:合題旨;有新意;小角度;避生就熟。

  2、提高選材能力,增強學生寫作信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內容需要下載文檔才能查看

  你會想到了什么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同學?亦或是一個人、一樁事、 一個故事、一種現象、一句話、一首詩?總之,眾多的、你所親身經歷的、難忘的日子將涌上你的心頭,等著你去編織;眾多的、你所熟悉的,和你精神上、感情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各色各樣的人物,帶著各自的命運,各自的性格,各自的音容笑貌,來到你的眼前。

  也許你的書房只有八平方米,也許你的書桌又小又舊,然而,當你拿起筆來,在這個不平凡的時刻,一幅又一幅的畫面,一個又一個的旋律,都將一齊涌向了你的心頭、你的筆端??難道不是嗎?就在前不久,我讓大家把最讓你感動的事寫下來,結果大家一寫就是一籮筐。這下,我們都困惑:我到底寫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探討記敘文該如何選材。

  二、如何選材探討

  請把“不是臉”的材料剔掉!

  這里材料羅列的是“感動你的事跡”,那怎樣的材料才算是“不是臉”的部分?

  就是絕對不可能感動你的事跡,不扣題旨的部分,請找出來,寫在學案上。

 ?。ㄌ崾荆河袃蓚€材料)

  第5則材料;為什么?

  你有沒有感動?沒有。若硬要說感動的話,只可能是誰感動了?姑姑。

  所以,有沒有感動你?沒有。非常準確。

  第7則材料 ;為什么?

  你給乞丐硬幣,你自己可不可能感動?不可能。若硬要說感動的話,只可能是誰感動?乞丐。

  所以,屬不屬“感動你”的事?不屬于。

  第二步:

  內容需要下載文檔才能查看

  這里屬于“陳谷子、爛芝麻”的材料是哪些呢?請找出來,寫在學案上。

  第1則材料;第2則材料;第8則材料;第9則材料

  刪去

  有同學疑惑:就上個星期,媽媽冒雨給我送藥了,不是剛剛發生的事情嗎?怎么能算“陳谷子、爛芝麻”呢?

  也許的確,你媽媽剛剛冒雨給你送過藥。媽媽冒雨送藥,在很久以前,在別的同學身上也發生過了。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材料舊了。

  注意關鍵詞“也發生過”,說明這件事可能在你身上發生,也可能在別人身上發生,是共性材料,不是個性材料。自然就變成“陳谷子、爛芝麻”了。

  第三步:

  還剩3則材料呢?再怎么選呢?

  第3則材料 刪去

  剩下第4則材料;第6則材料。任選其一即可。

  先抑后揚:戲水時,只往岸邊跑,被嘲笑為膽小鬼;為了鞋子居然三步并作兩步,踩著大石塊沖下去為我撿回鞋子,非常感動。他讓我真正明白:真正的勇敢,決不是用拳頭制止別人的嘲笑這么簡單。

  小結: 1、與中心(題旨)有關

  2、新穎的材料(個性材料)

  3、理解的材料(避生就熟)

  三、如何理解“避生就熟”?

  幸福

  從家到校是一段短短的路,但只要留點神,每天從這段路上走過兩個來回,總會看到一個個“短鏡頭”,那都是幸福的所在。

  你看,小男孩不安分地站在爸爸車架上,兩手撐著爸爸的肩膀,做著鬼臉;路邊賣菜的婦人一邊愛憐地笑著,一邊仍不忘提醒著“小心點兒”。

  驕陽下,一位老大爺踩著特制的小三輪,車座后邊扎著一把花傘,花傘下坐著他的老太婆,正說著笑著,沒牙的嘴巴一直合不攏。

  傍晚的涼風里,一位將為人母的少婦挽著愛人的手,在田邊散步,滿臉寫著幸福和憧憬。

  田間,一位老人半蹲著,深情地看著那一畦畦翠嫩可人的蔬菜,不時用手摩挲幾下,

  好像撫摸著心愛的孩子。

  放學鈴聲串串地滑溜著,不一會兒,流出了學生自行車隊。主流中分出支流,漸漸地三五成群,傾身靠頭地湊熱鬧,腳下蹬著,口里聊著,眉兒舞著??

  美容院里剛走出一個姑娘,撩一撩劉海,甩一甩長發,滿身飄溢著青春和美。雖然看不清她的臉,但能感覺到她心中漲滿了生活的希冀。

  托兒所里,那只聰明的小狗總會用兩條后腿站起,博得娃娃們咯咯咯的笑;這笑是那樣的天真無邪,似乎能融化一切憂愁煩惱。

  東皋橋上一對賣童子燒雞的年青夫婦,正忙得不亦樂乎。他們也許是一對下崗工人,女老板身材窈窕,可以想到她曾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但她卻用她那嬌嫩的雙手吃力地去剁雞,用不再嬌嫩的雙手撐起一片新的天空。

  生活是平靜的,但平靜的生活就像一杯香茗,沒有醇酒的濃郁,沒有咖啡的刺激,沒有牛奶的醇厚,但它能讓人品出一種淡淡的清香,回味無窮。這就是幸福!

  我們常常抱怨幸福離自己太遠,那是因為你總仰望天上找幸福,而事實上,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朋友,走在路上,請放慢你的腳步,瞪大你的眼睛,發現生活的美好與幸福吧!

  第二組: 幸福

  幸福是一縷金色的陽光,輕柔地包裹著我們的心靈,溫暖而不會灼傷。

  我有一件帽服,帽服的帽子是用拉鏈連接到衣服上的??墒?,那拉鏈壞了一半,帽子垂下了一半,所以一直忘了拿回家去。直到期中考試的前一天,老師要我們把所有東西都帶回家,于是,我只好穿著它回家了。

  剛走出教室,一只有力的手重重地拍在我的雙肩上:“喂!你的帽子掉了,不要?我可拿走了??!”回頭一看是我最好的朋友小紫?!爸懒?!拜拜??!”我笑著告別了她。

  半路上,一個初一年級的小同學從背后叫住我:“姐姐,你的帽子壞了!”我的心中頓時洋溢起一陣溫暖:“謝謝你啊,我知道這帽子壞了,它不會掉的??”

  陽光灑在她燦爛的笑臉上,那畫面讓人心窩蕩漾起甜蜜的漣漪,沉醉在兩個幸福的酒窩里??謝過了她,轉身上了308公交車,司機見我上了車,剛要開口,我打斷了他:“這是我的月票。”他笑了,眼角的幾絲魚尾紋也好像笑了:“我是想說,你的帽子垂了下來?!?/p>

  我得心里就像是被春風拂過一樣溫暖:“謝謝,我知道了?!蔽以谇芭耪业搅艘粋€較好的位置,座位被陽光照得暖洋洋的。

  公交車上的人越來越多了,座位也很快被坐滿了。這時候,我才發現,她的腹部有些突出,竟是一位“準媽媽”。我連忙給她讓座。她溫柔地微笑著對我說:“孩子,你的衣服怎么壞了?回家讓媽媽給你補補吧?”

  難道這不比一千一萬遍的“謝謝”還溫暖嗎?就像太陽的光芒,美麗、溫和??

  這就是幸福吧??

  幸福就是溫暖柔和的陽光,幸福就是點點滴滴的小事??不要妄想一下得到很多,那樣失去的也會很快。只要從點滴小事中體會,一定會品嘗到真正的幸福。

  1、 兩篇文章初步感知,你更喜歡哪篇?

  2、 作者的寫作材料是怎么來的?親見;親歷。

  3、 這兩篇文章的材料,你覺得哪篇的更好?為什么?

  展現了一個個幸福的畫面(8則材料),給作者帶去一種幸福感。

  寫了一路上不同的人對他的帽子的關心(1則材料),同樣給作者帶去一種幸福感。

  4、 哪一篇給作者帶去的幸福感更強(幸福指數高)?第二則材料幸福感

  啟示:在合題旨的情況下,越熟悉越好(親歷>親見>親聞)

  四、作文實踐

  童年是池塘里的蝌蚪,童年是蕩起的秋千,我把童年比作詩,它比詩歌更絢麗,我把童年比作畫,它比畫更深沉,我把童年比作河,它里面流淌著童真和甜美??

  下面,讓我們以“童年”為話題,注意選材,寫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記敘文教案 篇2

  記敘文以記人敘事為主,必須運用敘述和描寫。但一篇記敘文只運用這兩種表達方式是不夠的,難以表達濃情深意。作為“以情動人”的記敘文,不僅情感要真實,還應該是濃厚、深切的。這就要恰當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使文章的情趣加濃,意味加深,更具感染力。

  議論:指記敘文在描述事件、塑造形象的過程中,穿插進作者對人物、事件的評價和態度。抒情:是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思想感情在作文中的抒發和傾注。議論和抒情,一般有三個作用:

  1、用議論抒情點題,揭示事件的深層意義,即畫龍點睛。

  2、表達作者對人物、事件的看法、評價,闡明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3、抒發一種情感,表達一種心愿。如:“??!爸爸,親愛的爸爸,你為什么不收下孩兒給你買的禮物呀?孩兒的心愿你可領了?啊,這就是父母對兒女的一片真情!爸爸,媽媽,你們放心吧!孩兒一定會努力的!孩兒一定會不辜負你們的期望的!”

  一、記敘、描寫中運用抒情和議論,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集中寫,即文中的主題部分是敘述、描寫,而開頭、結尾部分為抒情、議論。

  例如:(開頭)我曾經去過許多地方,但大多淡漠了,只有他卻使我永生難忘。她,我的母親,我的故鄉——舟山群島。(結尾)我終于要離開這兒了。別了,舟山群島,我的故鄉,我的母親。我永遠忘不了她?。ā锻涣怂罚?/p>

 ?。ńY尾)人間處處有真情,這話一點也不錯。雖然我失去了母愛,可世界用更多的愛來豐富了我,我感到,這世界充滿愛。(《真情》)

  這樣集中抒情議論,能起到緊扣題目,照應開頭的作用,還能深化主題,引起共鳴。

  二、穿插寫,即文章從頭至尾基本上邊描寫、敘述,邊抒情、議論。這種把人、事、情、理結合起來,夾敘夾議,更能收到表情達意的效果。

  例文賞析:《一件小事》

  [頭]我從鄉下跑到京城里,一轉眼已經六年了。其間耳聞目睹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跡,倘要我尋出這些事的影響來說,便只要增長了我的壞脾氣,——老實說,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是有一件小事,卻與我有意義,將我從壞脾氣里拖開,使我至今忘記不得。

  [尾]“這事到了現在,還是時時記起。我因此也時時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幾年來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的時候所讀過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獨有這一件小事,卻總是浮在我眼前,有時反更分明,教我慚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

  怎樣才能使抒情真實感人,抒情是作者的主觀感受在文章中的具體抒發和表露。一篇文章,如果能恰如其分的抒發作者自己對事物的真摯感受和強烈情感,可以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正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p>

  一切作品要寫的好,它就應當是從作者的心靈里歌唱出來的。怎樣才能使情感表達的真摯、自然、感人。

  具體的幾種方法:

  1、寓抒情于敘述之中

  要想把自己的真情實感準確的表達透徹,那么對所敘述的事情首先要有真情,要把自己聚集在內心的感受滲透在對事件敘述的每一句話,流露于遣詞造句的字里行間,使敘事、抒情渾然成為一體,不致游離,才能真正感動自己,感動別人。

  如抒發的是上大學的兒子和媽媽離別時母子間的依依深情?!皨寢尩囊慌e一動是如此的輕柔緩慢,把兒子的全部衣服一件件展開,輕輕拂平,再整整齊齊的疊好,然后小心的放入衣箱內。她就這樣默默地、細心的撫摩著、折疊著、整理著,仿佛要把自己對兒子的一片的愛心、一縷深情儲蓄在這衣服里?!北砻鎸懙氖菋寢尩膭幼?,實際上字里行間跳動的是一顆愛心!

  再如:“一覺醒來,我佇立在窗前,望著辦公室里王老師伏案耕耘的身影,心里默念著:老師啊,老師,你也該休息了!你那瘦弱多病的身體,禁得住這么熬嗎?”平時的言語充溢著對老師的敬仰。

  2、寓抒情于描寫之中

  所謂“寓抒情于描寫之中”,就是說要把自己對自然景物的喜、怒、哀、樂蘊涵著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練習:比較下面文字,并說說它們的優劣:

  [甲]春天到了,山上的小草發出了綠芽,村邊已經解凍,河水嘩嘩的流著,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到處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面對此情此景,我的心都“醉”了,?。〖亦l,你是那么可愛呀!

  [乙]春天到了,山坡上的小草冒出了嫩綠的新芽,河水歡快地流著,一只只燕子從河面上掠過,清澈的河水映照出它們輕盈靈活的身影。朋友,假如你漫步在這山前,你一定會留連忘返;假如你喝上一捧這清涼的河水,你一定會感到無比的甘甜。

  3、寓抒情于議論之中

  在記敘文當中,為了把自己對所記敘的事物的認識、感受表達清楚,常常要采取夾敘夾議的手法。敘是議的基礎,議是敘的升華,而要想把這“華”升到一定的高度,“升”出真情實感,僅靠單純地、枯燥的議論不行,僅靠無休止的“呻吟”,沒完沒了的“抒情”也不行,而必須把議論與抒情有機的結合起來,寓抒情于議論之中,這樣才能顯得貼切、自然、真實。

  如:

  “蠶兒吐出的又細又軟的絲,把自己裹了一層又一層,結成橢圓形的繭,它就在里面吐啊,吐啊……直到最后。?。〈盒Q,你就是這樣結束了你短暫的一生!”

  “你為了造福于人類,寧愿犧牲自己,這是多么高尚的精神??!”

  “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香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是多么高尚??!”

  以上三句分別表達這樣的感情?

  注意事項:

  1要盡可能的選取自己最熟悉的或者親身經歷的并有深刻感受的題材來寫。

  2要說真話,講真情,不粉飾,不做作。

  3用詞要通俗易懂,樸實無華,不能故弄玄虛,瞎編硬造一些生僻詞語。

記敘文教案 篇3

  記敘文的寫作應該注重“以情感人”。但在教學中,我們往往發現學生寫人記事類的作文干癟枯燥,甚至千人一面,缺乏真情實感。這種情感的貧乏,使學生作品既無文采,又不能打動讀者的心。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怎樣才能更好地實施記敘文教學,讓學生寫出“獨抒性靈”的好作品,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思考。

  一、記敘文寫作要體現“生本”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部分也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就是“生本”理念的基本內核,這一理念也是作文教學應該遵守的準繩。眾所周知,作文是最富個性化的思維活動與情感表達,這一本質屬性決定了作文的主體應是學生自己,作文教學必須“以學生自我”為中心,將學生推到學習的主體性位置上,才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二、走生活化的道路,尋找記敘文寫作的“源頭活水”

  那么,怎樣才能在記敘文教學中落實好“生本”理念呢?筆者認為:走生活化作文之路,是尋找記敘文寫作“源頭活水”的必由之路。

  由于缺少生活經驗,學生作文時無話可說,即使有一點生活的感悟,也不能準確恰當地表達出來,這是當前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要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須有一個尋“源”取“材”的過程,這個“材”和“源”應來自于生活。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边@就是說,生活即寫作的源頭活水。學生作文必須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只要有豐富的生活積累,就會有話可寫,有情可發。

  三、重情理事的思辨,拒絕記敘文寫作的平庸膚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庇洈⑽膶懽饕凶约簩ι畹囊娊夂退急?,有自己對生活的情感體味,有自己對生活的審美情趣,才能走出平庸和膚淺。正如有人說:“作文就是要滿足學生生命個體的生存、生活、精神、交往、審美等各種不同的需要,是學生每一階段的情緒生活的不同反映和對生活的個性體驗。”作文教學要善于引導學生用自己獨特的眼光審視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真諦,使文章承載深邃的思想,不至于停留在對生活表象的描述,顯得蒼白與膚淺。

  還是在這次以“家鄉景,家鄉人”為主題的作文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在寫家鄉人的時候,能抓住人物共同的特點,大處著筆,重點勾勒,最好能對人物做深刻的思考,寫出家鄉人特有的精神風貌。有同學以《我眼中的家鄉農民》為題,寫出了眼里這樣的家鄉人:

  “……家鄉農民不知何是情人節,何是圣誕節,他們只曉得一年就只有這樣一個令人最高興的節日,他們得好好備備,即使吃不了那么多喝不了那么多,但年三十兒他們全都不約而同地備好了,一家比一家備得齊全。然后整個正月男女老少都圍在向陽的墻根里扎堆兒,老少爺們兒拿著“牛九”玩得不亦樂乎,有時興起,便當著眾人吼一段秦腔,粗獷的聲音沖出荒蕪的戈壁灘,回蕩在大地上。女人則拿著針線活兒嘮家常,說誰誰誰的針線活兒做得真好,誰家的收成不錯……雞毛蒜皮的事兒嘮得樂此不疲?!?/p>

  家鄉農民毫無顧忌地快樂著,他們知道,這才是真正屬于他們的日子,而非外人眼中的簡單,窮,他們用一個正月養精蓄銳,等待來年重新煥發光彩。”

  正是由于生活的觀察多了,情、理、事的思辨多了,學生情感的體驗才變得豐富而深刻,這樣的文章,才值得一看,才耐看。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蔽恼挛ㄓ酗柡鎿礉庥糁?,才能引起讀者心靈的共鳴。所以,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心感受、體悟生活,發掘出生活中蘊蓄的情感特質,從而寫出內涵豐富、深刻雋永的佳作。

  四、依靠生活的積累,抒寫“獨抒性靈”的記敘文

  首先,要鼓勵學生觀察并抒寫生活。作文之“源頭”,是一種積累,它來自于生活。正如有人說:“作文的動機源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是生活的情趣打動了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的內心在律動的同時,忍不住產生一種‘我要表達’的沖動?!苯虒W中必須引導學生從觀察、體驗生活入手,鼓勵他們寫出自己的喜怒哀樂,寫出自己的情趣。

  其次,要養成學生勤于練筆的習慣。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樣的景,層出不窮的事,只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生活,積累生活的素材,作文時就會言之有物,得心應手,妙筆生花。正如茅盾所說:“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支鉛筆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隨時記下來……”養成勤于練筆的習慣,學生就會筆頭熟練,素材豐富,寫起作文來自然就會有米下鍋,減輕寫作的難度。

  再次,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表達。作文要有生活可寫,更要寫出自己,這才是“生本”理念下的作文作品。每個人的生活感受和心靈空間都是極具個性化的,由于每個學生的經歷不同,對事物的感悟體驗也就不同。即使學生經歷相同的事情,因為他們的情感、閱歷、個性等的差異,體驗也會有所不同。教學中只要學生做到了“我手寫我心”,就應該給予肯定。表達也是一樣,老師不應對學生充滿個性的語言予以棒殺,更不要對學生的作文形式過多地予以限制,要尊重并激活他們的語言,鼓勵他們寫出有個性的作文來,這也應該是我們作文教學起碼的要求。

記敘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目前中山市初中語文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語文》,從整個學段的36次作文訓練內容來看,呈現出如下特點:

 ?、訇P注生活,關注自然。如七年級的“我愛我家”、“成長的煩惱”、“感受自然”,八年級的“獻給母親的歌”、“到民間采風去”、“尋覓春天的蹤跡”,九年級的“雨的訴說”、“腳踏一方土”、“歲月如歌”等。

  ②寫真事,抒真情。如七年級“這就是我”、八年級“獻給母親的歌”、九年級“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等內容,都能體現出這一點。

 ?、塾蓽\入深,循序漸進。如同是寫學生成長,七年級安排的是“這就是我”、“成長的煩惱”,而九年級則是“青春隨想”、“歲月如歌”。

  ④以記敘文為主,兼顧其他文體。教材上36次作文訓練,有22次可以寫成記敘文(貫穿于初中學段始終),可見,記敘文的寫作訓練是整個初中寫作訓練的重點,說明文和議論文的寫作只是初步涉及。

 ?、萑狈iT的作文教材,也沒有“教參”。有關寫作教學的技能訓練,散見于課本中,無嚴格的序列,又缺乏操作性?,F有的作文參考資料,絕大多數屬于文選型,或者屬于文選評析型,不適宜在作文教學課堂上進行指導性訓練,學生閱讀雖有好感,但不宜于內化為學生寫作能力。

  二、學情分析

  學生雖然從小學就開始接觸并練習記敘文寫作,但到了初中之后,在記敘文寫作上經常出現中心不突出、語言不鮮活、描寫不細致、結構不清晰、條理不清楚、內容不豐富、記事不清楚、感悟不深刻、材料不新鮮、感情不真摯等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平時對生活觀察不夠敏銳,積累素材不夠多,也缺乏感悟。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和技巧,處于一種無序、無法的茫然狀態。再者,就是老師沒有對記敘文寫作教學做系統研究并采用適宜的作文教學方法。

  三、總體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學段的寫作目標:“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

  再看看中考作文評改要求的其中一條“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

  可見,會寫、寫好記敘文是學生的語文學習任務之一。學生在寫記敘文時要達到中心突出、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條理清楚、結構完整、材料鮮活、詳略得當、文從字順、感悟合理等。

  四、教學現狀

  隨著語文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作文教學越來越受到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但作文教學的現狀仍然不容樂觀,處于一種低效徘徊的狀態:①老師做簡單的指導后學生寫作,但評改后沒有全班交流反饋;②教師的指導過于籠統,缺乏系統性和可操作性。

  五、重點和難點

  對整個記敘文寫作教學進行整體規劃,根據初中學生的認知和發展規律,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規定的寫作教學目的和要求,研發、構建系統的記敘文寫作序列。

  六、相關策略

  以專題為突破口,通過系列化的專題訓練,最終實現整體教學目標的達成。

  以范例為引導,讓學生在欣賞范例中借鑒遷移,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效果。

記敘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1、明確記敘文的要點;2、掌握記敘文的閱讀方法;3、提高記敘文閱讀能力。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重難點:記敘文重點語句和關鍵詞語的分析和體味。

  第一課時

  一、明確記敘文閱讀在中考中的要求:

  1、把握記敘要素、線索、順序、人稱、詳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和層次。

  3、理解題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內容。

  4、揣摩理解關鍵詞、句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及作用。

  5、分析文章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及寫作技巧。

  6、閱讀中的體驗及啟示。

  7、結合內容進行個性化表述,學會思考和質疑。

  二、針對中考考點,對寫人敘事的一般記敘文的閱讀,主要掌握以下幾點:

  記敘的要素、順序和線索的判斷與梳理;

  記敘文重點語句和關鍵詞語的分析和體味;

  記敘文段落層次的劃分,思想內容的把握;

  三、結合課內部分文章溫習記敘文的知識。

  1、記敘文: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2、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材料組織特點: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例;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4、線索及作用:

  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時間、地點、作者情感

  作用:貫穿全文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5、記敘的順序及作用:順敘、倒敘、插敘。

  6、寫作手法及作用:對比、烘托、欲揚先抑、巧設懸念、情景交融······

  7、修辭方法及作用: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問、引用、對比······

  8、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重點復習描寫與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描寫:

  按對象分: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環境(自然、社會)場面、細節;

  按角度分:正面、側面

  按風格分:白描、細描

  抒情:直接、間接

  9、記敘文中的過渡及照應。

  10、開放性閱讀試題的解答:

 ?。?)表達時最好有標志性語言;(我認為??比如??)言簡意賅地表明自己的觀點。

  (2)運用舉例論證或道理論證來支撐自己的觀點。

  (3)表達內容要緊跟時代步伐,貼近生活實際。

 ?。?)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5)語言要通順,表達要流暢。

記敘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及其作用

  2、通過景物描寫片段的練習,能夠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寫作中

  3培養學生細心體察生活細節的感受力,細微之處見真情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注意抓住特點多角度描繪景物

  2、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學會遷移,在實戰演練中自覺運用景物描寫

  教學原則與策略:

  本課本著學以致用,一課一得的原則,采取下列教學策略: 啟發——討論——歸納——理解——運用——評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還記得朱自清《春》中那片爛漫的春花嗎?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秲?;閉了眼,樹上仿佛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春》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回顧感受景物描寫的魅力。

  思考:文章中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明確:這一部分是景物描寫。首句用擬人、回環兩種修辭方法,描寫了桃花、杏花、梨花競相開放的景象,緊接著通過三個比喻寫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嬌艷,接著,作者由群花的爭芳吐艷開展聯想,運用超前夸張,聯想到秋天的果實累累,同時又由花香引出蜂鬧蝶飛,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響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飛舞襯托春花的萬紫千紅、香味濃郁,進一步渲染出百花爭春的氣氛。最后,作者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從樹上的花寫到無數的散在草叢里的野花,不但寫出鋪滿原野的野花之多,而且描繪出閃閃發光、輕輕擺動的野花的明麗色彩。表現了作者對春日的熱愛、贊美之情。

  二、出示學習目標

  景物描寫又叫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寫,在這里,我們重點談談自然環境描寫在記敘文中巧妙運用。這包括對自然界的景物,如季節變化、風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的描繪。

  這節課我們將借助課本中的豐富文本資料,仔細分析其作用,體會其方法,并在片段練習的實戰演練中培養自己進行景物描寫的能力,使文章情景交融,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自主探究—重溫經典

  課文中我們還學過哪些寫景的文字曾深深地打動了你,找到他們,重新回味,體會下這些景物描寫寫了什么,怎樣寫的,有什么作用?

 ?。ㄗ灾鲗W習,回扣課本,搜羅課本學過的文本資料自主研讀,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體會并總結景物描寫的方法和作用)

  四、展示明確——技巧總結

  (一)學生分小組展示課文中精彩寫景片段的賞析并從中歸納景物描寫的作用。

 ?。ǘ┨釤捈记桑簬熒柚浀涠温涞馁p析總結景物描寫的方法和作用。

  a.景物描寫的作用:

  1.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

  2.烘托人物心情

  3.渲染氣氛

  4.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為下文做鋪墊)

  5.深化作品主題

  b.景物描寫的方法

  1.抓住特征,加入修飾語,巧用修辭。

  2.調動多器官,多角度描寫。

  3.虛實結合,善于運用聯想和想象。

  4.動靜結合

  5.注意安排好寫景的順序

  6.正側面描寫相結合

  7.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五、實戰演練——片段練習

  1.教師出示情景設置:這次考試成績又不理想,放學了,我帶著糟糕的試卷回家去。

  要求:運用景物描寫,表達出自己當時的心情。篇幅可長可短,不少于150字,片段即可。

  2.學生小試牛刀,根據探究所得進行微型寫作。

  六、修改評價——佳作欣賞

  1.修改交流。學生對完成的作品進行自評、互評。教師出示評改要求:

  用紅筆把景物描寫部分勾畫出來,并標注你所使用到的景物描寫的方法。如你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是否運用了虛實結合的寫作方法并用簡潔的文字說說其表達效果。

  2.佳作共賞。對學生評出來的佳作教師引導進行共同賞析,為其他同學提供借鑒。 陰沉的天空扯來一片烏云掩住了自己憂傷的臉。鮮紅如血的分數,像把圖釘灑

記敘文教案 篇7

  寫好一篇作文的要訣

 ?。ㄒ唬┲黝}:

  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給予他人一定的啟示性,說出一定的人生道理。

 ?。ǘ﹥热荩?/p>

  1.必須是獨特性的,不可以“人云亦云”,更不可以抄襲“模范作文”。

  2.必須有具體實例的描寫。

  (三)文采:

  1.有匠心獨具的比喻。

  2.創造不落俗套的形容詞。

  3.盡量多用成語。

  題目:可以自由選擇你所認識的任何人而進行撰寫,包括親戚、家人、朋友、鄰居、同學、教師、長輩、異性朋友,等等。

  內容必須包括以下項目:

  其一:外貌的觀察

  人物素描的要訣在于抓住特征。

  作者可以對所要描寫的對象進行“靜態的觀察”,之后,抓住他形體或者是臉龐上的特征,用以下的手法進行描寫:

  1.寫實手法

  例一:他眸子狹長,臉上所架的那副方框眼鏡使他看起來極具書卷氣。

  例二:她有一張菱形的嘴,微笑時,有一種令人傾倒的風采。

  2.比喻手法

  例一:他很高,像一株聳天而立的椰子樹。

  例二:他的肚子很圓,像一個啤酒桶。

  3.聯想手法

  例一:她長得很胖,我一見她便想起一大塊油膩膩的奶油蛋糕。

  例二:他這么矮,使我不由得想起了“白雪公主”的森林好友小矮人。

  其二:行為的觀察

  1.小動作與口頭禪

  比如:喜歡挖鼻孔或是咬指甲。

  常常喜歡把“天呀”這兩個字掛在口頭上。

  2.接人待物的方式

  仔細觀察他以什么方式來對待他人,比如:粗魯無禮、頤指氣使、謙恭有禮,等等,借助于一些特定事件來加以描寫。

  其三:舉出具體實例

  舉出現實生活里發生的一些具體實例來說明文中人物的性格和做人方式。這些取自平凡生活的例子,對于讀者應該具有一定的啟發性,有著促使讀者“向上、向善”的力量。

記敘文教案 篇8

  一、[訓練目標]

  學會審題,使記敘文“符合題意與文體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確”。

  二、[寫作指導]

  符合題意是高考“考試說明”中對寫作的一條基本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要求,在高考閱卷中,雖然采取分項分等評分法,但文章內容是否符合題意一項舉足輕重,即一旦內容不符合題意,中心再明確,主題再深刻,結構再完美,語言再生動也沒有意義。所以,本次訓練重點是審題要準確,中心要正確。

  審題的要點:

  1、把握題旨,明確要求。

  高考的作文命題,大都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標題或材料本身,二是提出具體的要求。要求部分包括字數、文體、重點范圍或表述的方式等的限定,這些都制約著寫作,必須首先明確。

  對于由概念構成的題目,要準確理解概念的字面意義、引申義、比喻義,以確定文章的立意。如《我的財富》,就要準確理解“財富”的各種意義“錢財、有價值的東西、有意義的道理、值得記住的教訓、真摯而寶貴的感情”等,這樣審題就會有多個可寫的較準確的角度。

  2、準確而全面地理解題意。

  所謂準確、全面,就是對作文試題上展現的各個部分仔細地審讀、揣摩。既要把握題目內涵,又要弄清題目的外延。確切地了解命題范圍,明確命題者要我們寫什么。

  審題的準確與否,將決定文章的內容和形式是否符合題意要求,決定構思能否朝正確的方向展開,可以說它決定了文章的基本命運。如1998年大作文明明規定“寫一篇關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有的同學卻閉口不談或少談自己,大談別人,就是重大失誤。

  三、[審題例說]

  一、大中取小法:如《追求》,從字面上看,題目很虛很大,審題立意時不知如何下手,這類題目就要從小處來寫,可以寫一個老教師的追求,一個普通工人的追求,一個邊防戰士的追求,一個中學生的追求,也可以寫自己的追求,總之,各種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寫。

  二、揭示本體法:題目是喻體或象征體,就應該揭示它的本體。如《春風》、《暖流》,本體可以是黨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師長的教導可以是同學的幫助等等。《紅葉》,不是寫經霜的楓葉,而是要贊頌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師。老革命家等老同志保持晚節、爭獻余熱的高尚糧神。也就是說,《紅葉》就是寫樹老葉紅,人老心紅。

  另外既可作本體來理解,也可作喻體來理解的題目,如《一次不尋常的考試》,則可以寫文化科學知識方面的一次實實在在的考試,也可以寫思想、道德、行為方面的一次考驗。《珍貴的禮物》??梢詫懭饲橥鶃矸矫娴馁浰偷恼滟F物品,也可以寫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績、成就或成果,還可以指父母、師長或上級領導教育自己的金玉良言。

  三、添加因素法:如《心事》,可以在原題前面加上“我的”、“老師的”、“奶奶的”、“班主任的”等。

  四、改造文字法:如(啊,新世紀》,這個題目抒情色彩很濃,審題的關鍵在于對“啊’”字的感情色彩的理解,“啊”字很顯然含有驚喜、贊美之意,于是可將題目改造為《我贊美新世紀》、《新世紀暢想曲》

  五、擴大范圍法:題目含意內容很窄,無法取材,可以擴大范圍來寫。如《在今天的課堂上》,可以將發生在“今e的課堂上的所見所聞”作為文章的線索,穿插回憶昔日課堂內外的事;也可以把“今天”作為廣義的今天來理解,寫最近一個時期的課堂上的事。

  六、瞬間升華法:如《得與失》、《機會》、《勇氣》、《考場》、位置》等,均可敘寫發生在一瞬間的事情經過,結尾道目從中悟出的哲理。

  關鍵是審清結構,從分析題目的語言結構入手,明確題目范圍、內容、重點。

  1偏正結構:

  例如《一件不該發生的事》,《一次難忘的選擇》《我的良師益友》等,對此類題目首先要注意中心詞,中心詞表明寫作的對象和內容,而定語起限制、修飾作用,限定了要寫作的對象和內容的數量、范圍和性質,如《一件不該發生的事》中"一件"限定了數量,"不該發生"限定了事的范圍、性質,這件事必然是一件令人痛心、令人追悔或令人反思的事,其實就暗示了題目的旨意,故在審此類題目時,既要注意中心詞,又要特別注意定語限制詞。

  2并列結構:

  例如《我和書籍》、《昨天、今天、明天》,并列結構幾部分之間并無主次之分,寫作的重心是在二者或幾者之間的關系上。如《我和書籍》,限定了寫作的`范圍是"我""書籍",但這個"和"字限定了寫作的重點在"我"和"書籍"關系上,即我對書籍的興趣、愛好、學習的過程和書籍在我成長進步過程中對"我"學習、認識、生活上的幫助。

  《昨天、今天、明天》,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仍是重點: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更加明確今天的方向,立足今天,珍惜今天,去開創美好的明天。

  3主謂結構:

  例如《我了解了他》,《美,就在我們身邊》《我愛我家》,這類題目的主語部分和賓語部分限定了寫作的范圍、對象、內容,而謂語部分則表明了寫作的重點,第一題中"了解了"是寫作的重點,既是"了解"就有一個"了解"的過程,既是"了解了",有了一個"了"字,那么這種了解過程是一個由不了解、誤解、甚至反感到逐漸以至完全了解的過程,從而表現了人物蘊含在內的崇高品質或堅強意志。明確了題旨,甚至還可以確定欲揚先抑的筆法。

  4獨詞題目:

  如《心愿》《嘗試》《窗口》《足印》等,此類題目只提供寫作的對象、內容、寓意,而范圍則是寬泛的,既可寫自己,又可寫他人,既可寫事,又可寫人,既可寫一件事,又可寫幾件事。對此類題目的審題,要努力挖掘詞語后面命題者的意圖,進而明確作文的主旨。《心愿》命題者的意圖決不會讓考生寫那些消極、不健康的心愿,必定讓考生寫積極、健康的心愿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情懷。

  《窗口》一題,既可寫景,又可寫人寫事,既可寫"窗口"本身的變化,又可寫由窗口所望環境的變化、家鄉的變化,但無論寫什么變化,寫什么景、事、人、物,都必須是由"窗口"所見所憶所想引發的,從而以"窗口"為線索,以小見大,反映社會變化和風貌。

  注意獨詞題目的內部結構,如《父輩》中的"輩",限定了應寫群體的父親們,而不是單個的"父親",如果寫自己的父親,則必須將他放在一個群體中去寫。

  注意詞的比喻義,《足印》是要求從比喻義、引伸義上寫一段生活經歷、學習經歷或人生一段歷程。

 ?。ǘ┌朊}作文:

  半命題作文介于命題和自擬題之間,較為靈活好寫,對半命題作文,應在理解題目的基礎上特別注意不加限定的部分,所謂不加限定的部分,就是填空的部分或者選擇的部分,要充分利用不加限制的部分,寫自己熟悉的,確有感受的事。例如《我從走來》,這類題目不加限定的是場所。再如《我生活在之中》,可選的很多,如人群中、精神世界,也可以填現實生活中的實物,所填內容以有所經歷、有獨特感受為準。

 ?。ㄈ┰掝}作文:

  話題作文審題大致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弄清題目(話題及材料)本身的意思;二是弄清與作文題目有關的命題要求。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1、確定文章的體裁。有的作文在寫作要求中隊體裁作了明確的限制。有的作文對體裁的限制比較寬松,我們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文體,如話題作文大都不限制文體,題目也可自擬。但一旦確定某種文體,就只能按這種文體的特征去寫,不能寫成‘四不像’。

  2、確定范圍。一篇作文寫什么內容,用什么材料,文題都有限定作用。審題,就是要弄清它限定寫什么,主要限定在哪方面,哪些限、哪些不限,從而將作文內容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如20xx年‘心靈的選擇’,顯然限定寫自己遇到與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時,內心深處所作的選擇,至于是遇到什么問題,就不限。

  3、抓住題眼。這個題眼是文題中對題意起決定或導向作用的詞語。審題時要注意到它,寫作時要緊緊扣住它。如《牛刀小試》,關鍵就在‘小’上。如果寫成大干一場或長期從事某種工作、某項活動,就離題了。

  4、弄清概念的含義。作文中大量跑題現象,來自對題中某些概念的誤解和文意與這些概念的偏離。如20xx年高考作文滿分卷《赤兔之死》,關于該文是否符合題意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原因就在于對‘誠信’這個詞的理解。有人認為,誠信是誠實守信,即忠實信守原先的承諾,不騙人;忠誠是對某個對象盡心盡力,甚至效死以從。而《赤兔之死》滿篇表現的都是忠誠,所以是不符合題意的,有跑題之嫌。

  5、選定角度。有的作文可以從多角度去行文,我們可以選取自己熟悉的角度入手。這個問題,我們在立意部分還要詳講。

  四、[例文賞析]

  以“嘗試”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700字。

  這是一篇命題作文,著重測試考生的記敘文寫作能力,同時更也能綜合考查說明、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手法的運用能力。

  《嘗試》這一記敘文題目的基本含義包括:主人公的“嘗試”,應是有意識、有明確的目的,是自覺自愿去做的,“嘗試”的結果應有所感悟,有所啟迪,而且還應該是有積極意義的影響。寫作時,要時時圍繞著這一靈魂,進行選材、結構,不要偏離,更不要違背主旨。而有的作文將“嘗試”與“經歷”相混同,寫了自己生活的一段經歷。

  例文

  嘗試

  人,總是在不斷地犯錯誤后才能長大成熟的。然而,錯誤有許多種,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去看待它,或者我們能選擇放棄,生活也許同樣會回報給我們更絢麗的笑容。

  說不清從何時開始,或許是在那次運動會上吧,寧靜而優秀的他深深地吸引了我的視線:一件“康威”T恤,一條深藍色運動褲,顯得既普通又有個性。

  他上高三,每次我從他身邊經過時,都會不由自主地看他一眼,而他的每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都會讓我回味許多。那是一雙令我直視則怯,斜視不忍,不視不甘的眼睛。

  后來聽和他在一個班級的鄰居說他脾氣挺好的,待人隨和,性格也比較開朗,這更加深了我對他的好奇。終于,在元旦時,我鼓足勇氣給他寄了一張賀卡和一封信,可那并不是什么“情書”,而是我認識他的經過,單單經過而已,末了我還注明要他回封信。因為我不希望自己一直關注著的人不知道。

  然而有一天,我發現了自己的天真,自己的幼稚——他是不會在乎不會理會更不會回信的。因為我看到他和另個一位很漂亮的女生談笑風生,并肩同行,他還為她扎緊了圈巾。當時我的心像被人用針猛扎了一下,一陣抽搐。我不禁問自己:怎么了?你是嫉妒了嗎?深冬的風邊面吹來,好涼好涼的感覺,一條溫熱的小蟲似的東西在冰冷的面頰上蠕動——我哭了!

  在厚重的夜幕掩蓋下,我恣意地放縱著自己,一任淚流滿面,釋放胸中積郁了許多份感情重負,也把心中那個瑰麗的夢一點一點地撕碎……那些日子,我的天全都是灰色的!

  新年伊始,經過傳達室,偶然的一次駐足使我發現了一封已覆蓋一層灰塵的信,那分明是我的名字,可字跡卻是陌生的。我小心翼翼地拆開信,一個燦爛的微笑已悄悄地浮在臉上——是他的,是我盼望許久的他的回信!頓時,我欣喜若狂,覺得天空驟然變藍了,一切都不再枯燥無味,而是那么美。此時,我終于明白了自己是如此執著地喜歡著他。

  可就在我整日沉浸在這甜蜜之中時,好友的一番話尤如一聲震耳欲聾的春雷反我從夢中驚醒:生命中,有許多感情值得我們耗盡一生用地去呵護,而有時我們必須割舍和放棄,我心中的這份只能是后者。畢竟我們太小,青蘋果園是我們這個年齡的女孩的禁地??刹还苁怯芯夁€是無緣,那一切都會過去的。這一刻,我才知道它是遙望而不可及的,可卻帶給我深深的觸動……

  在夜色降臨時,那已隨風而逝的感傷又悄悄地回到了我面前……那晚,我失眠了,經過感情與理智的對白后,我用淚水埋藏起這段萌而未發的情感,將它永遠封存于心底——除了放棄,我別無選擇!

  那是我的第一次嘗試放棄!放棄的感覺原來這么好!因為我又重找回了那個無憂無慮、活潑開朗的我。

  點評:

  這篇作文的考生由于寫作時選取了親身經歷迫的事情,以女性細膩的筆觸寫自己內心深處情思波瀾,刻畫得很細致入微,將一名春心萌動的少女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正是得益于寫自己的真情實惑,該考生才能將一個青春少女的微妙萌動的心理活動描繪得得一波三折。從對“他”的一見鐘情,到過激烈思想斗爭后寄出的“我”并不認為是情書的信,繼而又細致刻畫了“我”苦苦等待時由那份焦急與企盼,以至“淚流滿面”。作者沒有就此收筆,而是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折,當看到“他”的回信時“我欣喜若狂,覺得天空驟然變藍了”。就在“我”陶醉于此的時候,聽從好友規勸,“我”嘗試“放棄”,并因此找回了一個中學生應有的生活。

  五、[審題訓練]

  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場并不大的風,竟然刮倒了一顆大樹。許多人從它身邊經過,覺得奇怪:這么大的樹,怎么弱不禁風呢?從斷口一看,疑團頓解:原來樹干是空的,里面鉆者一團白蟻。

  請以“空心樹”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記敘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

  1 、通過訓練,讓學生進一步學會 寫人記事 的記敘文的寫法;

  2 、啟發引導學生在 寫人記事 中,用心去體會所寫人和事中所蘊含 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交代清楚記敘的要素。

  教學難點 :詳略得當,突出中心思想。

  教 具 :膠片。

  課時安排 :本次作文訓練分兩個課時,其中輔導、堂上寫作各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創設作文情境 ,讓學生產生一種 內驅力 ??蓢L試用下列的方法去激發。

  ▲讓學生自主地回憶最近所遇到的值得一說的人或事,以激發學生的情趣。

  二、學生結合第一單元所學的四篇課文,談談記敘文的六要素在具體的文章中的體現和運用 。

  教師在學生充分自由地發表意見的基礎上,總結下列一些規律性的知識和方法:

  ▲事情是由人在一定的時間、地點做出來的,事情本身有它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因此,記事應把六個要素交代清楚;

  ▲交代要素要根據情況靈活掌握,一般說來,記敘真實的重要的事情,六個要素都要交代清楚。不需要作者交代,讀者就明白的,可以省略;

  ▲在記敘的幾個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構成記敘文的主要內容,這部分要著重寫,寫具體,寫充實,以突出中凡思想。

  ▲記敘的要素,要詳略得當,突出中心。(含蓋前三點)

  三、學生先朗讀課文第 33-35 頁中的例文 《我們的國土到處都是一樣》,然后簡述事情的起因、結果和發展過程,以進一步讓學生弄清和學會要素在文章中的體現和運用。

  然后教師明確:

  事情的起因 -- 閑聊《可愛的浙江》征文比賽

  事情的發展 -- 各人談及自己的 所愛

  事情的結果 -- 我們的國土到處都是一樣

  四、教師出示 5 個作文題,以便讓學生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 膠片 )

  1 .我的小伙伴。

  2 .童年的一件趣事。

  3 .上中學后遇到的一件事。

  4 .根據下邊提出的情況,寫一篇文章,記敘這件事。

  體育課前,王勇同學沒做準備活動就 跳山羊 ,結果把腳給崴了。

  5 .逛集市或花市。

  作文要求:

 ?、賹⒘鶄€要素交代清楚,且做到詳略得當。

 ?、谥行耐怀?。

 ?、圩謹挡簧儆?500 字。

 ?、軙鴮懝ふ?。

  附 1 :說課精要:

  本次作文訓練的重點就是 交代清楚記敘要素 。由于學生從開始接觸寫作以來就是 寫話 ,也往往就是 小小記敘文 ,但也許正是由于這樣,又會疏忽或輕視,因此教師不僅僅只保留在讓學生知道 什么是記敘的要求 ,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分析課文,嘗試分析范例的方法讓學生學會 交代清楚記敘要素 這一要求在寫作實踐中的運用,在其中,同時也弄清并非硬是要面面俱到,而是要詳略得當,有重點,這樣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一句話,在閱讀嘗試中去體會,在寫作實踐中去運用,讀寫結合。

  板書設計 :

  寫人記事要交代清楚記敘素

  人物

  時間

  地點 詳略得當,突出中心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經過 主要內容

  事情的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无遮挡很污很爽很黄的网站| 无需付费大片在线免费| 成人免费淫片在线费观看|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国产浮力第一页草草影院| 公交车老师屁股迎合我摩擦|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视频高清在线看 | 内谢少妇XXXXX8老少交|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乳揉みま痴汉电车动漫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小视频|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原综合网|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成视频年人黄网站免费视频| 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国产午夜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www.99精品| 色播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啪免费视频|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 怡红院免费的全部视频|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免费| 日本阿v精品视频在线观看|